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慕课模式下教学辅助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2016-05-10王丽杰
王丽杰
摘 要:“慕课”的出现引发了教学模式的变革,因此,高校教学辅助岗位也要与时俱进,适时做出调整应对慕课带来的挑战。针对慕课的特征及其对教学辅助岗位产生的影响,高校教辅岗位应从开展课程资源的研发设计,加强课程资源的网络平台建设,推动翻转课堂模式在传统学科的广泛应用这三个方面做好慕课背景下工作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关键词:慕课教辅岗位;课程资源;研发设计;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6-010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6.038
当前,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高校教学辅助岗位的工作重点逐步从单纯的管理服务与技术支持模式演进到专业课程的辅助设计研究与资源开发上。从2011年开始,“慕课”风暴震动了整个高等教育界。据调查,信息化与大数据技术改变了人类知识获取与生产的方式。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高校教学辅助岗位大多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并以教务管理系统、学分制选课系统的运行为基础初步实现了课程设置与教学信息的大数据分析。在慕课背景下,教学辅助岗位将教学管理信息化与网络平台化相对接,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为目标,使优质教育资源遍及更多的学生。
一、慕课思维对高校教学辅助岗位工作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推动教育信息化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因此,教学辅助岗位应以“慕课”模式的先进理念为契机,推动教学信息化建设。这样,一方面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利途径。“慕课”以教育资源的共享为前提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了可能,“慕课的出现将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传播到地球最偏远的角落”[1],为受教育者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提供了均等的机会。
“慕课”的到来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空间的限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掌握学习活动。作为一种在线课程,慕课具有大规模、开放、在线等特点,并提供了优质丰富的课程资源共享体系。而当前高校教务管理中面临着教学资源信息化滞后,教学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水平不足,课程资源信息化技术支持落后等问题。在慕课思维影响下,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教学管理与服务水平,实现信息化新媒介资源与教务日常管理的有机融合是当前高校教学辅助岗位工作创新研究的重点所在。
慕课模式在促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理念创新转变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比如,在网络课程背景下,缺失了传统课堂教学师生“面对面”的监督评价体系,教学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诚信问题要求更加严格;在独立性、自主化的慕课学习过程中,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缺失,也为教学辅助岗位在第二课堂时空内构建授课教师与学生全新的交流空间与模式提出了要求。此外,慕课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其“评估机制和标准”是否可以纳入教务管理等权威部门的认证也为教学辅助岗位带来了全新的考验。
慕课思维在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推动了高等学校个性化教育模式的发展,即从单一的、共性的培养模式向个性化、独立性的教育理念转变。而且,慕课思维也适时填补了传统教育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中的不足与缺憾。在个性化学习模式背景下,教学辅助岗位、教务管理部门传统的服务模式将会受到冲击,重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选课管理、考试安排中都将会出现相应的改变。
二、慕课影响下高校教学辅助岗位信息化模式概况
高校教学辅助岗位涉及日常教学管理,涉及面广,工作内容繁琐。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大,高校教师教学资源等相对短缺,师生配置比达到饱和状态,教务管理中教室资源、教学设备的投入使用也呈紧张态势,需要教辅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教务管理的正常运行。教学辅助岗位作为高校教学运行工作重要的支持体系,在慕课思维影响下,分析现阶段信息化技术在高校教学辅助岗位应用概况具有重要意义。
(一)慕课模式下教学数据资源网络化建设的加速
融合了开放式的课程设计、个性化学习、多主体的交流互动等特点的慕课思维,对于课程资源的在线性、开放性、实时性、共享性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慕课在运行过程中以网络平台化为运行的基础,其大规模开放性的课程体验使得学习者打破了时空的疆域限制。在慕课模式影响下,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必要求教学辅助岗位工作内容随之进行改变。现阶段,慕课模式的影响加速了包含课程资源、教师资源、图书资源、辅助教学技术等教学数据资源的网络化建设。教务管理中基本实现了课程信息的实时发布、网络课程资源比例的提升、课程学习及考核方式的网络化应用等。
(二)慕课思维下教务管理数字化运行的高效推进
慕课模式的出现加速了教育信息化进程。当前,高校教学体系基本实现了多媒体网络资源的全覆盖。如河北师范大学教务管理部门研制开发的学分制选课系统集中了学生选课、教师调课、教师成绩录入、学生成绩查询、课程网络平台学习等多种功能,基本实现了教务管理数字化运行。在慕课模式影响下,大规模的网络在线课程资源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而慕课、微课等灵活的教学形式对教务管理的数字化运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教务管理中对课程全程的动态调研,课程信息资源的检索、搜集、整理和分析,为学生提供课程信息资料等,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教学辅助工作的数字化高效运行。
(三)慕课背景下教务管理系统资源的大数据分析
慕课在发展的几年来,其“评估机制和标准”在公众社会认可方面存在质疑,如何实现权威部门的认证等一系列问题面临着现实考验。将慕课模式引入到高校教学改革中,可以依托教务管理系统中学生选课情况以及BB平台等网络课程的大数据资源实时了解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解决慕课在“评估机制和标准”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将慕课模式与现代教务管理系统相对接,突破网络教学在课程认证方面的瓶颈,使得慕课模式真正走进高校,成为学生自由选择课程学习的有力保障。
三、慕课思维在教学辅助岗位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
在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未来的消费形式将会从模仿性的、拍浪式的消费转化为个性化的、多样化的消费。”也即消费形式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促使生产方式也要实现私人定制化、小规模化。同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继发生变化,大生产式、流水线式的传统教育模式很难适应时代特征下的人才需求。而慕课的发展正适应了此一类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向个性化、定制化、小规模化课程教学模式转变。具体到教学辅助工作,必须密切关注教学领域的发展变化,适应个性化、小规模化教学模式需求,探索慕课思维在教学管理工作实际中的创新与应用。
(一)开展课程资源的研发设计
高校教学中课程的主讲者承担着课程内容的选取与讲授,而教学辅助人员则肩负着学生课程质量评价的结果分析。慕课思维影响下,个性化、定制化、小规模化的教学模式,要求教辅工作岗位根据学生对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等数据对课程的设置与开发适时做出调整,更替评价率低的课程,对高质量的课程进行系统开发与设计,以个性化学习、定制化课程内容、小规模化教学班设置等实现慕课思维影响下教学模式的适应性转变。
(二) 加强课程资源的网络平台建设
慕课模式的流行推动了高校课程资源的网络平台建设。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例,依托网络课程教学BB平台,教学辅助岗位在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技术支持中进行了探索与尝试,通过教师课程录制、师生课堂互动、视频剪辑、文字配图、后期处理等形式对网络课程资源进行精细化设计与处理。如历史文化学院以省级精品课程及国家级“精彩一课”的网络化建设为依托,推动了网络课程资源系统化、优质化建设。
(三) 推动翻转课堂模式的广泛应用
“翻转课堂”将传统课堂的知识讲授与学生课后的知识内化过程进行了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完成,知识内化则是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完成。“翻转课堂”的模式在2000年左右就已成型,只是学生课下可以利用的“视频资源”较少,在当时并没有迅速传播开来。而慕课的出现因其网络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弥补了“翻转课堂”视频资源不足的问题。在慕课影响下,现代教学辅助岗位以课程资源的开发设计与网络课程的平台建设为基础,进一步推动了翻转课堂模式在传统学科教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国务院参事汤敏认为:“慕课的理念是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在任何时候,可以学到任何知识。”[2]他指出传统教育只能面向一部分人,有一定的场地和时间限制。从经济学角度看,慕课是一场革命。有了慕课,教育的劳动生产率可以成百上千倍的提高。因此,在慕课思维影响下探索高校教学辅助岗位工作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对于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完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资源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玉琨.“翻转课堂”:从舶来品到本土化[N].中国教育报,2014-04-09.
[2] 杨桂青.慕课对传统教育有何冲击——访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N].中国教育报,2015-06-03.
Abstract: The introduction of 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triggers the transform of teaching model, as a result, the teaching assistance position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shoul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adjust the direction accordingl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OC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teaching assistant posi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arry out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curriculum resource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platform, and promote the widely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in traditional disciplines.
Key words: MOOC teaching auxiliary position; curriculum resource;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design; network platform
[ 责任编辑 张 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