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学生不良心理和行为的原因及矫正措施
2016-05-10冷村夏显艺
冷村 夏显艺
摘 要:针对中小学不良心理和行为的学生,要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首要就要了解其特殊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教育转化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矫正不良行为,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
关键词:中小学生;不良行为和心理;原因;特点;矫正措施
1前言
校园生活中,我们常看出中学生存在这样的一些心态:考试失利之后表现出来的心理波动性和承受挫折的脆弱性;追求友谊但不能被家长、老师理解和认可后所表现出来的爱的压抑感;追求理想但缺乏坚强的意志和自制力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不成熟等。在校园生活中,我们也常发现中学生中存在这样一些行为:有的孩子经常说谎,有的孩子非常孤僻,有的孩子喜怒无常,有的孩子嫉妒心很重等等,这些行为都说明,孩子们的心理是不够健康的。那么这些不良的心理现象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又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预防和矫正呢?
2不良心理和行为行为产生的原因
2.1家庭因素
目前学生家庭中,有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百依百顺,放纵迁就;有的父母长期外出做生意,无时间管教孩子,使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家长任其自然发展;有的父母离婚或重组家庭,家庭关爱不够,对孩子放松教育;有的父母对孩子苛求而对自己放荡不羁,不能做出榜样,教育无效。上述家庭,对孩子都缺乏真正的爱或爱的表达不当,过多过少的爱都会妨碍学生的健康成长,导致不良行为的产生。
2.2学校因素
学生的不良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或受到冷漠排斥所致。这种情况往往与学校、教师有关,如教育方法简单生硬,对学生要求过高,缺乏同情关怀,学生身心受到损害,使学生不良行为不断发展。
2.3社会因素
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强,特别是小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弱,社会上的一些恶习,如聚赌、斗殴以及一些腐朽没落的思想倾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录像厅所播放的涉及黑社会或黄色、淫秽内容的录像,会慢慢侵袭和毒害孩子们毫不设防的幼小心灵。
3中小学生不良心理和行为的特点
3.1不良心理
自卑:由于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他们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埋怨和父母的训斥,长此以往,便形成了自己没用、自己不如别人的心理暗示,心态消极;孤独:他们有的少言寡语、闷闷不乐;有的则焦躁不安,常做出一些异样的举动,如大声喧哗、故意搞恶作剧等;厌恶:得不到同学的认可和喜欢,使其常怀厌恶之情,爱说风凉话,不爱参加集体活动,巴不得班级出乱子,恨不得有同学被学校处分;逆反:如果对其以权威来压服,或对其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就会诱发他们反权威、反训教的心理。
3.2不良行为
行为不良学生体现在经常违反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考试作弊、破坏课堂纪律、破坏公物、抽烟喝酒、偷窃、打架斗殴、赌博旷课、谈恋爱等。
4中小学生不良心理和行为的矫正措施
4.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当前,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享乐主义思潮冲击着学生稚嫩的心灵,学校的宣传教育要注重舆论导向,通过课堂教学过程渗透爱国主义、共产主义、集体主义等的教育,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发展能力的同时,不断培养起完整、科学的世界观,并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拓宽视野,增长才干。
4.2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学生不良心理及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为此,应当对其本身的生理、心理特征和所处的具体环境作出客观的具体的分析,找出产生不良心理及行为的原因。切不可采取空洞、简单的说教,乱批、乱指责一通。在矫正不良心理及行为的过程中,要注意不断提高他们的识别能力和控制能力,帮助他们确立自尊自强的信念,自觉抵御外来的不良影响.不断增强自我防卫的能力,这是矫正青少年不良心理及行为的内在条件。
4.3使学生认识到不良心理及行为对社会和自身健康成长带来的危害
一些学生由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毅力,愚昧无知,道德法制观念日趋淡薄,是非颇倒,荣辱混淆,致无心学习,有的干脆逃学、逃夜,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青少年正常的学习生话,妨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败坏社会风气,干扰社会安定秩序,有的甚至发展到违法犯罪,危害极大。例如,有的中学生认为身边有异性朋友是一种气派,毫不忌讳她在朋友面前炫耀这种关系,使一些好胜心强的青少年也“不甘落后”,去结交异性朋友,并由此导致一系列不良行为甚至堕落因此,懂得了不良心理的危害,认识了自身的错误、才是防止并矫正不良行为的开端。
4.4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
自尊心是一种前进的动力,能促使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集体荣誉感是在个人自尊心的基础上培养起来的。它能促使人们珍视集体的荣誉,根据集体的要求与利益来行动,推动人们相互团结,克服自己的缺点与错误。所以,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教师应多采用赞许、表扬、奖励、给予信任性委托等措施,培养学生自尊心,同时要为学生提供创造集体荣誉的条件,使每个学生意识到班级荣誉、学校荣誉乃至祖国荣誉都与自己的努力有关,从而养成说话有礼貌,办事有分寸,行为有规范。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自信、自律遵守校规,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4.5展心理咨询活动
由于学生不良倾向形成的原因很多,学生个性的生活背景千差万别,开展心理咨询是一种有效的直接矫正手段,教师可通过他们的倾诉深入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要,收集信息进行诊断,以朋友加师长的身份进行提出参考意见,帮助他们判断选择有价值的行为目标,确立正确的理解信念,培养健康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倾向,防止学生不良行为和不良群体的产生,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效果。
总之,根据不良心理和行为学生存在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就一定能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矫正不良行为,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龙丽英.后进生心理障碍及教育对策[J].贵州教育,2004(11)
[2]林飞.浅析中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教育对策[J].中外教学研究,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