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科书插图的文化功能研究

2016-05-10王正阳胡悦张菁

学周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文化功能插图

王正阳 胡悦 张菁

摘 要:本文对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科书插图以表现形式、文化内容为标准进行分类并统计不同类别的插图数量。形式上教科书的插图主要为非卡通,在文化内容方面插图既有文化输入又有文化输出,插图传递的文化内容涉及信息文化、行为文化和成就文化三类,且这三类文化主要传达真、善、美。通过研究得到教科书插图的呈现形式必须与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相适应、教科书插图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教科书插图体现了多地域文化交流和教科书插图传递的文化并没有表现盲目的西方文化崇拜四点启示。

关键词:英语教科书;插图;文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6-0064-0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6.02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们已经逐步进入一个对于图片信息极其敏感化的“读图时代”。出生于20世纪80、90年代的学生,对于图像的敏感度与父辈相比大大提高,“看”图像与“读”文字一样,都成为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现有的关于英语教科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教科书文本内容的研究,对英语教科书的插图形式、功能及其所呈现的内容关注甚少。英语教科书中的插图不仅能够辅助文本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英语教育中的文化传递,因此,有必要以一个版本的教科书为例分析其插图的文化传递功能。

一、英语教科书插图文化功能研究的设计

英语教科书插图文化功能研究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内容的确定与研究方法的选择。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目前,高中英语教科书使用较多的主要有人教版和北师大版,相比于人教版的教科书,北师大版的教科书插图多、色彩丰富,因此,研究北师大版的高中英语教科书插图更有助于对插图的文化功能给予分析。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科书全套书共有11本,分为必修1至必修6,选修7至选修11。本研究以北师大版高中必修英语教科书中的插图为研究对象,其具体情况见表1。虽然每本教科书的书后都附有每单元的语法讲解、练习题以及词汇表,但本研究只选择必修一至必修五共15个单元的Warm-up, Lesson 1, Lesson 2, Lesson 3, Lesson 4, Communication Workshop, Culture Corner, Bulletin Board和Unit Diary九个部分以及必修六共3个单元的Warm-up, Lesson 1, Lesson 2, Lesson 3, Communication Workshop, Culture Corner, Bulletin Board和Unit Diary八个部分中的所有插图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的确定

关于教科书插图的研究必须考虑教科书插图的表现形式以及插图所体现的文化内容。本研究通过梳理、统计英语教科书插图,将插图依据表现形式、文化内容进行分类。插图的表现形式为卡通与非卡通两种形式;由于英语教科书的文化传递主要涉及域外文化输入与本土文化输出,因此教科书插图可分为体现文化输出及输入的插图。教科书插图的文化内容表现在日常生活、民俗、人文历史、艺术、科学等方面。汉科特·汉默里Hammerly(1982)把文化分为信息文化、行为文化和成就文化三种类型。信息文化指一般受教育本族语者所掌握的关于社会、地理、历史等知识;行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它是成功交际最重要的因素;成就文化是指艺术和文学成就,它是传统的文化概念[1]。基于上述三种文化类型将插图进一步分类。

研究的具体内容为:首先,在形式上将插图按卡通和非卡通图两种形式进行分类并统计不同形式的插图数量,分析北师大版本高中英语教科书插图的卡通形式和非卡通形式的分布特点;其次,依据插图所体现的文化内容为文化输入或文化输出进行分类统计;再次,按照日常生活、民俗、人文历史、艺术、科学等文化内容对插图进行分类并统计;最后,在教科书按文化内容标准分类的基础上将插图表现的文化内容概括为信息文化、行为文化和成就文化,进而教科书插图体现的文化内容的类型以及教科书插图体现的文化内容在文化输入与文化输出上呈现的特征。

(三)研究方法的选取

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文本分析有时也被叫做内容分析,但文本分析的对象通常被限制为书面体的文本。内容分析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对信息特征系统、客观、量化的分析”[2],信息一般由打印或书写的文本构成,也包括相片、漫画、图表、广播和口头交流[3]。由此也就可以说文本分析法是对包括相片、漫画、图表等由打印或书写的文本构成的信息的特征进行系统、客观、量化的分析的研究方法。运用文本分析法进行分析时要从文本的表层进入到文本的深层,从而发现那些不能为普通阅读所把握的深层意义。

在对北师大版必修高中英语教科书中的插图进行分类后,本研究运用文本分析法对文本中的插图形式以及所体现的文化内容进行研究。首先,统计不同形式和分别表现文化输入与文化输出以及不同文化主题的插图数量;其次,将文本的文字内容及其对应的插图结合分析,来探寻插图在学生理解文本传递的文化方面的作用。

二、英语教科书插图的基本状况呈现与分析

(一)英语教科书插图的表现形式

本研究所涉及的北师大版英语教科书中插图共440幅,以卡通、非卡通两种形式划分,其中,卡通类插图共164幅,而非卡通类插图共276幅。从数量上可直观地发现,在高中英语教科书中,卡通类的英语教科书明显少于非卡通类插图。(如表2)

教科书插图的呈现形式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发展水平有很大程度的关联性。高中生的思维成熟度已经相对接近成人,其学习兴趣、对于文化的理解则更加需要实物类的非卡通图对文本进行解释,因此,非卡通类插图占比高于60%。相比于小学课本中大量的卡通类图片,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提高了,那么高中教科书中的插图形式减少了卡通类图片。

(二)英语教科书插图的文化内容

1.英语教科书插图既有文化输入,又有文化输出。在北师大版教科书中,全书插图共440幅,其中表现文化输出的插图有83幅,而表现文化输入的插图则有254幅,大约为表现文化输出的插图数量的3倍。(如表3)

英语教科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仅是使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更不能忽视的是英语教科书内容将外国文化输入以及运用英语将我国的文化输出,而且英语教科书插图所传递的外国文化不仅有英语国家的文化,也有非英语国家的文化。在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科书的插图中,表现文化的插图都插附于相关文本中,插图内容与文本内容相关度很高。当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文化差异通过单一的文字形式难以使学生形象地认识与了解时,插图的具象表达对于文化的理解起到强化、概括和促进作用。由于插图中与文化相关的图片涉及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建立在对于不同地域文化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上,因此插图的出现对于教科书中的文化传递功能起到促进和强化作用。

2.英语教科书插图涉及信息文化、行为文化、成就文化三大类型。在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科书中,关于文化的插图占总数的77%,所体现的文化内容更是多种多样。经统计发现,该版本的必修教材里与文化相关的337幅插图共涉及八方面的文化内容,体现在信息文化、行为文化、成就文化三种文化类型,其分布如表4所示。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确定的高中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方面,要求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成就和贡献等、英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大众传播媒体的情况;英语国家的人们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异同等[4]”。北师大版英语教科书传递的多元文化内容和文化类型也与当下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英语思维,以文化学习促进语言学习的英语教学观念相契合。

3.英语教科书插图的文化内容以传达真、善、美等主题为主。根据表4对于文化内容的梳理和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文化意识目标,高中英语教科书插图的文化内容以传达真、善、美为主。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方面提到“对英语以及英语国家的人民及其文化传统有比较客观和公平的认识”[5],因此,英语国家的文化所传达的文化意识在教科书中得以客观、真实地呈现。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科书中必修四中的第十单元(其主题为“金钱Money”)为例,在教科书的编写过程中,全单元共四课,其中两节课为以课文为主,另两节课以听力为主。在课文为主的第一节课(A Material World)和第三节课(Your Money)中,其中第一篇课文分别讲述了一个西方的百万富翁(Charles Gray)在富有后发现世界上还有很多的穷苦之人,于是将自己的所有积蓄全部捐赠给了慈善组织;另一篇则讲述了五元钱可能看起来很少,但是却可以买一棵树种在黄河边上,从而来帮助减少黄河岸边的水土流失。这两篇文章看似是围绕着金钱展开,但实则传达的是善良、帮助他人、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以及环保的善美价值观。两篇文章虽分别取材于西方和中国,但同时都体现了人们所共同追求的真、善、美,而非所谓的西方的拜金主义等思想。

三、英语教科书插图文化功能研究的启示

(一)教科书插图的表现形式必须与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相适应

众所周知,教科书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之一,教科书内容日益多元化,教科书中的插图也设置得更加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

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与教科书插图的有效性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教科书插图的建构、选择与呈现均应与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特点相适应。学习者的年龄会影响插图的有效性[6]。“中学阶段,随着年级增高,年龄增大,学生的智力水平不断提高,高中二年级是智力发展的成熟期。它意味着智力的主要成分基本上趋于稳定,理论型的抽象思维占优势,个人智力品质已基本定型,智力的个体差异基本形成”[7]。在心理学意义上,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已经接近成人,他们可以有效、系统地解读图片。

另外,学生的知觉特点和能力也同样会对插图的有效性产生影响。心理学家Mayer提出了“多媒体学习理论”,并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提出了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五条原则,其中个体差异原则提出,前三条原则(包括多元表征原则、邻近性原则、注意通道分离原则)对于知识储备少(low-knowledge)但空间知觉能力强的(high-spatial)学习者更重要[8]。因此,学习者个体的知觉特点和能力也是影响插图使用的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二)教科书插图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

统计发现,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科书中与文化相关的插图占了绝大部分,并且文化内容表现为多方面。高中生的跨文化意识也是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03)所要求的教学重点。因此,对于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的学习尤为重要。插图通过其直观、明了的特性使得学生对于文化的理解更加全面和透彻。当教科书内容难于理解,学习者会更注意与之对应的图片,没有图片就不能迅速理解内容;当学习者不熟悉内容中的事物及情境时,插图的作用就显得更为关键[9]。插图对于文本的解释和导引作用在高中英语教科书的插图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且大量的实物照片,让情景或人物更加真实、具有说服力。不足的是,有些插图过于陈旧,需要在以后的修订版中得到更新。

进一步说,心理学研究表明,通常图文放在同一页的适当位置上,比分离在不同页上,更能促进学习迁移。但如插图放在课文的前面,则容易引起学习者的注意,激发学习动机,并可作为先行组织者(pre-organizer),使原有经验与新经验发生联结。因此,在插图的使用和设置上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发现。

(三)教科书插图体现了多地域文化交流

英语教科书的插图不仅输入了外国文化,而且也涉及了中国文化的输出。不仅如此,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科书中的插图也涉及了其他非英语国家的文化,使学生学会用英语不仅可以表达目的语国家文化,也可以表达中国文化和其他非英语国家的文化。如在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科书必修一第三单元Celebration的第三课Wedding主题中,教科书中运用并对比了印度尼西亚和希腊关于婚礼习俗的文化。虽然插图中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输入内容占全书的主要部分,但是对于其他非英语国家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输出,也逐渐成为高中英语教科书插图所体现的文化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对其他国家文化的学习,用英语表达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更大范围地扩充了文化传递的交流圈,也更加有利于学生认识到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差异,形成包容和尊重文化差异的态度。

(四)教科书插图传递的文化并没有表现盲目的西方文化崇拜

高中英语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质”。一些研究指出在英语教学中,存在西方文化渗透的倾向,导致学生出现盲目崇拜和模仿的现象。通过上述统计与分析可以看到,北师大版的高中英语教科书中,虽然教学内容以不同主题的单元设置,但是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是中西方所普遍认同、共同向往的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如慈善、自信、健康、关爱老人、环保等文化内容。这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10:67.

[2] Kimberly A. Neuendorf. The Content Analysis Guidebook [M].Thousand Oask, Calif. Sage Publications,2002:1.

[3] 涂端午.教育政策文本分析及其应用[J].复旦教育论坛,2009(5):22.

[4][5]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2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22.

[6][9] 宋振韶.教科书插图的认知心理学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22-26.

[7] 刘循善.高效率学习与心理素质训练:如何使您更聪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16-117.

[8] Mayer, R. E. Multimedia Learning: Are We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1997(32):1-19.

Abstract: Classifying the illustrations in Senior English textbook of the edition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on the basis of form and culture type, researchers draw conclusions, which are the illustrations in Senior English textbook of the edition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are most cartoon figures and involve three kinds of culture, information culture, behavior culture and achievement culture. Other than that, the three kinds of cultures express truth, kind and beauty. From the above results, researchers know that the form of illustrations in the textbook should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Besides, the illustrations in textbooks may enhance and foster the understandings of students towards the cultures which are delivered by the textbook. The cultures delivered by illustrations manifest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mong different countries but dont show blind worship of western culture.

Key words: senior English; textbook; illustrations; culture

[ 责任编辑 张亚欣 ]

猜你喜欢

文化功能插图
服装广告
插图在小学语文课中起到的教育作用分析
谈对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有效利用
CUBA新赛制对高校篮球运动的推动及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