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情感相互建构关系概观
2016-05-10杨炳钧胡东明
杨炳钧 胡东明
〔摘要〕语言与情感常被看作两个孤立的概念,相关研究分别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范畴下展开。近年来,由于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迅猛发展,但语言与情感成了这些尖端科学发展中难以跨越的屏障,语言与情感的相互建构关系开始受到广泛关注。通过梳理语言与情感在大脑中的联系、语言的情感表达功能、语言对情感建构的作用及其对情感识别的影响、语境对情感判断的影响、情感的语言加工、情感对语言及话题选择的影响、情感模拟对语言理解的影响等,本研究描绘了当前语言与情感相互建构关系的基本轮廓,为今后这方面的研究提供视点。
〔关键词〕语言;情感;相互建构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6)02-0008-08
引 言
《道德经》(约公元前403年~公元前434年)第十二章(据王弼本)中“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是对情感的早期哲学思考,其中“五音令人耳聋”在一定程度上涉及语言与情感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几乎同时期的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在《修辞学》中提出,听众对演说者的态度不同,他们对演说内容的判断就不同,所以演说者应当通过言辞激发或控制听众的情感,发挥语言对情感的建构作用。
现代意义上的语言与情感相互关系研究,较早见于心理学界(比如[1][2])。而语言与情绪之间的关系研究在语言学界起步较晚,Anna Wierzbicka于1999年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跨语言文化中的情绪:差异与共性》(Emotions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Diversity and Universals)[3],十年之后剑桥大学又出版了James M. Wilce的《语言与情绪》(Language and Emotion)[4]一书。最近这些年,随着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等领域的盛行,语言与情绪问题成了最难啃的骨头,于是人们转而对此表现出浓厚兴趣。比如,2013年John Benjamins出版了Allyssa McCabe与Chienju Chang合编的《汉语叙事:文化、认知与情绪》(Chinese Language Narration: Culture, Cognition, and Emotion)[5]一书,2014年Wiley出版了 Bjrn Schuller与Anton Batliner合著的《计算副语言学:言语和语言处理中的情绪、感情和人格》(Computational Paralinguistics: Emotion, Affect and Personality in Speech and Language Processing)[6]等。不过,有关研究尚未形成系统或流派,对语言与情感的关系人类认识的还远远不够。本研究旨在依据现有研究来梳理语言与情感的相互建构关系。
一、 关于情感的哲学思考
人类历史上,情感常被拿来与理智相比较,理智往往是主人,情感则是奴隶。而有时情感又被赋予真正的智慧,被当作理智的主人和人类存在的基础。
近代西方的许多哲学家对情感有过重要论述。Descartes[7]认为情感不只是对身体的感知,也是对心灵的感知,或是对并不存在的事物的感知。Spinoza[8]把情感当作“思想”,认为情感大多是对世界的错误理解,导致人们的痛苦和挫败感。Smith[9]转向道德层面,提出最重要的道德情操是同情心,即能够感别人之所感且体谅他人的不幸。Kant[10]甚至提出,没有激情,任何伟大的事情都无法完成。到了Hegel[11],他开始把情感研究提高到学科范畴,提出“情感的逻辑学”。Nietzsche[12]则把情感与理智的关系完全颠倒,他要建立的哲学是将生命意志置于理性之上,即非理性的哲学。19世纪末,James[13] (189-190)注意到了情感的生理本质,在Mind杂志上发表了“什么是情感?”一文,指出“紧随着对令人兴奋的事实的感知,人的身体上发生了变化,而我们对这些所发生的变化的感受就是情感”。
20世纪西方哲学界对情感更加关注,Scheler、Heidegger、Sartre以及Ricoeur都认为情感在人类存在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Heidegger[14]把“情绪”当作“顺应”世界的一种方式。Sartre[15]把情感看作“对世界的不可思议的改造”,是为了应付世界上的诸多困难而特意采取的措施。
但情感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呢?有些认为情感或许是那些被表达的感知、意识和认识,而不是表达本身。也就是说,不管一个人有怎样的神经或行为反应,如果他被证实没有意识到特定的事态或现实,即情感的“形式对象”,也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情感。与之相对,Wittgenstein[16]提出,情感就是行为,但并不一定是一个单一的行为,而是开放的一系列动作,其基本要素取决于这一系列动作。
目前,情感研究的重心不再是情感的感觉、社会或者生理因素,而是情感的概念结构。但对情感的定义、本质和组成要素等仍然有诸多争议。对此,Damasio[17]建议,如果要形成有关情感的完整理论就应当把认知、行为、生理、感觉等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二、 语言与情感的关系
曾有人认为,感觉是无法描述或“无法用言语表达的”。Saussure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也将情感纳入外部语言学的研究范畴,认为情感内容涉及的是语言外的事实而不是语言本身。对此,Bally建议不能过分强调语言的理性作用而忽略其表达情感的作用,应当将语言对情感的表达和语言对情感的作用纳入语言学的研究范畴[18]。Sapir[19] (8)也明确指出,语言是通过随意组成的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情感和愿望的非本能方式,是人所特有的。这得到了新近研究的支持,许多感觉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成于情感的思维中,然后再以口头的形式表达出来[20] (3-16)。实际上,任何思维,哪怕是最纯粹的思维,都必须借助感性生活的一般形式进行,只有在这类形式中,我们才能领会并把握住思维;任何语言的任何要素都带有感性特征的痕迹[21] (1-30)。
虽然有些语言学者低估情感在语言中的地位和作用,但也有人在语言研究中十分重视情感因素。Buhler[22]提出的四种语言功能包括表情功能和意欲功能。布拉格学派也把语言的两个基本功能之一确定为体现感情言语活动的表现功能。Jakobson在Buhler功能观基础上所扩展的“语言六功能说”包括情绪功能。Fawcett[23] (4)也指出,语言元功能应当包括行为者的情绪,即情感功能。Martin & White[24]的评价理论把情感当作“态度”维度下的一个重要因子。另外,Leech[25]所划分的七类意义也包括情感意义。
不过,总体而言,20世纪语言学界并不看重情感与语言的关系。主要原因或许是受以Bloomfield为代表的描写语言学派的影响。侧重于形式和系统研究,基于行为主义基本思想的描写语言学派认为意义是词语在特定情景中的具体运用,强调词的具体所指意义而把情感因素等心理范畴排斥在语言研究之外。Bloomfield[26]甚至宣称,没有一种方法可以科学地界定带有情感意义的词语,比如“爱”与“恨”,应把诸如感觉、知觉、思维、情感等带有主观意义的术语都排除在语言研究之外。
可喜的是,近年来一些俄罗斯学者试图在系统结构语言学体系和框架内建立“情感语言学”。他们认为“情感能以自然语言的方式来表达、概括和储存,因此可被视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27] (17)。目前,该领域的一些研究已涉及情感概念和情感语篇分析。
(一) 语言与情感在大脑中的联系
语言与情感在大脑中有何联系?又如何联系?这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双耳分听任务”实验研究中,健康被试在语言加工过程中呈现明显的右耳/左半球优势[28],而在情感,尤其是负面情感加工过程中却呈现明显的左耳/右半球优势[29]。这说明,语言和情感在大脑中是被分配在不同的半球进行加工的。然而,神经科学研究表明,语言与情感在大脑中并不是完全孤立地加以加工的。右耳善于加工言语的声音,但如果要求被试注意言语信息的感情色彩,这时左耳就要更胜一筹[30] (65)。一般来讲,言语的内容和结构是由左半球加工,而言语的感情色彩是由右半球控制的。而如果儿童的大脑左半球受损,大脑右半球就会发展出相应的区域进行语言加工。可见,大脑可以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情况。
另外,情感性语韵(affective prosody)的相关研究从一个侧面很好地说明了大脑中语言与情感加工的联系。语韵是通过重读、音高和言语速度的变化来表达同一句话不同含意的语言功能,包括情感性语韵和非情感性语韵[31]。Ghacibeh & Heilman[32]以及Grimshaw et al.[33]的研究表明大脑右半球对情感性语韵的加工起重要作用,而情感性语韵又直接影响语言的实际交流。因此大脑右半球对情感的加工应视为大脑左半球语言加工的补充。
总之,语言与情感在大脑中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共存着,虽然分属不同的加工区域,但在交际过程中又必须协同合作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34]。
(二) 语言的情感表达功能
语言与情感的联系还可充分体现在语言可用来表达情感。表达情感是语言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如前所述,Buhler等学者肯定了语言的情感表达功能。不仅如此,Crystal[35]还将语言的情感表达功能放在语言的七种功能之首。尽管语言的情感表达功能不一定总是最主要的功能,但它的作用不可忽视。
首先,各种语言层面都可以表达情感。Bazzanella[36]列举了八个可用来表达情感的语言层面,用四大类概括,即:声音、词汇、句子以及话语。声音类即指感叹词,或是故意拖长的声音、重读等。词汇类即指用来描述情感的名词和形容词以及少数动词和副词,有时是一些昵称或重叠词。句子类即指感叹句、强调句等。话语类即指语篇所表达的言语行为,可视为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一些修辞用法也可视为语言在话语层面表达情感的方式。
其次,一些副语言特征也是表达情感的有效途径,例如语调、语速的改变等。当然,情感并不是只能通过有声语言进行表达,情感的非言语表达也是很常见的,其中面部表情就是最典型、最常被使用的情感的非言语表达方式。
再次,在心理学研究中语言与情感也经常被学者们无意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使用语言词汇对情感进行编码。首先围绕基本情感编纂“情感词词典”;然后使用情绪词意义维度把词语放在中性语境中进行评价。
由于情感词典所收录的情感词条毕竟有限,若完全参照这类词典,判断就会受到限制。另外,对词语的评价是在中性语境中进行,一旦把这些词语放到不同的语境,相应的赋值也会发生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对人类共有的基本情感的描述必须使用一种不依赖于文化的语义元语言[37],使用任何一种特定语言所描述的情感均带有文化依赖性。
三、 语言对情感的影响
随着心理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对情感的影响越发突显。情感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一种主观体验,而语言又可看作描述客观事物的工具,这就决定语言必然要对情感产生相应的作用。主要作用表现在三方面:情感建构、情感识别和情感判断。
(一) 语言对情感建构的作用
友好的、恰当的言语会使言语接受者心情愉快,无礼的、不恰当的言语则会破坏言语接受者的心情,这是语言对情感建构产生作用的典型例子。那么,如何判断语言运用是否恰当呢?Schreier et al.[38]指出,满足下列四个条件的言语行为可视为运用恰当:(1)形式恰当(formal validity),(2)真诚真实(sincerity and truth),(3)内容合理(justice on the content level),(4)程序合理(procedural justice)。其中(1)和(2)规定了言语的合理性,(3)和(4)规定了言语的合作性,可概括为合理性原则和合作性原则。
研究发现,违反合作性原则的言语行为比违反合理性原则的言语行为所激发的负面情绪更加强烈。一般认为,愤怒、羞辱和生气是面对无礼、不恰当言语的主要情感反应,但其强度和频率随所违反的原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违反合作原则的言语所引起的情感反应的强度和频率均高于违反合理性原则的言语所引起的情感反应的强度和频率。不过也有研究发现,违反合作性原则的言语和违反合理性原则的言语所引起的情感反应无显著差异[39]。这有待进一步证实。
然而,语言对情感构建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Mischo[39]发现,无礼的、不恰当的言语不仅会导致情感压力,破坏言语接受者的心情,而且这种负面情绪的产生说明不恰当的言语也可能会威胁到言语接受者的自尊;如果言语接受者不知道如何去应对这些不恰当的言语,那么这些负面情绪可能会导致无助感。
(二) 语言对情感识别的影响
说话者所采用的表达方式富含情感信息,正确辨别这些情感信息有助于话语交际。为此,有些研究试图探究说话者和言语接受者对话语中的情感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的方式:或探讨言语接受者有效辨别各种具体情感之间差异的能力(如[40][41][42]);或关注年龄和性别因素对话语情感识别能力的影响(如[43][44]);或分析不同类型的语言对情感识别的影响(如[42])。
其中,不同语言对情感识别的影响有差异。人们在识别用母语或较熟悉的说话者所表达的情感语韵时更准确。也有研究发现,无论被试听到的言语信息是由墨西哥人还是加拿大人所说,墨西哥人的情感识别能力都优于加拿大人[45]。这说明,文化差异会使一些言语接受者对言语中的情感信息更加敏感。不过,人们能够识别母语之外的语言所表达的情感信息,这说明情感识别具有一些跨文化的普遍特征[46]。
言语的语韵特征是影响情感识别的重要因素。非情感性语韵使得言语接受者将注意力集中在起语法作用的重要词汇上,而情感性语韵则会增强言语所传达的语义信息。不同语言的语韵特征有差异,故在不同语境成长的人对不同类型的声音信息的敏感程度不同。Dromey et al.[42] 分析了142名拥有不同语言背景的被试对情感性语韵的识别情况,结果发现,以英语为母语且操多种语言的被试与以其他语言为母语的被试在英语话语的情感性语韵的识别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以英语为母语且操多种语言的被试的表现要优于以其他语言为母语的被试,但是以英语为母语且只说英语的被试与其他两组被试间的差异并不显著。McCluskey & Albas[45] 将不同的情感识别能力归咎于文化差异,而Dromey et al.[42] 的这项研究则更倾向于将之归咎于言语接受者习得二语或外语的经历。
当然,这两个结论是通过让被试识别不同的言语材料而得到的,前者以经过处理的言语为语料,后者基于自然言语。或许,人们在对仅保留语韵特征的言语和自然言语中的情感信息进行识别时所采用的加工机制并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言语接受者如果有外语学习经历,那么这种经历有助于情感性语韵的识别。
(三) 语境对情感判断的影响
相同的表达放在不同的语境中就会产生不同的解读,同样,有差异的语境对人们的情感判断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Heise[47]利用Osgood et al.[48]提出的积极消极程度、强度和活跃性三个维度对1000个最常用的英语词汇的情感意义进行赋值,由于他的这一赋值是在中性语境下进行的,所以一度作为标准来判断语境是否影响情感判断。
Anderson & McMaster[49][50]将一篇用文字讲述的故事分割为多个以100个单词为单位的小块,然后依照Heise词典中的词汇的积极、消极程度和活跃性的均值来记录各小块间的变化,以此来说明语境对情感判断的影响。当然,仅以Heise词典赋值为依据是不够的。一方面参考词汇的数量有限,Heise只对1000个英语词汇进行了赋值;另一方面同一个单词在不同语境中会有一系列不同的意义;再者,Heise的赋值是在中性语境下进行的,赋值的准确性会随语境变化。
为改进量化研究,Bestgen[51]在语篇的层面提供了量化情感内容的方法,即通过比较被试对语篇中词汇的赋值和情感意义词典中对该词赋值的差异来评定语境对词汇情感意义判断的影响。与Anderson & McMaster的方法相比,Bestgen增加了一个处理过程来降低词典赋值的不准确性,即:凡是在语篇和词典中意义不同的词都不列入研究范围;如果某个词在语篇中被否定,那么则颠倒词典中该词赋值的正负号。虽然Bestgen[51]的方法很好地反映了具体语境对情感意义判断的影响情况,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Heise词典中,They had an argument中的argument的积极消极程度赋值为-247,而词典中积极消极程度的赋值范围为-3到+3,这说明argument为一个极端消极的情绪。如果照Bestgen的方法,They didnt have an argument中的argument赋值应该为+247,这个值甚至高于fine(+211)在He is a fine person中的赋值。
为了更合理地验证语境对情感判断造成的影响,Greasley et al.[52]设计了新的实验,让同一组被试在语境内外分别对同一组词的情感积极消极程度进行判断,这较好地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结果发现,实验中有30%的词汇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受到消极情感语境的影响,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受到消极情感语境影响的词汇增至44%之多。这有力证明了语境会对情感判断产生显著影响。
四、 情感对语言的影响
语言具有情感表达的功能,既如此,只有情感先于语言存在,才可能用语言对其进行表达。因此,先于语言而存在的情感必然对语言产生影响。以下将从三个方面说明。
(一) 情感的语言加工
[24]Martin, J. R. & White, P. R. R.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 [M].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7.
[25]Leech, G.Semantics [M].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81.
[26]Bloomfield, L.Language [M]. London: Allen & Unwin, 1935.
[27]刘娟. 情感语言学:一个值得关注的语言学领域 [J]. 外语教学, 2007, (6):16-19。
[28]BulmanFleming, M. B. & Bryden, M. P. Simultaneous verbal and affective laterality effects [J]. Neuropsychologia , 1994, (32): 787-797.
[29]Erhan, H., Borod, J. C., Tenke, C. E. & Bruder, G. E. Identification of emotion in a dichotic listening task: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 and behavioral findings [J]. Brain and Cognition, 1998, (37): 287-307.
[30]桂诗春. 新编心理语言学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1]Gandour, J.et al. Speech prosody in affective contexts in Thai patients with right hemisphere lesions [J]. Brain and Language, 1995, (51): 422-443.
[32]Ghacibeh, G. A. & Heilman , K. M. Progressive affective aprosodia and prosoplegia [J]. Neurology, 2003, (60): 1192-1194.
[33]Grimshaw, G. M.et al. The dynamic nature of language lateralization: effects of lexical and prosodic factors [J]. Neuropsychologia, 2003, (41): 1008-1019.
[34]Van Lancker Sidtis, D. The relation of human language to human emotion [A]. In Stemmer, B. & Whitaker, H. A. (eds.). Handbook of the Neuroscience of Language [C].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2008: 199-207.
[35]Crystal, D.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36]Bazzanella, C. Emotions, language, and context [A]. In Weigand, E. (ed.). Emotion in Dialogic Interaction: Advances in the Complex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2004: 55-72.
[37]Wierzbicka, A. Human emotions: universal or culturespecific? [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986, (88): 584-594.
[38]Schreier, M., Groeben, N. & Christmann, U. “Thats not fair!” Argumentational integrity as an ethics of argumentative communication [J]. Argumentation, 1995, (9): 267-289.
[39]Mischo, C. Cognitive, emotional, and verbal responses in unfair everyday discourse [J].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 (22): 119-131.
[40]Frick, R. W. Communicating emotion:the role of prosodic features [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5, (97): 412-429.
[41]Cummings, K. E. & Clements, M. A. Analysis of the glottal excitation of emotionally styled and stressed speech [J]. Journal of Acoustic Society of America, 1995, (98): 88-98.
[42]Dromey, C., Silveira, J. & Sandor, P. Recognition of affective prosody by speakers of English as a first or foreign language [J]. Speech Communication, 2005, (47): 351-359.
[43]Brosgole, L.& Weisman, J. Mood recognition across the ag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1995, (82): 169-189.
[44]Grunwald, I. S. et al. The effects of age and gender on the perception of lexical emotion[J]. Applied Neuropsychology, 1999, (6): 226-238.
[45]McCluskey, K. W. & Albas, D. C. Perception of the emotional content of speech by Canadian and Mexican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adul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81,(16): 119-132.
[46]Van Bezooijen, R., Otto, S. A. & Heenan, T. A. Recognition of vocal expressions of emotion: a threenation study to identify universal characteristics [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83, (14): 387-406.
[47]Heise, D. R. Semantic differential profiles for 1000 most frequent English words [J].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1965, (79): 1-31.
[48]Osgood, C. E., Suci, G. J. & Tannenbaum, P. H. The Measurement of Meaning [M].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57.
[49]Anderson, C. W. & McMaster, G. E. Computer assisted modeling of affective tone in written documents [J]. 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 1982, (16): 1-9.
[50]Anderson, C. W. & McMaster, G. E. Modeling emotional tone in stories using tension levels and categorical states [J]. 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 1986, (20): 3-9.
[51]Bestgen, Y. Can emotional valence in stories be determined from words? [J]. Cognition and Emotion, 1994, (8): 21-36.
[52]Greasley, P., Sherrard, C. & Waterman, M. Emotion in language and speech: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naturalistic approaches [J]. Language and Speech, 2000, (43): 355-375.
[53]Bamberg, M. Language, concepts and emotions: the role of languag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motions [J]. Language Sciences, 1997, (19): 309-340.
[54]Bond, M. & Lai. T. Embarrassment and codeswitching into a second language [J].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86, (126): 179-186.
[55]Schrauf, R. W. Bilingual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experimental studies and clinical cases [J]. Culture and Psychology, 2000, (6): 387-417.
[56]Dewaele, JM. The emotional force of swearwords and taboo words in the speech of multilinguals [J].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2004, (25): 204-222.
[57]Dewaele, JM. The emotional weight of I love you in multilinguals languages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8, (40): 1753-1780.
[58]Hardcastle, V. G. Emotions and narrative selves [J]. Philosophy, Psychiatry & Psychology, 2003, (10): 353-355.
[59]Havas, D. A., Glenberg, A. M. & Rinck, M. Emotion simulation during language comprehension [J].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2007, (14): 436-441.
[60]Hauk, O., Johnsrude, I. & Pulvermüller, F. Somatotopic representation of action words in human motor and premotor cortex [J]. Neuron, 2004, (41): 301-307.
[61]Glenberg, A. M. & Kaschak, M. P. Grounding language in action [J].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2002, (9): 558-565.
(责任编辑:高生文)
Abstract: Once regarded as two isolated concepts by many scholars, language and emotion were usually studied within the fields of philosophy, psychology and linguistics respectively. Neurosci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recent years, have developed very fast but at the same time encountered the unsurpassable barriers, i.e., language and emotion. As a consequence, an increasing attention has been shifte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emotion. This study is intended to present a sketch of the studies of language and emotion so as to build a view of the coconstruc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emotion, which may provide clues and perspectives for future studies in this area.
Key words: language; emotion; coconstruc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