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四川秦巴山区农林畜药业的绿色循环发展

2016-05-10蒋远胜邓良基叶延丽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6年2期
关键词:秦巴山区四川绿色

郭 华, 蒋远胜, 邓良基, 叶延丽

(四川农业大学 经济学院, 四川 成都 610500)

浅析四川秦巴山区农林畜药业的绿色循环发展

郭 华, 蒋远胜, 邓良基, 叶延丽

(四川农业大学 经济学院, 四川 成都 610500)

四川秦巴山区作为秦巴山区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达州、巴中、广元、绵阳、南充5市共计25个县域行政区域。该区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发展绿色循环农林畜药业具有显著的先天优势。以农林畜药产业为研究对象,发现本区域主要有三类循环模式:套作农业立体化种植、“种—养业”农业产业内部循环模式和农业产业链延伸模式。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该统筹循环发展,突出特色资源并制定合理方案。最终有助于四川秦巴山区农村和农业的转型突破发展、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

农林畜药业;绿色循环;秦巴山区;四川省

秦巴山区是中国中部重要的地理生态分界线,地跨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湖北省、河南省及重庆市。本区域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连片贫困区,涉及未来几年我国扶贫攻坚任务中最核心的部分。四川秦巴山区囊括达州、巴中、广元、绵阳、南充5市,下辖7区、18县。该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暖热湿润,年均降水量450~1 300 mm[1],倚傍嘉陵江、长江、白龙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农林自然资源的生成提供了良好的地貌环境,受制于地形地貌的约束,四川秦巴山区发展规模化、机械化的集约式农业生产被严格地限制在了极其有限的空间里,新技术运用的推广乏力。因此推动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减少化肥投入,提高土地肥力,实现生态种养,保证农产品品质;有助于提高区域资源使用效率;有助于实现产业链条延伸,拓展产业功能。

回顾循环经济的经典理论,遵循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和发展规律,借鉴循环经济在工业发展中获得的可靠经验,我国农业应该在坚持绿色生产的基础上融入循环农业发展模式[2]。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以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估体系为导向,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3]。最终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和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有害因子零(最小)排放或零(最小)干扰[4]。农林畜药业的发展应该遵循4R原则:减量化(reduce)原则、再利用(reuse)原则、再循环(recycle)原则和可控制化(regular)原则[5]。

1 发展现状

1.1 农林业发展现状

(1)四川秦巴山区生物种质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极大。该区域除粮油果蔬等一般粮经作物生产之外,还有食用菌、中药材、特色水果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通过对现有资料统计分析,发现四川秦巴山区各市县农林业规划用地的生物资源种类丰富,且各类生物资源规划用地面积十分可观。

(2)四川秦巴山区特色农林产业发展迅速、基地园区建设步入正轨,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区内工矿企业少,工业污染小,具有绿色食品生产的环境条件。经过多年的发展,四川秦巴山区内各县市区基地园区建设已逐渐步入正轨,资料显示达州市各县区现已建立种类多样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1.2 畜禽养殖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四川秦巴山区畜牧业经济占农业的比重较大,在2011—2014年间,区内5市及全区域畜牧产品生产情均呈现稳步增长之势(表1)。牛、羊等草食家畜以及禽类养殖产业正在日益壮大。从养殖品种上看,四川秦巴山地区目前已具有的特色品种包括南江黄羊、空山黄牛、巴山土鸡、剑门关土鸡等。从养殖数量及畜产品产量上来看,各类养殖品种中禽类与生猪养殖量所占比例较大;牛、羊饲养的绝对数量虽然小于禽类和生猪,但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则具有较大比重,其中牛饲养数量占四川省近1/4,已成为四川重要的肉牛产业基地。

表1 2011—2014年四川秦巴山区畜牧产品生产情况汇总

2 现行模式

根据不同作物功能区的定位,近年来,区内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快推行,农村能源开发初见成效。目前四川秦巴山区农林畜药业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主要发展模式有:(1)间套作农业立体化种植模式(图1),即进行种植业内部循环,使种植业内部层次物质和能量实现交换使用,使之互惠互利;(2)进行“种植业-养殖业”农业产业内部循环,以养殖废弃物沼化为纽带,实行农业产业内部物质能量互换,使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废弃物资源利用最大化;(3)“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业”循环模式,将现代种养业与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三产互动,建立起三大产业互动机制。

2.1 间套作农业立体化种植模式

间套作农业体力种植模式(图1),通过选择合适的种植品种组合,以间套作方式协调各种群间关系,构建合理的物种结构,形成立体生产生态结构,实现光、热、水、土等资源的最大利用。实现在同等物质和能量输入情况下,借助结构内部的协调达到增加效益目的,实现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秦巴山区的间套作农业立体化种植模式主要有“林—菌”、“林—药”、“林—牧”、“林—农”、“粮—经”等5种模式。

图1 间套作农业立体化种植模式示意

2.2 “种植业-养殖业”农业产业内部循环模式

四川秦巴山区人口密度大,土地细碎化,土壤贫瘠,自然灾害多发,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农业产业内部循环,使农业内部种植业和养殖业通过食物链的形式紧密地连接,达到废弃物充分利用,实现资源利用效率和两业产量双增加的有益的循环。

(1)“草-牧-桑蚕-粮果蔬”模式。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工程的同时,辅以推广桑蚕类经济林木种植来实现环境经济双得意的共赢选择;利用低矮的丘陵岗地大力发展畜禽产业,结合已有经验,在山地散养的基础上,利用牲畜粪便和四川农村大量的秸秆资源,配套完善下游食用菌生产链以及处理食用菌养殖废料的有机肥料生产链,实现产业化、生态化、现代化的变废为宝的发展模式。而山丘地区传统的桑蚕产业亦可利用沼渣沼液促进优质桑叶的生产,提高蚕茧质量,增强本地丝绸产业竞争力。

(2)“粮-畜-沼-果(粮、菜、药)”模式(图2)。以养殖废弃物沼化为纽带,切实落实农业产业内部的循环发展。按生态经济学原理,将种植业与养殖业进行合理配置,减少生产要素的投入使用。

图2 “粮-猪-沼-果(粮、菜、药)”循环农业模式示意

(3)“粮-酒-糟-猪-沼-粮”模式(图3)。四川秦巴山区酒酿造业比较发达,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副产物处理的便利途径,因此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了“粮-酒-糟-猪-沼-粮”等多元化、现代化的农业经济新模式,并充分利用现代农业技术的优势,用科学带动生产,大力发掘、深化该产业链的生产潜力:酒糟再加工和生猪养殖的结合解决了绿色饲料的供应难题,生猪粪便沼气化的处理使得以沼渣沼肥为原料的优质生物有机肥的来源得到了保障,这极大地促进了酿酒专用粮的丰产优产,保证了产业源头的酿酒业的效益,从而更加刺激整条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链,实现良性循环的大发展。

2.3 农业产业链延伸模式

结合秦巴山区的区位优势及农业资源优势,系统开发豆、麦、水稻、红薯、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发展副食品加工(如豆腐乳)、酿酒等多层次多种类的经济产业链。以玉米为例,可建立健全从玉米种植到淀粉、蛋白粉、玉米油、玉米色拉油的生产链,这将极大更改传统玉米产业高投入低产出的被动局面,实现高达95%的资源利用率。而产业链的副产物加工饲料也将促进畜牧业的发展,进一步使得建立肉制品与禽畜皮毛双加工的生产链成为可能,其粪便作为鱼饲料投入水产业,也会促进水产业发展,从而延长了产业链条,使得经济效益大大提高。“种—工—旅”模式是指种植业发展基础上开展工业深加工,同时兼顾生态旅游发展,如在广元市建立猕猴桃产业发展链,通过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猕猴桃产地批发市场,提高猕猴桃产地市场交易能力,同时开展猕猴桃精深加工体系建设,如猕猴桃提取物加工、干红酒加工,并建立猕猴桃植物园,兼顾旅游观光园区。

图3 “粮-酒-糟-猪-沼-粮”模式示意

3 存在的问题

3.1 种植畜牧业中种养殖方式落后

秦巴山区肉(奶)牛生产基本上保持着传统的养殖观念和方式,小农经济模式下的大分散、小规模的生产特征明显,农民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益差的问题严重。

废弃物处理及利用有待深化。目前,富营养饲养和低效率的牲畜粪便处理模式是导致禽畜养殖业,特别是规模养殖场成为农村环境污染源的核心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区域内产业发展模式粗放。农户采用的化学农业方法无法解决农药、化肥、塑料、激素、农业废弃物等问题,并带来严重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生态环境污染问题、食品安全问题,造成农业增产并不增效。同时,工业的城市转向农村的趋势客观上也加剧了农村环境问题。由于追逐眼前经济利益,森林大量砍伐,地区优质的药物资源也面临严重威胁,其贮藏量下降迅速,而人们相关的保护意识和对野生资源的重视意识依旧薄弱,这使得情况存在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3.2 对绿色循环发展的认识不足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秦巴山区贫困人口集中,集革命老区、边远地区与地震灾害区为一体,经济发展任务艰巨。但是区内地质灾害多发易发,生态脆弱,环境污染治理压力大,生态建设任务繁重。社会公众对秦巴山区农林畜药产业绿色循环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还不透彻,一些地方领导对绿色循环发展的重视度还不够,世界罕有名山与对其认知的肤浅形成强烈反差。由于绿色循环发展意识的缺乏造成目前绿色循环发展点少面窄,不能形成规模和示范效应,缺乏影响力和带动力。

普通种养殖户生产观念、饲养方式有待提高。生产方式的长期落后会限制先进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传播,四川秦巴山区长期处于传统小农生产模式当中,不便的交通条件又妨碍了外部信息交换。所以在采用传统生产模式和新型循环生产方式的选择上,规避风险的偏好决定了本地农户会倾向于分散,人力简单堆栈的旧养殖方式。长期积累下的环境污染和高治理成本又对循环生产模式产生负反馈,引进新技术成为一项高机会成本的选择。建设绿色经济带建设陷入“选择—阻断—选择”的思维循环当中。

3.3 绿色循环技术供给破碎化

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环节的科技有效供给不足,小农户的低效能简单循环模式极大限制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废弃物的再回收。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滞后。从质上看,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在多个层次上显著不合理。符合绿色循环发展模式要求的培训项目相对较少,缺少有效的知识传递渠道和跨团队合作平台。从量上看,基层推广队伍人数上仍显不足,基层组织改革工作产生了基层队伍的空缺。

此外,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使这种简单循环模式面临劳动力(无论是劳力还是知识性需求)匮乏的困境。并且秦巴山区在新村建设、土地整理、灾后重建、重大工程移民等项目使农民集中居住,生产与生活功能分离的新型居住模式,对集中居住区的能源使用、环境等均有一定要求,使原有的单家独户的内部循环模式(如“猪+沼”)存在较强的不适应性。

3.4 绿色循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农业产业化组织水平低。四川秦巴地区的产业化水平明显滞后于四川平原地区,新型经营主体的组织程度也相对落后。涉农龙头企业往往面临着资本金积累不足的问题,在面对相对复杂的秦巴山区的客观条件,难以发展高度产业化的经营方式,且大部分龙头企业的市场影响力有限,多处于粗加工向精加工的过渡期,原料来源也多来自于分散小户导致产业链经营源头风险较高;家庭农场发展迅速,但总的来说规模有限,特色产品的种养殖环节仍然遗留着大量小农经营的弊端。由于组织效率差,制约了种养殖户的市场议价介入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进而导致农业的比较效益偏低。

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小、链条短,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得益于秦巴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拥有显著比较优势的土特产品是未来四川秦巴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受限于产业化水平,本地区面临着“产品多,单个小”的局面。缺乏较强市场渗透能力的主导农副产品。以粗、轻加工方式为主,特色产品产业链条短,不同产品的生产流程之间也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多种循环农业模式发展缺乏有利支撑。

绿色循环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与传统农业经营模式相比,绿色循环农业设施投入大,管护成本高,投资回报不确定风险大,制约了投资主体开展循环农业项目的积极性。秦巴山区绿色循环农业项目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支持,产业的投融资渠道不畅通。

秦巴山地区的农产品公共品牌尚未建立,农产品注册商标虽多,但产品规模小,市场分散,不利于市场宣传,难以形成品牌合力,绿色农产品的规模效益、品牌效益难以显现。此外,无公害(绿色)认证品牌取得量偏低,品牌建设和品牌信息宣传工作滞后,且品牌认证内容无法有效地反映出循环农业的特征。况且认证费用的决定由行政而非市场决定,可能会打击投资者申请无公害(绿色)认证的积极性,制约潜在申请者的认证需求。最终导致循环模式下的农产品价值优势难以转变为价格优势。

3.5 绿色循环发展的配套机制不健全

种养循环链上的多主体之间的利益和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在技术进步、土地规模集中、政策激励等因素影响下,绿色循环农业循环链上的利益主体和产业项目向多元化转变。然而秦巴山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组织化尚处于较低水平,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尚不健全,较高的交易费用导致种养循环链面临不可持续发展的风险。目前以规模经济和园区经济为主体的自主经营、自主受益的封闭式循环具有综合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规避生产风险的先天优势,将成为投资业主的重要选择,然而小农户在循环链中均处于较低层级,除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限改善外,难以分享循环农业中产品高级化所带来的附加收益。在政府、农户、企业、中介组织等产业链环节上的各利益主体之间还没形成有机、有效、无缝联结的利益联结机制,不能充分有效地激发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财政支持投入机制不健全。农业绿色循环经济模式是由种植业、养殖业、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等多个产出项目统筹协作形成的产业网络。当前财政支农资金的部门分割投入方式难以适应种养循环农业的链式结构,重复投入与投入空白并存。目前财政投入机制、投资重点、扶持主体等方面还没建立长效机制。

4 对策建议

结合新型城镇化下推动秦巴山区实现传统农林畜药业向现代生态大农业的顺利转型,统筹实现四川秦巴山区农村和农业的转型突破发展。

(1)配合国家目标,统筹发展模式。四川秦巴山区发展农林畜药产业不仅对区域内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也极大影响着地方政府选择经济发展模式的政策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应服从于国家开发秦巴山区的战略布局,地方利益应服从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应服从于长远利益,使国家与地方政府对秦巴山区的开发建设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合力,产生综合统筹的效应,有效防止“政策打架,利益相争”的现象发生,彻底扭转过去“同质竞争,两败俱伤”的被动局面。

(2)结合资源特色,调整产业布局。由于各地区环境经济条件和基础不同,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各地方政府在确立发展路径时,都会结合自身的情况制订出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发展战略,针对秦巴山区四川片区的区域资源特性,选择合理有效的发展路径,划定产业发展功能区块,形成区域协作、错位发展的产业布局,同时加快现有产业结构调整,使之形成多方向、多层次、多功能的成熟产业链条,促使各区块协同发展,交叉互补,同步发展。

(3)尊重文化特性,制定合理方案。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先天闭塞的地理区位条件,导致秦巴山区具有独特的资源环境和人文习俗,不少偏远山区农业处于亚自然经济状态,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过程中,应充分意识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地区传统文化习俗的冲突,充分尊重地区人文习俗,制定合理的绿色循环发展模式,实现山区农业的生态转型。

(4)重视绿色产业,加强政府扶持。区域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扶持,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绿色循环农业是实现秦巴山区经济振兴和生态资源可持续的最佳选择,要通过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量身定制相关配套措施、引导建立森林绿色食品的产业化体系规范、加大科研投入和财政政策补贴等手段,切实做到政策支持与企业(个人)出资相结合、科研院所科技支撑与企业科技相结合、分类服务与重点服务相结合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鼓励推广绿色循环农业产业发展。

(5)融合网络金融,拓展经营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经济给传统绿色循环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对其升级改造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无论政府还是企业个人,都要充分意识到网络对经济发展格局的变革影响,将互联网农业当做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政府及行业协会要明确各自的定位和目标,积极开展互联网农业的研究,促进绿色循环农业与互联网有机融合,产业各部门应充分运用网络以获取最新的生产技术和实现线上线下的销售相结合,助力绿色循环农业大发展。

5 结语

开展农林畜药业绿色发展战略研究,对于新型城镇化下秦巴山区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的顺利转型,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格局和社会民生、体现绿色低碳理念意义重大。通过对秦巴山区农林畜药业绿色循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可以为四川秦巴山区农村和农业的转型突破发展、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提供引导。

[1]四川省统计局. 四川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4.

[2]陈德敏, 王文献. 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J]. 经济师, 2002,(11):8-9.

[3]郭铁民, 王永龙. 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思路与模式选择[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11):83-87.

[4]宣亚南, 欧名豪, 曲福田. 循环型农业的含义、经济学解读及其政策含义[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15(2):27-31.

[5]任丹丹, 王宪恩, 陈英姿,等. 基于4R原则的农业循环经济初探[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5,(4):59-60.

[6]蒋远胜,邓良基,文心田.四川丘陵地区循环经济型现代农业科技集成与示范——模式选择、技术集成与机制创新[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9,(2):228-233.

[7]王崇举,张益伟,张宏丽,等.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战略地位与发展定位[J].西部论坛,2009,19(6):25-30.

[8]唐勇,张命军,秦宏瑶,等.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以四川秦巴山区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29(10):1114-1117.

[9]李远.巴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290-292.

[10]刘岚丽.以品牌经营打造县域农业产业化特色——以岳阳市为例的分析[J].现代商业,2010,(15):174-175.

[11]甘佳,唐慧,王巍,等.秦巴山区的牛业发展[J].四川畜牧兽医,2014,(7):11-12.

[12]唐宇.广安市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培育[J].四川畜牧兽医,2014,(9):16-17.

[13]任洪.南充市顺庆区现代畜牧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3,33(8):213.

Analysis on the Green Circulation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Qinba Mountain Areas in Sichuan Province

GUOHua,JIANGYuan-sheng,DENGLiang-ji,YEYan-li

(College of Economics,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engdu 610500,China)

Qinba Mountain in Sichuan province plays a important role for the whole mountainous area and it covers 5 cities, such as Dazhou, Bazhong, Guangyuan, Mianyang and Nanchong, which involved a total of 25 county-level regions. Owing to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this area has significant and dominate advantage for developing the Green Circulation on industry of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and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The article focus on the three mainly patterns, such as: Agricultural stereoscopic intercropping model, Internal circulation model and Extension patter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 on above industries in Second part. Based upon the relative issues subsistently, Finally, authors propose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helping to transfer the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or improve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Qinba Mountain Areas in Sichuan.

agricultue;green circulation;QinBa Moubtain Area;Sichuan Province

10.3969/j.issn.1009-4210.2016.02.010

2016-03-10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2015-ZD-05-09-05);四川省发改委重点项目(ZH2015038)

郭 华(1984—),男,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从事农村金融与保险研究。

蒋远胜(1969—),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从事农村金融与保险研究。E-mail:Jiangyuans@qq.com

F327(271)

A

1009-4210-(2016)02-056-07

猜你喜欢

秦巴山区四川绿色
A gift I treasure
绿色低碳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秦巴山区牟牛沟滑坡体治理施工技术
近16年秦巴山区TRMM降水资料的降尺度研究
我校协办“放飞梦想的翅膀·秦巴山区公益行动”
秦巴山区1∶25万土地覆被遥感制图精度的野外验证
灾后两年新四川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