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的个性化阅读教学探讨

2016-05-10胡诚智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6年4期
关键词:个性化主体高中语文

胡诚智

【摘 要】

对于高中语文来说,阅读是必不可少的,阅读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个性化阅读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对新时期老师和学生的一个新的要求,老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个性化阅读 《师说》

个性化阅读与普通的阅读不同,它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学生在阅读中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已有的人生经历以及体验和知识的引导下,在自身情感以及意向的支持下,对阅读对象进行有创造性的理解,并把握其所要表达的真实的情感和意义,在此基础上达到阅读的目的,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效率和成效。

一、传统阅读教育的缺点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一直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是课堂的主导,一言堂是高中语文教育的普遍情况,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被打击,在课堂上没有机会去尝试,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在阅读教育中同样如此,老师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从而缺乏给学生公平诚恳的意见,更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阻碍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没有生机,处于一种死气沉沉的气氛中,枯燥而呆板的模式打消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掩盖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以及思想性。正是在这种具有弊端的模式下,学生的自我意识被打磨,在学习中缺乏自主性,从而导致其语文学习能力低下。

二、个性化阅读教学探讨——以《师说》为例

阅读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它是一项高度个性化的活动,不仅需要学生调动自身的知识,还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情,在此基础上才能对文本进行初步地具有个性化的解读,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了解和认识。个性化的阅读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自主地对文章进行感悟。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有不一样的情感经历,语文知识的沉淀不同,所以他们在对同一篇文章进行感悟的时候往往会有不同的体验,这种差异性的体验体现在对作品的解读上。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要打破由于应试教育造成的传统课堂上老师一言堂的现象,淡化老师的主角地位,使阅读从功利性的阅读中摆脱出来,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使其不再是为了学习而对课文的背景、结构、层次、主旨和写作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在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下,每一篇课文都被分解开来,变得支离破碎,特别是在文言文的阅读教学,高中语文教师往往将理解课文变成了对课文的字句的翻译,字字句句的翻译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任何益处。

《师说》是一篇经典的文言文,包含着简单的意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以及理解能力,锻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因此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对《师说》进行自主、专心地阅读,在阅读中学生会积极调动自己的语文知识以及情感思维等来帮助自己对文章进行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老师在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引导,为学生的经验和文本之间建构起链接的桥梁。学生的经验直接来自于生活,而文章中所反映的却是一种间接的经验,很多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不能将间接的经验与自己的人生阅历结合在一起,这个时候老师就要通过引导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接,从而促进其理解文本内容。

比如,在理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则群聚而笑之”这句话的时候,老师可以先给学生进行简单的背景介绍,然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其作出理解。高中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建立在已经具备的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和常识的基础上,当然还需要学生结合具体的文章进行仔细地思考。不同的学生对于“巫医”、“乐师”、“百工”这几个词语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一些学生会想到巫师,还有一些学生会联想到游戏中的人物,一般情况下,老师讲解文言文的重点都在一些重点字词和句式结构上,对此不会有过深的讲解往往一笔带过,因此对于这些名词的理解就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了。

(2)正确看待师生关系

个性化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有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师说》中有一个经典的句子,即“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是整篇文章的主旨,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和理解,老师可以采取讲述之外的小活动,比如说就这句话的论点展开一场小小的辩论,正方支持这一观点,反方反对这一观点,在具有新意的课堂活动中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还能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促进学生之间观点和理解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促进他们相互学习,同时这也是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预设情境、正确引导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为了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在课前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模式。通过相应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老师在课程准备的过程中,要设想学生可能会问道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解答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比如说,《师说》中“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话,通过学生的阅读老师可以先听取学生的解释、看法和观点,对于不正确的认识给予纠正,此外学生对于句子中的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等人肯定会有疑问,老师要预先准备好这些人物的相关事迹,以便在讲课的过程中将其传授给学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结 语】

阅读能力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在普通阅读的基础上,老师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创设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何永峰.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之我见——以《师说》为例【J】. 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11)

【2】黄佳声.个性化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08)

【3】刘文玲.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析【J】.高考(综合版),2013(12)

猜你喜欢

个性化主体高中语文
论碳审计主体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