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国外系统功能翻译研究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

2016-05-10赵晶

关键词:新特点发展趋势

赵晶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多语交际和多语研究的兴起以及适用语言学概念的提出,系统功能翻译研究已逐渐成为翻译研究中影响与日俱增的重要分支。新时期的系统功能翻译研究充分立足功能语言学自身,采用语言多维度的全息视角,提出了综合的理论模式,研究方法也从传统的以内省为主逐步过渡到以量化数据支撑的实证研究为主,强调翻译研究对语言学的反哺作用,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上都得到了较大的拓展。本文梳理了近十年国外系统功能翻译研究的最新成果,总结研究的新特点,并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系统功能翻译研究;新特点;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6)02-0024-07

引 言

系统功能语言学路径的翻译研究(以下简称系统功能翻译研究)始于20世纪中叶,至今已走过近60年的发展历程。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之后,以意义为本、集语言分析与文化分析于一体的系统功能翻译研究成功实现了向语言学的“U型回归”[1],被认为是“翻译研究的优化范式”[2]。

21世纪以来,伴随着多语交际、多语研究的兴起以及适用语言学概念的提出,系统功能翻译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几年的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大会均把翻译研究列为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并涉及更广阔的研究课题。本文旨在梳理近十年来系统功能翻译研究的重要著作、论文和相关文献,总结最新成绩,并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

一、 国外系统功能翻译研究的新特点

系统功能翻译研究始于20世纪中叶。60年代产生了第一部研究专著即Catford的论著[3]。90年代成果尤为突出,其中Bell[4],Baker[5],House[6][7],Hatim & Mason[8][9]至今仍有较大影响。这些研究多集中在语域、语境、元功能、衔接、连贯与翻译等方面,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对翻译的一些核心概念作出新的阐释,推动了翻译质量评估的开展。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多语交际、多语研究的兴起和适用语言学概念的提出,更多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内部成员开始关注翻译问题,使其取得深入、长足的发展,涌现了大量优秀的研究成果。如Steiner & Yallop[10],Teich[11][12],Steiner[13][14],Malmkjaer[15],Calzada Pérez[16],Halliday[17][18][19] ,Manfredi[20][21],de Souza[22],Munday[23][24]等,它们代表了近十年国外系统功能翻译研究的最新进展。下文将结合具体研究成果对这些特点加以论述。

(一) 在系统功能类型学的大背景下展开

系统功能翻译研究的不断升温,同系统功能类型学研究的大背景密切相关。作为一种普通语言学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旨在描述和解释人类的语言。迄今为止,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这一元理论进行描述的语言涉及英语[25]、德语[26]、汉语[27]、法语[28]、日语[29]、西班牙语[30]等多个语种。Caffarel, Martin & Matthiessen[31]勾勒了系统功能类型学研究的广阔前景,其中之一便是同翻译研究的结合。系统功能类型学的展开也是多语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Matthiessen, Teruya & Wu[32]从实例化渐变体的角度来看,类型学研究关注语言系统的差异和共性,位于实例化渐变体的潜势一端,而翻译研究关注译语文本和源语文本的差异和共性,位于实例一端。潜势同实例互依互存的辩证关系决定了类型学研究的成果对翻译有重要的启示。正如Teich[12](3)所指出的,任何涉及一种以上语言的语法特征分析时,都隐含了语言类型学的思想。两种语言类型学上的差异必然会引起翻译中的变异或调整。

以形容词的翻译为例。语言类型学的观点认为,汉语是动词突出的语言,英语是名词突出的语言[33]。这一差异导致形容词在两种语言的性质和地位也不同。形容词在汉语中是谓词性的,能在小句中独立充当过程,是动词的一个次类。而它在英语中却是体词性的,不能独立充当过程,需要借助其他动词[25](214)[34](358-359; 362)。正因为如此,形容词所出现的句法位置也有差异。同样是指派特征,汉语多用形容词做谓语的归附小句得以实现,而英语多用形容词做名词修饰语的属性小句得以实现。如“那条河很宽”译为“Thats a very wide river”比译为“That river is very wide”更地道,汉语的谓语形容词译为英语后变为名词修饰语,尊重了两种语言对形容词认识的差异。由此可见,语言类型学上体现的语言差异对翻译实践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二) 采用语言多维度的全息视角

多维度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模式的基本特点,主要包括语言层次、实例化、元功能、级阶、坐标轴和精密度六个维度。这些维度涵盖的视角既有宏观层面又有微观层面,既有意义层面又有形式层面,既有文本层面又有文化层面。采用语言多维度审视翻译现象,可为此提供全息视角。

Halliday[17]结合层次维、元功能维和级阶维,提出了“对等类型观”及“对等价值”的概念,认为任何具体的翻译实例中,不同语言层、元功能或级阶上的翻译对等价值有高低不等之分。一般说来,语言层次越高、词汇语法的级阶越高,其对等价值也越高;就元功能来讲,只有当概念功能可被忽略时,高对等值才能附于人际功能或语篇功能。“翻译对等类型观”和“翻译对等价值”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追求绝对的对等不现实,语言的多维度势必会带来多种类型的翻译对等,不同类型的对等有不同的价值,从而为译者的选择提供了空间,对等也变得更为灵活。Halliday[18][19]结合翻译实例进一步阐释了此观点。

Matthiessen[35]更为全面地结合语言多维度审视翻译现象。在“任何翻译行为都是多元语境化的行为”这一理论假设下,作者详细论述了翻译在各个维度上的宽域环境和窄域环境,并利用“层次化-实例化矩阵”和“功能-级阶矩阵”把翻译研究的内容纳入其中,实现了翻译行为“自上而下”的语境化过程。他[35](73;78)认为,翻译是一种语义映射,翻译环境与多个语言维度相关。翻译对等和翻译转换可看作渐变体上的两端,翻译环境越宽,对等程度越高;翻译环境越窄,转换的程度越高。同翻译环境密切相关的语言维度有:级阶维、精密度维、层次化维和实例化维,且每个维度上翻译环境的宽窄与翻译对等程度直接相关。级阶越高,精密度越低,语言层次越高,实例化渐变体越接近潜势一级,翻译环境越宽,翻译对等程度越高。该项研究把翻译置于语言学多维度理论框架之中,被认为是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探讨翻译问题最全面的一次尝试[14](488)。Halliday[18]也高度评价该文,并结合汉英实例进一步阐明语言多维度在描述、解释翻译现象中的作用。除上述研究外,Teich[12]、de Souza[22]也从语言维度出发,结合不同的研究目的,综合式地考察了影响翻译的多个因素,进一步展示了系统功能翻译研究作为新研究范式的优越性。

(三) 研究方法的实证转向

元功能与翻译是传统系统功能翻译研究的典型课题,以往多采用对某一文本进行三大元功能交织分析的方法。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呈现元功能聚焦的趋势,且研究方法上摆脱了以往简单枚举式的内省式分析,转而基于一定规模的量化数据来支撑研究结论,考察研究对象在文本实例化过程中的盖然率及其分布特点。Teich[12],Calzada Pérez[16]便是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代表性成果。

Teich[12]立足于语言多维度,勾勒了对比语言研究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原文和译文的词汇语法特征时,着重比较源语和译语两种语言在类型学上的差异,探寻语言系统中的跨语变异参数,进而更深刻地理解翻译中的转换现象及转换模式。作者以科技类语篇的英德翻译为例,自建了四个子语料库,统计各库中的一系列词汇语法特征,如语法隐喻、关系小句、名词结构修饰语等。研究数据表明,原文的词汇语法特征对译文有明显的渗透作用,译语中的典型词汇语法特征有过度使用的倾向,从而印证了翻译共性研究中有关显化和范化的假设。

Mason[36]对及物性过程量化研究的态度不甚乐观,认为由于不允许的结构和不主张的结构之间的界限很难区分,量化研究虽然必要,但是困难重重。Calzada Pérez[16]克服了这些困难,以欧洲议会的演讲为研究语料,聚焦物质小句,认为及物性的选择可以体现译者的决策过程,进而说明及物性的转变可能会导致意义呈现方式的改变。作者总结了七种主要的转换类型,并对这些转换进行定量定性研究,依次展现每种翻译转换的范围和程度。研究发现,所有物质小句的转变实例中,其次类型之间的转换最为常见,并且及物性转换在语篇整体会形成一定的趋势,这种趋势同一系列的语义功能渐变体有关[16](218)。该项研究突破了小句级阶上及物性翻译研究的局限,把及物性看作一个语篇参数,借助语料库的实证方法,探寻翻译中的及物性转换模式和语篇趋势,是对Mason[36](471) “语篇转换”概念的具体阐释。

(四) 研究领域和地域不断拓展

新世纪系统功能翻译研究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展,除了传统的翻译对等、转换研究、翻译评估研究、语域与翻译研究之外,还延伸到翻译教学和译员培训等多个领域。Shore[37]将该理论应用于翻译教学,强调在学生中培养对等的层次观和类型观,使学生认识到对等不是数学意义上的对等,而是追求译文和原文在多个维度上最大限度的重合。Shore还采纳了Halliday[17]提出的“对等价值”的概念,指出在翻译实践中,应首先确定不同类型的文本中哪些对等价值的要求最为突出,进而优先满足此类要求。Kim[38]以英韩翻译为例,将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语篇分析应用到译者培训上,提倡译者在翻译时多从语言学的角度考虑问题。Manfredi[20][21]在回顾了系统功能翻译研究的各种理论观点和理论框架之后,采用语类翻译观,分别以科技文本、旅游文本、学术文本和文学文本为例,说明译者在翻译不同语类文本时应当优先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分析、采用何种策略,以便凸显该类文本最重要的元功能特征。这些译例的分析和阐释对于译员培训、翻译教学具有多重启发意义。

研究领域的拓展还表现在对新课题的挖掘。随着评价理论研究的深化,评价意义的翻译研究吸引了诸多学者的关注。de Souza[22]从语篇语义层的评价意义入手,考察了“评价+评价对象”耦合在英西翻译中重新建构的过程。作者依据实例化和个体化理论,把翻译看作是涉及译者识解立场的跨语际再实例化过程,同传统只关注层次化维度的翻译研究形成有益补充。“评价+评价对象”耦合在译文再建构中有诸多变异,是翻译作为跨语际再实例化过程的必然结果。Munday[24]是研究评价意义翻译的最新力作。通过多个语类翻译案例的详细分析,作者依托评价理论,阐明了译者如何对富含人际意义的关键性评价成分做出选择,进而构建人际意义翻译的语言学新模式。评价理论提供了一套捕捉评价成分的工具,在衡量人际意义的等效上有突出优势,其有效性和可行性也在实践中接受了检验。

系统功能翻译研究不仅在多个领域不断拓展,在地域上也波及到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了传统的研究大国英国、澳大利亚、中国之外,涌现了德国、巴西、法国、日本等诸多新生力量,其中以德国和巴西的研究尤为突出。德国学者是系统功能翻译研究较为突出的一支力量,代表性人物为E. Steiner和E. Teich。Steiner发表了一系列基于该理论研究英德翻译的著作和论文,其中以翻译评估和语域翻译两方面的成果最为突出。Steiner[13]把翻译文本看作一种独立的语域类型,讨论了翻译文本所特有的属性、语言变体及其评估方式。作者丰富了语域分析框架,使得文本分析更具有操作性。相比Steiner对翻译评估和语域研究的偏重,Teich更为倾向英德之间的对比研究。如上文提到的Teich[12]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综合框架下把翻译学、类型学和对比篇章语言学的内容关联在一起,并结合实证研究,探寻多个语言维度上译文与原文的差异和共性。

巴西的系统功能翻译研究以Vasconcellos教授为领军人物。Vasconcellos[39]总结了该领域巴西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出早期的研究多基于“翻译作为(再)语篇化”的理念,近来的研究更多关注实例化渐变体的维度,从语境的再实例化角度探讨跨语的功能变体。此外,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和词汇语法特征的人工智能标注对深化此类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de Souza[22]利用实例化维和评价理论,提出了一个研究人际翻译的综合模式。

新世纪的系统功能翻译研究不仅深化了原有的课题,同时拓展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研究地域也波及到澳洲、欧洲、亚洲、美洲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基于此,Matthiessen[40]指出系统功能翻译研究已经进入炽热化研究阶段(feverish phase)。

(五) 强调翻译研究对语言学的反哺作用

翻译作为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它同语言学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然而语言学和翻译研究之间存在一种不平衡的失调现象,即翻译研究中吸收了大量语言学的理论成果,但是语言学研究却很少从翻译现象中获取素材。不仅如此,由于原文对译文的制约、语言之间的差异以及译者的因素,翻译文本常常会出现表达生硬、逻辑不清等问题,以至于翻译语言在学界受到了歧视,常被冠以“第三语码”、“第三语言”等称号,认为它是不纯粹的语言,因而被排除在语言学研究之外。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实例化概念改变了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实例化渐变体的两端分别为语言潜势和语言实例,潜势指说话人可以表达哪些意义;实例指说话人具体表达了哪些意义,是一种表意行为。翻译文本作为实例化渐变体中的实例文本,逐渐走入了语言学家的研究视野,可为实例化渐变体的研究提供丰富、理想的语言材料。这是因为,一部作品可以有多达几种甚至几十种译文,不同译文中的译法穷尽性地展示了语言潜势实例化为文本的可能性,一般的语言材料显然不具备这种优势。同时,译者既可能是源语母语者,也可能是译语母语者,在研究不同语言的译者翻译同一作品存在的差异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正因为如此,Gregory[41]呼吁翻译应正式纳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而不仅仅是后者的一个应用领域。Matthiessen & Halliday[42](80)也强调翻译对语言学的贡献,认为翻译作为实例不仅只是语言潜势的表现,还可加强或者挑战甚至改变潜势系统。从这一角度看,现代汉语欧化句的产生正是翻译实例对语言潜势的挑战和改变的结果。近年来兴起的语料库翻译研究,议题之一便是探讨翻译对母语的影响,也反应了语言实例对语言系统的反作用。

二、 发展趋势

系统功能翻译研究在新世纪取得了丰硕成果,并表现出以上的研究特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展开,今后将具有更广阔的前景,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强烈的发展趋势。

(1) 引入语言个体化维度,凸显译者的作用

系统功能翻译研究在层次化和实例化两个维度的讨论已较为充分,但个体化维度的研究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个人的语言特质和语言系统的关系,与实例化没有直接的关联,因此Martin[43](29-32)提出,现有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框架中应增加“个体化”的视角,用来关注语言具体使用者和社会文化系统资源之间的关系,解释语言使用的个体差异和语言异质的问题。语言个体化探究语言潜势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关注意义总库和个体意库之间的关系,在系统功能翻译研究的理论框架中为译者找到合法的理论地位。多译本研究中对译者个体化倾向性的考察,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译文再实例化差异的动因。同时,个体化维度可同层次化和实例化维度的研究互为补充,与译者风格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妙。

(2) 深入挖掘数据,加强理论解释

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描述原文和译文的词汇语法特征提供了丰富而强大的工具,但在实际分析过程中简单枚举式的表层分析随处可见,但利用理论工具并在详尽语言描写的基础上结合语言系统和语言类型上的特点对数据进行理论解释的分析少之又少。深入挖掘还体现在文本类型和语料的规模上,以往的研究多局限在某一种文本类型的翻译上,译文同原文的差异是否同文本类型有关,有待搜集一定规模的语料,进一步验证该分析工具的效度及其对翻译现象的解释力度。

(3) 大规模应用计算机辅助标注软件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学者现已开发了多款应用于语篇分析的标注软件,如香港城市大学研发的Halliday Center Tagger,ODonnell研制的进行修辞结构分析的RST Tool以及进行文本语言分析的UAM Corpus Tool。尤其是Halliday Center Tagger,支持对多种语言的标注,不仅包括对三大元功能词汇语法特征的标注,还能进行宏观层面意义单位的标注,同时可通过视觉图像呈现标注结果,能够直观地观察到译文同原文在词汇语法上的不同。相关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有益于推动系统功能翻译量化研究的展开,也为进一步基于语料库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4) 深入开发专门用途的翻译语料库

随着语料库方法的广泛使用,以及相关计算机软件的不断完善,服务于系统功能翻译研究的语料库类型和数量必然会不断增长。根据学者特定的研究需求所建立的专门用途语料库也会逐渐兴起,如及物性对比分析语料库、评价意义平行语料库等。随着多模态语篇分析研究的开展,除了书面翻译材料的语料库之外,涉及多个模态交际的翻译材料如影视翻译、图片翻译、肢体语言翻译等多模态翻译语料库,都会成为系统功能翻译研究领域新的增长点。

(5) 探究翻译实例对译入语语言系统反作用的规律

文本之所以有意义,因为它是系统潜势的实例化;系统之所以有意义,因为它可以在文本中不断被实例化。翻译文本中的语言实例一方面可以使系统保持活力,进而强化、巩固该系统,另一方面译文中的新颖、异常的实例也可以挑战甚至改变译语的语言系统。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实例,对语言系统的价值有待深入挖掘。翻译究竟在哪些方面、多大程度上、又是如何对母语的语言系统发生作用,哪些改变和挑战能够在语言系统中得以幸存,哪些被淘汰,新颖的实例进入语言系统的条件是什么,其背后有何运作规律,都是今后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三、 小 结

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外系统功能翻译研究的主要成果、研究领域和重要活动进行了梳理、分析,总结了最新成果及研究的新特点,并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总体看来,新时期的系统功能翻译研究充分立足功能语言学,采用语言多维度的全息视角,研究内容逐渐丰富,理论框架日趋完备,研究方法不断更新,克服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翻译研究的不足以及翻译文化研究路径偏离文本的泛文化倾向,无论在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上都得到了较大的拓展,已成为翻译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并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参考文献〕

[1]Hornby, M. S. The Turn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New Paradigms or Shifting Viewpoints?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6.

[2]司显柱. 论翻译研究范式创新:系统功能语言学视阈 [J].中国外语,2011, (2): 98-103.

[3]Catford, J. C.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4]Bell, R. T.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M]. London & New York: Longman, 1991.

[5]Baker, M.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6]House, J.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M]. Tǜbingen: Narr, 1977.

[7]House, J.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A Model Revisited [M]. Tǜbingen: Narr, 1997.

[8]Hatim, B. & Mason, I.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M]. London & New York: Longman, 1990.

[9]Hatim, B. & Mason, I. The Translator as Communicator [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10]Steiner, E. & Yallop, C. Exploring Translation and Multilingual Text Production: Beyond Content [C]. 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1.

[11]Teich, E. Towards a model for the description of crosslinguistic divergence and commonality in translation [A]. In Steiner, E. and Yallop, C. (eds.). Exploring Translation and Multilingual Text Production: Beyond Content [C]. 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1: 191-227.

[12]Teich, E. Crosslinguistic Variation in System and Text: A Methodology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Ttranslation and Comparable Texts [M]. 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3.

[13]Steiner, E. Translated Texts: Properties, Variants, Evaluations [M]. Frankfurt am Main: Peter Lang, 2004.

[14]Steiner, E. Halliday and translation theory—enhancing the options, broadening the range and keeping the ground [A]. In Hasan, R., Matthiessen, C. M. I. M. and Webster, J. Continuing Discourse on Language: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C]. London & Oakville: Equinox Pub, 2005: 481-500.

[15]Malmkjaer, K. Linguistics and the Language of Translation [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5.

[16]Calzada Pérez, M. Transitivity in Translating: The Interdependence of Texture and Context [M]. Bern: Peter Lang, 2007.

[17]Halliday, M. A. K. Toward a theory of a good translation [A]. In Steiner, E. and Yallop, C. (eds.). Exploring Translation and Multilingual Text Production: Beyond Content [C]. 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1: 13-18.

[18]Halliday, M.A.K. The glossy ganoderm: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J].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2009, (1):17-26.

[19]Halliday, M. A. K. Pinpointing the choice: meaning and the search for equivalents in a translated text [A]. In Mahboob, A. & Knight, N. (eds.). Appliable Linguistics: Texts, Contexts and Meanings [C]. London & New York: Continuum, 2010: 13-24.

[20]Manfredi, M. Translating Text and Context: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Vol. 1: Translation Theory [M]. Bologna: Dupress, 2008.

[21]Manfredi, M. Translating Text and Context: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Vol 2: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M]. Bologna: Dupress, 2012.

[22]de Souza, L. M. F. Interlingual Reinstantiation: A Model for a New and More Comprehensive Systemic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n Translation [D].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Florianólolis, 2010.

[23]Munday, J. Systems in translation: a systemic model for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 In Hermans, T. (ed.). Corsscultural Transgressions. Research Models in Translation StudiesⅡ: Historical and Ideological Issues [C]. Manchester: St Jerome, 2002: 76-92.

[24]Munday, J. Evaluation in Translation: Critical Points of Translator Decisionmaking [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2.

[25]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n)[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

[26]Steiner, E. & Teich, E. Metafunctional profile of the grammar of German [A]. In Caffarel, A., Martin, J. & Matthiessen, C. M. I. M. (eds.). Language Typology: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4: 139-184.

[27]Li, E.S. A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of Chinese—A Textbased Analysis [M]. London & New York: Continuum, 2007.

[28]Caffarel, A. A Systemic Functional Approach to Grammar of French: From Grammar to Discourse [M]. London & New York: Continuum, 2006.

[29]Teruya, K. A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of Japanese [M]. London/New York: Continuum, 2007.

[30]Lavid, J., Arús, J. & ZamoranoMansilla, J. R.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of Spanish: A Contrastive Study with English [M].London & New York: Continuum, 2010.

[31]Caffarel, A., Martin J. R. & Matthiessen C. M. I. M. (eds.). Language Typology: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4.

[32]Matthiessen, C. M. I. M., Teruya, K. & Wu, C. Z. Multilingual studies as a multidimensional space of interconnected language studies [A]. In Webster, J. (ed.). Meaning in Context: Implementing Intelligent Application of Language Studies [C]. London: Continuum, 2008: 146-220.

[33]刘丹青.汉语是一种动词型语言——试说动词型语言和名词型语言的类型差异 [J]. 世界汉语教学, 2010, (1): 3-17.

[34]Halliday, M. A. K. & Matthiessen, C. M. I. M.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3rd edn) [M]. London: Arnold, 2004.

[35]Matthiessen, C. M. I. M. The environments of translation [A]. In Steiner, E. & Yallop, C. (eds.). Exploring Translation and Multilingual Text Production: Beyond Content [C]. 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1: 41-126.

[36]Mason, I. Text parameters in translation: transitivity and institutional cultures [A]. In Venuti, L.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2nd edn)[C].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2004: 470-481.

[37]Shore, S. Teaching translation [A]. In Steiner, E. & Yallop, C. (eds.). Exploring Translation and Multilingual Text Production: Beyond Content[C]. 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1: 249-276.

[38]Kim, M. Translation error analysis: a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approach [A]. In Coffin, C., Lillis, T. & OHalloran, K. Applied Linguistics Methods: A Reader [C].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84-94.

[39]Vasconcellos, M. L. Systemic functional translation studies (SFTS): the theory travelling in Brazilian environments [J]. D.E.L.T.A Especial, 2009, (25): 585-607.

[40]Matthiessen, C. M. I. M. The “architecture” of language according to systemic functional theory: developments since the 1970s [A]. In Hasan, R., Mattiessen, C. M. I. M. & Webster, J. (eds.). Continuing Discourse on Language: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 Vol. 2) [C]. London & Oakville: Equinox Pub, 2007: 505-561.

[41]Gregory, M. What can linguistics learn from translation? [A] In Steiner, E. and Yallop, C. (eds.). Exploring Translation and Multilingual Text Production: Beyond Content [C]. 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1: 19-40.

[42]Matthiessen, C. M. I. M. & Halliday, M. A. K.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A First Step into the Theory [M].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9.

[43]Martin, J. R. Semantic variation: modelling system, text and affiliation in social semiosis [A]. In Wang, Z. H. (ed.). Forensic Linguistics (Collected Works of J.R. Martin, Vol. 8) [C]. Shanghai: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ress, 2010/2012: 7-39.

(责任编辑:高生文)

Abstract: Accompanied by the rising of multilingual communications, multilingual studies and the proposing of appliable linguistics, Systemicfunctional Translation Studies (SFTS)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branch in language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SFTS in the new era fully relies on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dopts a multidimensional holistic view, proposes a comprehensive theory, employs corpusbased empirical methodology, and emphasizes on a mutual study between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Having been expanded in both width and depth, SFTS has become a crossdisciplinary, multiperspective and multidimensional field of study.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comments on its achievements and new features in the recent decade, and points out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Key words: systemicfunctional translation studies; new features; development trends

猜你喜欢

新特点发展趋势
新媒体环境下的主持传播格局演变
电视新闻播音语言的新样式和新特点
基于田径发展新特点的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研究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交流的新特点
现代女装设计中图案应用的新特点
2014年度陕西网络传播十大案例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