越聪明越糟糕
2016-05-10崔鹏
崔鹏
最近我得空又把以前学过的理财课本拿来看了下。除了能从书的空白处看到潦草的笔记,回忆一下十年前的往事,也发现了很多问题。
这类东西非常多,比如风险:经济学家基本认为,一个人30多岁以后,风险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的。但是,一个50多岁有着两套可出租房屋的寡妇是不是比一个30岁有两个孩子并且面临失业的男人更有财务风险,的确是应该再探讨的事。
更多的问题在于人们的消费和储蓄问题上。传统的理财课本竟然认为人们应该还完了贷款再储蓄投资—这我以前竟然没注意到,幸亏没有听它们的—这大概是二十几年前总结的理论,十几年前都还在用。其实,这二十多年,全球主要国家的利率水准一直在下降,美国1980年代利率曾经达到20%以上,而现在还不到1%。20%利率的时候先还掉贷款可能的确是明智之举。
其中还提到人们应该怎么分配消费和储蓄的比例。关于这一核心问题,很多大经济学家都研究过。比较有名气的是梅纳德·凯恩斯、米尔顿·弗里德曼,以及佛朗哥·莫迪利尼亚。这三个人中,只有凯恩斯没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因为凯恩斯去世的时候还没有这个奖项,而这个奖项又不允许颁发给死人。
这三个最棒的经济学家,他们面对的其实是同一个问题,一个家庭如果获得了一笔意外收入,假如是1000美元的政府退税,他们会把多少用于消费,又把多少钱放到存钱罐里。
凯恩斯曾经在一家保险公司做过17年的董事长,对人的行为习惯有一些了解。他发现越是生活窘困的人越会把一笔意外所得更多地用于消费。而意外所得对于富裕家庭的消费几乎没有影响。一般人会把这1000美元的大部分消费掉,凯恩斯预测这个比例是95%。
弗里德曼的看法比凯恩斯要复杂一些。他认为平均来说,家庭会谨慎地让自己的消费曲线尽量平滑。很可能,人们会考虑到其后三年的消费,而把凯恩斯认为大家会花掉的950美元分到三年里花。大约是每年花掉316.7美元。
莫迪利尼亚建立了比弗里德曼更加复杂的模型。他认为从理性的角度看,一个人不应该只关注几年内的收入和消费问题,而更应该着眼于一生。比如人们会把1000美元的退税合理分配到一生的预期寿命里。这个看上去有点繁复的运算就是著名的“生命周期假说”。也正是因为这个模型的助力,莫迪利尼亚获得了198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凯恩斯、弗里德曼和莫迪利尼亚到底谁说得对?因为莫迪利尼亚的假设更聪明复杂,所以人们采用了他的想法。而那些理财课本只不过是正式经济学教材的应声虫,也就沿袭了这种假设作为一种规范。但在现实社会里谁会这么复杂呢!人们只是如果需要就把钱花掉而已。
保罗·萨缪尔森也是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他的卓越贡献是把复杂的数学引入到经济学中。这种数学的扩张把研究经济学的人的智商提高了一个指数量级。但这也带来了明显的坏处,一个是普通人从那时起就很难看懂经济学著作了。经济学家的自传也枯燥得像没有加色素和味精的辣条。另一个,在后萨缪尔森时代,研究经济学的人理性、枯燥、数学非常好,就是不像人。令人遗憾的是,理财学的书中的那些人也都脱胎于这种小怪物。
如果把他们放到现实生活中,就会显出太聪明的害处,就是你比别人聪明很多,然后离谱的想法就出来了。理财学应该属于应用科学领域,它大概能教会人们在复杂的社会里最好怎么做,而不是在一个静止的社会想象里应该怎么做。按照这个标准,所有的理财书都得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