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北京历史名园特征的辨识

2016-05-10谭烈飞邹小燕

关键词:传统文化

谭烈飞 邹小燕

〔摘要〕北京历史名园是历史留给北京城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国造林艺术的巅峰之作。文章总结了北京历史名园所展现的几大特点:一、和谐理念;二、对自然、祖先的敬畏;三、传统的孝道观;四、“以耕织为本”。并探讨了其中蕴藏的深厚的人文底蕴。

〔关键词〕历史名园;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K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6)02-0054-06

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中,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宝藏,历史名园是其最精华的部分,以天坛、颐和园、北海为代表的20余家历史名园,几乎包容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的各个门类,蕴含了丰富的哲学、美学、文学、环境学、景观学、工程学、历史学等内涵,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宝贵资源,在建设世界城市中,以其独特的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必将发挥着独特作用。

一、 北京历史名园充分体现了和谐理念

北京历史名园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归根结底是人与人的和谐关系。

1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历史名园基础。中国传统园林所追求的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理念,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其特征是“自然”。诸如“有若自然”、“妙在自然”是对园林艺术的评价。

自然中的山与水是造园的基础,有道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历史名园把这种自然的山与水与人的智慧和情感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一带皇家行宫苑囿的总称,它包括了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五座大型皇家园林,是从康熙朝至乾隆朝陆续修建起来的。这一地区,依托于西山风景区,层峦叠嶂,湖泊罗列,泉水充沛的自然环境,再加上自辽、金以来,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山水治理,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亲密。元代建大都后,为沟通南北漕运,由郭守敬主持从昌平神山引白浮泉之水,沿西山山麓汇玉泉、龙泉诸水,注入瓮山泊,再通过新开的河道,将水引入京城,以接济南北大运河的通惠河,瓮山泊从此成为京城的一座水库。颐和园的造园主题,是以自然美为核心的风景式园林,它选址在风景如画的北京西北郊,用瓮山(万寿山)、瓮山泊(昆明湖)撑起园林骨架,在大自然湖光山色的基础上经过潜心规划、细致加工而建成一座有着如诗如画般自然境界和金碧辉煌宫殿景致融和一体的大型山水园。清漪园的第一位主人乾隆皇帝在《静宜园记》中有一段对风景园林的论述:“若夫崇山峻岭,水态林姿,鹤鹿之游,鸯鱼之乐;加之岩崖溪涧,芳草古木。物有天然之趣,人忘尘世之怀,较之汉唐之离宫别苑有过之而无不及也。”此为清王朝继承并发展了汉唐时期皇家天然山水园林高超的造园艺术后,形成的独特园林自然观。颐和园精湛的山水布局,正是汇集了中国园林三千年的优秀传统和其他园林的精粹所获得的造园真髓。利用自然而又超越自然,创造并再现山水空间,将人造景观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是颐和园对中国风景园林造园的一种杰出体现。①

如今的颐和园我们所能体会到的是集皇家议政、休憩于一身的园林。园中山、水、桥、亭、院、园各成一景,相映成趣,尽显和谐。园中有园,园中有院,层层相套。万寿山中耸翠林立,古树遍植,为全园中心。昆明湖水弥漫山前,调全园湿度,滋养其中动物、植物,滋润人文环境。古典园林因水而活,一弯碧水为园中增添无限情趣。湖中有岛三座,寓意三座仙山,水中映山、山傍水盘,成为山水相映的典范。西堤六桥,移西湖景,两岸垂柳夹道,花草相间,与十七孔桥遥相呼应,是“缩天移地于方圆”的典范。盈盈和谐,令人垂涎。更能体会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2 人与神的和谐得到了继承。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人们用艺术手段对理想中仙境的摹仿,体现着人与神的和谐理念,北京作为东方园林艺术的集大成之地,皇家园林做了充分的体现。

北海的园林建筑其特点就是非常明确地体现“一池三山”的布局。 “一池三山”源自于中国道家关于东海之东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的传说,居住于三座仙山上的人们拥有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药物。由于这一传说致使希望万寿无疆的历代帝王竭力寻找蓬莱仙境。秦始皇是较早以实际行动探寻仙山的帝王,他曾派遣徐福率领五百童男童女东渡寻找蓬莱仙境,并“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营造仙境。其后的帝王如汉武帝延续了这一活动,刘彻扩建上林苑,地跨五县,周围三百里,建章宫是其中最大宫城,“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这种“一池三山”的形式,为中国园林山水体系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山体与水体之间的关系由过去长期的一水环一山,一池环一台的格式变成了辽阔水体环绕三座山体的格式,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园林空间艺术,促进了园林艺术的发展,成为后世宫苑中池山之筑的范例。北海的“一池三山“正是仿照了传说的仙境中瑶池与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的布局,琼华岛寓意蓬莱,团城(原在水中)摹仿瀛洲,中海东岸的犀山台(原来亦在水中)象征方丈。太液池环绕琼华岛、团城、犀山台,制造出一幅东海仙境图。尽管封建帝王的初衷追求的是自己达到长生不老而采取的愚昧无知的举措,但客观上为我们留下了神话般的人与神和谐的园林艺术。

3 不同文化间的和谐相处令人折服。圆明园的建造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精髓,是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韵的集大成者。圆明园把各种先进的文化理念和谐的加以充分反映,不仅儒家,道家,佛教观念的不同建筑分列其中,而且还把本土与外来文化融合在一起,共处与互补。

儒家倡导君王施仁政,仁政必先做到勤政。位于圆明园南部东路的勤政亲贤(包括勤政殿,怀清芬,芳碧丛等)这一组建筑就是标榜君王勤政的。儒学提倡忠孝节义,长春仙馆是皇帝为太后建的除了畅春园春晖堂外的第二寝宫,也在标榜着皇帝的孝道。儒学提倡尊师重教,园内不仅有皇子学习的场所还供奉先师孔夫子。

再有,就是由以佛教与道教为主题的宗教建筑。在圆明园供奉着观音(慈云普护),文殊菩萨,水月观音(方壶胜境),南海洛迦(曲院风菏),欢喜佛(慈云普护),三世佛,弥勒佛,无量寿佛,释迦佛,旃檀佛,开花献佛(月地云居),三宝佛(静莲斋)等等,所涉及的主要建筑群有后湖北岸的慈云普护,御园西北的月地云居(清净地),日天琳宇(佛楼),濂溪乐处南部的汇万总春之庙(花神庙),同乐园北侧的舍卫城(仿自古代印度荞萨罗国都城,俗称佛城),福海东北的方壶胜境。长春园有法慧寺与宝像寺,含经堂梵香楼,绮春园有延寿寺(竹林院),庄严法界,正觉寺等。此外独立于建筑群之外的单一庙宇也有许多。这些地方大多都有僧徒(或为太监充任)念经。再加上各处建筑内部的佛堂,一时间园内梵音袅袅,庙塔林立,整个圆明园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佛学博物馆。

道教以修身养性,长生不老的玄妙观念迎合了皇帝的需要,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雍正皇帝曾在圆明园内设置道场,炼造仙丹,以求长生。圆明园中日天琳宇(佛楼)西前楼处供奉玉皇大帝,在福海南岸的广育宫供奉碧霞元君。圆明园最为主要的景观是福海中心的蓬岛瑶台,是皇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作。

儒,释,道三家文化虽然各有差异,但是在圆明园中大量反映儒、释、道三家主题的不同建筑却共同和谐共存,充实着圆明园的文化内涵,提高了这座皇家园林的艺术品位。

此外,在圆明园的长春园建有一组园林化的欧洲式宫苑——“西洋楼”,包括6幢洋楼,3组大型喷泉和若干园林小品。建筑用料大量是精雕细刻的石材,主要景区装置了机关喷泉。园路铺饰、绿篱修剪,以及围墙、石雕、铜像等都具有西方特色,但楼顶却盖上了中国特有的琉璃瓦,墙壁上镶嵌着琉璃砖,同时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叠石技术和砖雕工艺。这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处兼有东西方风格的园林建筑群。

4 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是历史名园的精华。北京名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为了体现统治者的夙愿与需求,做足了功课,是我们在惊叹的同时,体会到这里的精神需求和统治智慧。同时,北京的皇家园林又集中代表了各种文化,使之和谐共处,融于一体。

北海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是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所作出的贡献。清顺治八年(1651年),建造了高35.9米藏式白塔,其建筑风格源自尼泊尔,由西藏传到北京,佛塔下面建有喇嘛寺庙。它与北海原来的蓬莱仙岛神话景观,属于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但是白塔的建造非但没有破坏北海原有的整体格局,反而与北海原有的建筑一起创造了一种和谐、完美的整体美感,这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融合达成的效果,没有异域文化间的交流是不可能创造出这种特殊的效果来的。

另外,清王朝将喇嘛教建筑放在一个如此显赫的位置上,足以反映当时统治者对于基本国情的清醒认识,足以反映文化包容对于东方大国维系与发展的意义。清定鼎中原以后,若要以自己几十万人口来统治一个如此庞大疆域、如此厚重文化的汉民族,依靠强弓硬弩是根本做不到的。而利用文化的统治是最佳的选择。清代统治者对北海的改造即是这种统治思想的集中体现。

清军入关以后,与历朝统治者所不同的是对前朝的宫殿、陵墓不仅没有改朝换代的毁坏,而且,将其皇宫完整地保留继承下来为己所用。北海也就成为清皇宫的御苑,明朝留下来的亭、台、楼、阁都完整地保留下来,而且还修建了大批汉民族的江南式建筑,这不简简单单是乾隆皇帝喜欢江南式园林建筑而建造的,这实际上是清对汉民族文化的接受和利用,以实现缓和满汉民族矛盾,最终统治汉民族的目的。再者,清对北海建筑的改造原广寒殿旧址上建造起藏式佛教建筑——白塔和喇嘛教寺院,显示了对喇嘛教的崇信和对崇信喇嘛教的藏、蒙等少数民族的尊重和笼络,从这个意义上说白塔及其相关喇嘛教建筑的建造,可以说是清王朝一举数得的举措。从这一角度来看,清代统治者对北海建筑的改造体现了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的理念。

颐和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东方园林的代表,全园建筑多仿中原名景,但建筑形式一律是北方的样式,色彩浓烈、沉稳庄重。同时还有具江南水乡风韵的苏州街,又有反映高原风貌的四大部洲。颐和园中不仅可以领略道教理念的返朴归真、自然无为,而且还可以领略儒家积极进取的精神世界。构筑于万寿山顶处的一组组宗教建筑,又显示了祈求佛陀庇护的祝愿。在造园艺术上,昆明湖上也设置了“一池三山”,龙王庙、治镜阁、藻鉴堂三个小岛,以象征蓬莱、方丈、瀛州三座仙山神岛,并采用借景的方法把园外的自然景色都收入到景观之内,从万寿山上看,近处一汪碧水,远处万倾良田,再远处玉泉山宝塔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上述历史名园的景致,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所难以企及的,也正于此以颐和园为代表的北京历史名园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评价中,被视为东方园林的典范。

二、 北京名园体现了对大自然、

对祖先的敬畏

在北京的历史名园中以天坛为代表的祭祀建筑,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北京的“九坛八庙”代表着国家最高政治,“国之大事祀与戎”,国家的祭祀活动甚至超过战争。九坛,即天坛、地坛、祈谷坛、朝日坛、夕月坛、太岁坛、先农坛、先蚕坛和社稷坛诸坛,这些都是明清帝、后进行各种祭祀活动的地方;八庙系指太庙、奉先殿、传心殿、寿皇殿、雍和宫、堂子、文庙和历代帝王庙。

在祭坛的发展演变来看,体现了历代统治者对大自然的敬畏,这种敬畏不是简简单单说成是科学的落后、蒙昧所造成的,其所烘托的气氛是寄希望于“天人合一”、“师法自然”。

就如今保留的这些祭祀性的名园来看,永乐十八年,在正阳门南侧建起天地坛,配有日月、星辰、云雨、风雷四从坛,当时是天地日月等一起祭祀的。到了明嘉靖九年(1530年),才对诸神分郊祭祀,在天地坛(今祈年殿,又名祈谷坛)的南端建起圜丘坛(天坛),又有祭天台之称,于每年冬至日供皇帝祭天之用;方泽坛(地坛)建在安定门外,是明清皇帝每年夏至日祭祀土地神的场所。在朝阳门外建有朝日坛,用于春分日祭日;阜成门外所建夕月坛,为秋分日祭月。这些都是封建帝王代表国家对大自然祭祀的地方,所传递的信息是表达皇帝与大自然的敬畏。

这些祭坛中,规格最高的当属天坛,祈年殿是天坛主要建筑群落的中心建筑。整个建筑不用大梁长檩及铁钉,完全依靠柱、枋、桷、闩支撑和榫接起来,俗称无梁殿,是中国古典木结构建筑中的一大奇观。殿内托起三层巨大屋顶重量的是环列而立的28根天象大柱。中央四根鎏金缠枝莲花柱是“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中层十二根朱红漆柱是“金柱”,象征一年12 个月;外层十二根是“檐柱”,象征一日12 个时辰。金柱檐柱相加成24,象征一年24 节气;金柱檐柱龙井柱相加成28,象征天宇28 星宿;龙井柱上端的藻井周围有八根铜柱环立。称“雷公柱”,如专司惩恶遏恶主正义之神的雷公高高在上,金柱檐柱龙井柱雷公柱相加成36,代表36 天罡,象征天帝的“一统天下”。整个建筑以圆形表达,年月日时,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这里构架出一幅浑然一体的宇宙时空观。在这样一个往复无限的大殿里祈谷,蕴意着天地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律动,正是合于人类社会五谷丰登息息相关的律动,昭示着对大自然的认同与敬畏。

当然有些是不是皇帝本人真的敬畏,也难说,有些应该是让“子民”们看到的是敬畏,是天之骄子对“天”的崇敬,也有的是象征性的意义,而具体到一些建筑形式上,会领略的更清晰,以天坛的声学现象来看,天坛具有良好声学特性的建筑物有三个: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回音壁为一圆形围墙,高约6米,半径约325米。它具有良好的声音反射效果,两个人在靠近围墙的相距比较远的两个地方小声说话时,对方可以清楚地听到,并不受围墙内三个建筑物之一的皇穹宇的阻挡。皇穹宇的南面道路是由若干块石块铺成,其中的第三块石头也具有奇妙的声学效应:在这里拍一下掌声,可以听到三声回音,故这第三块石头又叫“三音石”,其实在这里听到的回声不止三个,而是有五六个。圜丘半径为115米,最高层距地面约5米,除东南西北四个出入口外,四周都围有青石栏杆。当人站在圜丘中心石上发出声音,听到的声音要响的多,并且觉得听到的声音是从地下发出的。其原因是由于人听到反射声音的时间和发出声音时相差很短,反射声就与自己发出的声音几乎重合,从而加强了自己发出的声音,故人听到的声音比平时听到的声音大。这些现象都可以用现代技术来解释,但是,其当时所产生的效果,却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强调对大自然的敬畏。这些声音似乎也在昭示人间的窃窃私语,天上听到的是清清楚楚的,也就是“人间私语,天闻若雷”,警示不要做和说违反天意的事情。通过这些声学建筑,寓示在浩浩苍穹、渺渺宇宙之中,与天和者,天亦与之相和,君子言行“之所以动天地也”。

中国的礼制思想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则是崇敬祖先。对历史的继承、对先祖的崇拜,其主要的核心内容是正统传承,其次是希望得到祖上的保佑。在坛庙园林的建设和举行的一系列祭祀活动则反映的十分充分。八庙系列中的太庙、奉先殿、传心殿、寿皇殿、雍和宫、堂子、文庙和历代帝王庙。大多都是基于对祖先的崇敬所设。太庙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封建帝王供奉祖先的场所,即皇帝家庙。奉先殿,在故宫内,殿内原安有神龛,以祭祀皇帝的先祖。传心殿,位于故宫文华殿东侧,原为供奉帝王、先师牌位的地方。寿皇殿,在景山公园内北侧,是供奉清代帝后、祖先神像之处,同时也是帝后死后人葬前的停灵之所。雍和宫,原为清雍正皇帝胤禛即位前的府邸,乾隆皇帝出生于此,后改为喇嘛教的庙宇。文庙,又称孔庙,在雍和宫西侧的国子监街内(成贤街),建于1306年,是元、明、清三代祭祀孔夫子的地方。历代帝王庙,坐落于阜内大街,明嘉靖十年(1531年)兴建,主要祭祀我国历代的164位皇帝和79位名臣。以太庙为例明清两代每逢新皇帝登极,或有亲政、大婚、上尊号、徽号、万寿、册立、凯旋、献俘,奉安梓官,每年四孟及岁暮大袷等等,均需告祭太庙。历代帝王庙的价值更突显其特点,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祖的地方,其政治地位与太庙和孔庙相齐,合称为明清北京三大皇家庙宇。封建统治者自古以来就敬奉祖先,三皇一直被视为中国人的祖先,为历代帝王所景仰;而先代帝王,则是后代借鉴和效法的榜样,所以也要祭祀。最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确定祭祀的帝王是18位,清朝顺治皇帝定都北京后定为25位。乾隆皇帝更是提出了“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把庙中没有涉及的朝代,也选出皇帝入祀。乾隆几经调整,最后才将祭祀的帝王确定为188位。从明嘉靖十一年至清末的380年间,在历代帝王庙共举行过662次祭祀大典。

三、 北京名园体现了中国传统孝道观

百善孝为先,漫长的封建社会所推崇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所谓三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的五常,其消极的作用不说,其积极的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如注重气节、品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等,这些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强调一个“孝“字,提倡的是孝道。在北京历史名园中,体现孝道的尤为突出。

颐和园前身的清漪园万寿山因孝得名。清漪园的造园工程从清乾隆十五年(1750)开始,至乾隆二十九年(1764)全部竣工,历时15年。园林的兴建一个重要原因是乾隆皇帝为母祝寿。乾隆十六年(1751)适逢皇太后钮祜禄氏60整寿,一向标榜“以孝治天下”的弘历于乾隆十五年特选择瓮山圆静寺旧址兴建大型佛寺“大报恩延寿寺”为母祝寿,并将瓮山改称万寿山。与佛寺建设的同时,万寿山南麓一带的厅、堂、亭、榭、廊、桥等园林建筑也相继破土动工。按照园林的要求,重新设计湖山,并更西湖名为昆明湖。万寿山、昆明湖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清漪园建成后,高宗在位的60年,共到过清漪园147次,留下了1500余首吟咏清漪园的诗篇,其中不乏与孝道有关的诗句。清乾隆十六年(1751)《万寿山》诗,有序表明“岁辛未,喜值皇太后六旬初度大庆,敬祝南山之寿,兼资西竺之慈,因就瓮山建延寿寺而易今名,并志以诗。选胜廓精蓝,延禧资释昙。山名扬万寿,峰势压千岚。载赓天保什,长愿祝如南。”[1](458)

北海之万佛楼和极乐世界也体现乾隆皇帝的孝道。万佛楼前为普庆门,为三座黄琉璃瓦顶随墙门。院内空间开阔,松柏桑柘树遍植其中入门南北各有牌坊一座,黄琉璃瓦顶,南面牌坊南向额为“大千轮置”,北向额为“满万昙霏”,北面牌坊南向额为“聚诸福德”,北向额为“现大吉祥”。东西各有一浮图,中为万佛楼,七间,楼高三层,顶层为歇山调大脊,各层皆为黄琉璃瓦绿剪边瓦顶,其楼主体建筑,气势宏伟高大。建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为庆祝其母孝圣宪皇后寿辰而建。而王公大臣纷纷铸佛先献寿,统计近万,故而名为“万佛楼”。万佛楼前左面树宝幡竿,右面立石幢,幢北面镌刻乾隆“御制庚寅万佛楼瞻礼诗”诗为: “六旬庆诞沐慈恩,发帑范成两足尊。数计万因资众举,层看三此建楼鶱。香花卜日瞻礼始,福德被民愿力存。设日遐龄祈寿算,肫诚还以祝徽萱。”乾隆在御制诗中写到:“名寿都缘大德得,康强欣共介龄增。六旬帝子八旬母,史册谁曾见此曾。”

四、 北京名园体现了 “以耕织为本”的农耕社会特征

先农坛、先蚕坛以及天坛的祈谷坛都与我们这个东方古国的国情紧密相连,在倡导着国家“以耕织为本”。中国在历史上一直是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吃饭、穿衣的问题,没有一个朝代可以掉以轻心,设坛来昭示国之大政,是不难理解的,每年的祭先农,皇帝还要亲耕来加以标榜昭示天下。也正是国情所在和统治者的清醒认识,才使国家不断发展,中华民族在不断地繁衍。在历史名园中体现耕织为本的是位于北海公园之先蚕坛和颐和园重新恢复的耕织图景区,当然也不能不提到先农坛。

北京先蚕坛曾经有多处。明嘉靖九年(1530)正月,在安定门外建坛,后礼部上言,皇后出郊亲蚕不便,嘉靖皇帝认为,惟农桑重务,欲于宫前建土谷坛,宫后为蚕坛,以时省观,于是在次年十月,筑先蚕坛于西苑。现所存先蚕坛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乾隆十三年(1748)、道光十七年(1837)及同治、宣统年间均有修缮。

先蚕坛位于北海公园东北隅,是后妃们亲蚕的地方,祭祀蚕神之所。蚕坛为一碧瓦红墙大院,东北面为亲蚕台,西北面有桑园,正北为亲蚕门,门内即亲蚕殿。亲蚕殿广五楹,东西配殿各三楹。亲蚕殿后为浴蚕池,池北为后殿。东面有一条用方条石砌成的小河,贯通南北,名洗蚕河。蚕坛东另有一座小院,内有先坛殿、打牲亭、井亭、神厨、蚕署等建筑。在浴蚕河东面还有一排27间房舍,是蚕妇工作的地方。蚕坛的主要殿宇全部为绿琉璃砖瓦,构造精美,色彩艳丽。先蚕坛建立之初,据内务府奏案“……窃惟古制,天子亲耕以供粢盛,后亲蚕以供祭服。自昔亲蚕大典,原与亲耕之礼并重。”[2](82)

颐和园昆明湖畔的铜牛和耕织图及蚕桑庙,反映了男耕女织的传统农业社会的劳作模式。耕织图是原清漪园中一处具有江南水乡耕织情调的景区,有蚕神庙、织染局。织染局内前为织局,后为络丝局,北为染局,西为蚕户房。织染局是专门负责宫廷所用丝织布匹的生产机构。为了使耕织图的内容与景观名实相符,乾隆皇帝命将隶属于圆明园的13家蚕户也迁移到织染局内,四周环植了大量的桑树。织染局中共安设织机16架,安置织匠、染匠等役人116名。耕织图取代织染局后,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织染作坊,除按例向宫内上缴一定数量的丝织品外,清宫还规定,织染局负责每年清明节在水村居,九月在蚕神庙祭祀蚕神。乾隆三十四年(1769),皇帝命人将元朝画家程户文木所绘的耕作图21幅、蚕织图24幅,用双钩法印刻上石,每图长53厘米,高34厘米,加上乾隆皇帝御题识跋共48幅,镶嵌于耕织图景区内玉河斋左右游廊的墙壁上。

其实最能体现皇帝以耕织为本的是举行的对先农和社稷以及对祈谷坛的祭祀。祭祀先农和亲耕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周朝,明清两代,成为国家重要的祭祀典礼。每年仲春亥日皇帝率百官到先农坛祭祀先农神并亲耕(称为藉田礼)。在先农神坛祭拜过先农神后,在俱服殿更换亲耕礼服,随后到亲耕田举行亲耕礼。亲耕礼毕后,在观耕台观看王公大臣耕作。

在研究分析北京历史名园的特点中,还体现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上,还反映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智慧上,无论是造园思想还是造园工艺上都可以领略到,都值得大书特书。北京历史名园文化含量丰富、文化品位高,其蕴含的独特东方文化神韵,不仅展示着中国古代历史名园的卓越造园艺术与成就,同时又是某些特定意义的政治活动、宗教活动场所,映射着一个个朝代的历史轨迹。

历史名园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以直观形象性、历史真实性和不可再生性等基本特征及其所具有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都为我们如何保护好、利用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历史名园的灵魂是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挖掘和弘扬历史名园自身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其实就是弘扬中国的文化精髓,这对于进一步理解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扩大北京乃至整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和传播力都将发挥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北京志·世界文化遗产卷·颐和园志[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2]北海景山公园管理处编. 北海景山公园志[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马胜利)

Abstract: Historical gardens are cultural treasures of Beijing, and the pinnacle of Chinese art and afforest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storical gardens in Beijing, showing the glimpse of the profound cultural heritages.

Key words: historical gardens; tradition; culture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制衡点
谁远谁近?
少年力斗传统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