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山区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的探讨
——以四川秦巴山区为例
2016-05-10李永涛马丽丽
梁 宏, 李永涛, 马丽丽, 兰 婷
(1.西南石油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2.四川农业大学 资源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西部山区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的探讨
——以四川秦巴山区为例
梁 宏1, 李永涛1, 马丽丽1, 兰 婷2
(1.西南石油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2.四川农业大学 资源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当前,西部山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尚待增加,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和领域的发展适应不了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质量有待提高,发展现代农业遭到各种社会和自然客观条件的限制。基于此,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循环农业,走特色发展道路,是一条好出路。以四川秦巴山区为例,在分析秦巴山区农业发展面临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导向,紧扣秦巴山区开发扶贫国家战略机遇,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山区农业发展策略。
西部山区;农业;绿色循环;四川秦巴山区
中国西部山区面积宽广,气候多样,区域差异显著,农业环境恶化,经济较为落后[1]。人们尚未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看重眼前利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比如人地关系恶化、种种原因和行为,使得西部山区自然环境恶化、灾害频发,西部山区的农业发展面临多层次挑战。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下,加快西部山区农业经济发展,应当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发展实际出发,探索具有西部山区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绿色环保可持续一直是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点[2]。国家规划着力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管齐下,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实现真正的可持续。200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已将“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减量化优先”作为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原则,从管理、政策、技术等各方面为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因此,开发绿色循环经济是山区发展重要的着力点和大方向。
1 文献综述
绿色循环农业的相关理论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减量化原则最早在学术界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初期的英国,且最先出现于农业领域,由农业学家M·华盛顿提出,他当时还对经济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思考[3];“绿色农业”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被提出则是在2003年[4]。李秋洪指出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离不开生态创新[5]。郑立平对绿色农业发展的一些更具体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比如消费者对绿色农业产品是否接受?绿色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进行技术改进和建设怎样的制度?这项产业的发展对社会福利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6]有机农业经过80年的发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提倡。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扶贫的实施,西部山区农业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也越发引起学者的关注[7]。孟国才分析了秦巴山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存在问题的基础;岳冬菊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提出了制定秦巴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8];曾凡涛从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开发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和加强农业基础条件建设3方面探讨秦巴山区生态农业发展路径[9]。任毅分析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提出发展特色林业、放活山林经济,探索林下经济等山区现代农业新形式,挖掘存量农村劳动力资源潜力,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山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提出对策建议[10]。文章分析了西部山区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存在的现状,结合四川秦巴山区实际,为探索具有西部山区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明确了方向。
2 现状与问题
由于西部地区处在中国第一、第二级阶梯范围之内,地形复杂,地势以山地、高原和荒漠为主,降水在季节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地域辽阔,深居内陆。该地区少数民族分布集中,人口分布不均,但密度相对稀疏,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集中了近80%中国的国家级贫困县和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尽管近几年国家在战略上重视西部地区的发展,包括对西部农业发展在政策、资金和技术多个层面上提供帮助,山区农业经济自然也得到发展,但总体而言,西部贫困山区三农的建设和发展依旧存在诸多因素的制约和禁锢。
2.1 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脆弱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效率低下、技术水平低造成了农业基础设施脆弱,使得农业在遭受自然灾害时损失更加惨重。我国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从未放缓过,建设内容也在不断拓展丰富,成绩比较显著,但是由于先期基础条件较差,我国当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尚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2.2 现代农业发展处于初始阶段
特色产业优势发挥不够,产业园区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龙头企业数量不足、规模有限,农产品精深加工、综合开发利用能力不足,农业效益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质量安全体系和市场流通体系尚不健全,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由于农业集约化水平、产业化水平不高,导致了现代农业发展依旧处于初始阶段。
2.3 劳动力整体素质低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科技含量较低。山区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农村文化、教育、体育、卫生、信息设施差、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低,实用先进农业技术推广有许多现实困难,再加上农民市场观念薄弱,技术规范难以到位,造成农业综合生产水平低、产业优势不明显的落后局面。
2.4 农村体制创新不够
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仍然比较突出。农村社会化服务机制、土地经营机制、融资机制、农业多元化投入机制不健全,农业对外开放合作力度不够,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薄弱,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仍需深化。
3 绿色循环农业的路径
3.1 研究区域概况
四川秦巴山区作为秦巴山区重要组成部分,是组成连接川陕甘鄂豫等多省市的桥梁和纽带。四川秦巴山区从地理上囊括达州、巴中、广元、绵阳、南充5 市,下辖7 区、18 县。依据各区县公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四川秦巴山区行政区域管辖面积约6.18×104km2,约占全省面积的10%(图1)。2014年年末四川秦巴山区常住人口约1 735万人(表1),GDP总量2 936亿元(表2)。四川秦巴山区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平稳增长,各区县GDP总量均比上年增长9%左右。同时,该区域产业结构得以进一步优化,区域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经济增速较上年有所回落,第三产业增速普遍有所提高(图1)。
四川秦巴山区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暖热湿润,年均降水量450~1 300 mm,倚傍嘉陵江、长江、白龙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农林自然资源的生成提供了良好的地貌环境。四川秦巴山区生物种类资源丰富,森林资源、草场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林特产资源和农作物资源等农业自然资源数量相当可观,是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全国闻名的“药物之乡”、“四川盆地北缘山地重要生物基因库”和许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发利用潜力极大,研究推进该区域农林绿色发展战略,对于保障该地区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维系社会安定意义重大。
表1 四川秦巴山区的人口比例
表2 四川秦巴山区经济概况
注:以上统计数据均截至2014年。
近年来,随着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秦巴山区经济总量增加迅速。政府财政收入翻倍增长,进城务工劳动力收入增加,农户储蓄额大幅增长,中央和各级政府大量扶贫货币资金的直接补助,使农户货币收入刚性增加。森林、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给当地带来不菲收入。四川秦巴山区地处的川东北经济区(南充、达州、广安、广元、巴中),6.4×104km2占四川总面积近1/8,GDP连续3年扩大,在全省经济格局中的份额:2012年是16.47%,2013年是16.54%,2014年是16.55%。 近年来,衡量地区发展的六大经济指数(GDP、固投、社会消费品零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速)也都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在看到整体统计指标反映的经济发展成绩的同时,不能忽视秦巴山区属于连片特困区,仍存在大量“极贫县乡(村户)”的这一现实痼疾(图2)。秦巴山片区2013年共识别出贫困村4 432个(占到全省11 501个中的39%)、贫困户87.3万户,贫困人口260.3万人(占到全省贫困人口625万人的41.6%),贫困发生率12.9%,是四川涉及贫困县最多,识别贫困村户最多的片区。应指出,这些被识别村户,相当一部分是居住在秦巴山上,生存和生产环境恶劣,陷于“代际传承的贫困恶性循环状态”的高山极贫人口,精准脱贫难度极大。据统计,2014年、2015年,这一区域的减贫比率分别为17.4%、20.2%(预计),低于全省的20.6%、21.9%(预计)。
图2 秦巴山区、四川省、全国贫困发生率(截至2013年)
3.2 秦巴山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2.1 对绿色循环发展的认识不足
由于绿色循环发展意识的缺乏造成目前绿色循环发展点少面窄,不能形成规模和示范效应,缺乏影响力和带动力。秦巴山区贫困人口相对集中,是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和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经济发展任务艰巨。但是区内地质灾害多发易发,生态脆弱,环境污染治理压力大,生态建设任务繁重。
区域内产业发展模式不可持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绿色循环发展任务艰巨。农户采用的化学农业方法无法解决农药、化肥、塑料、激素、农业废弃物等问题,并带来严重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生态环境污染问题、食品安全问题,造成农业增产并不增效,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
3.2.2 农业科技体系不完善
秦巴山区农业生产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加之山区地形的双重制约,区域内实用先进农业技术推广慢,对生产资源的利用效率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而且,该地区绿色循环农业科技创新创造能力不强,农户为主导的绿色循环规模小而分散。
3.2.3 产业化水平低、结构不够合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
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滞后,产业组织化程度低、组织效率差,制约了农民的市场参与水平和竞争能力,从而导致农业的比较效益偏低。目前,该地区尚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的低水平生产时期,仍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粮油面积比重较大,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林果面积比重小,经济效益低。
3.2.4 绿色循环发展的配套机制不健全
农业绿色循环经济模式是由种植业、养殖业、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等多个产出项目统筹协作形成的产业网络。种养循环农业的链式结构要求资金整体投入,当前秦巴山区的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较零碎,具有很强的部门分割性,导致重复投资和投资空白,成为发展循环农业的障碍。目前财政投入机制、投资重点、扶持主体等方面还没建立长效机制,并且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还不够健全,缺乏环境考核机制,种养循环链上的多主体之间的利益和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
3.2.5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自我发展能力弱
区内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突出,铁路网密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水利设施薄弱,农村供电保障能力不足,城镇规模小、功能不完善。目前,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且缺乏发展动力。地方财力薄弱,财政支出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区内要素集聚能力弱,对外开放水平低,教育设施滞后,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短缺,导致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较低,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作用不明显。
4 主要思路与对策
贯彻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发〔2010〕46号)《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国开办发〔2012〕37号),从国家政策整体来说,秦巴山区是中国扶贫的主战场,以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和建设为中心,从区域整体出发,指导区域农业健康发展。以发展绿色循环农业为主题,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加强区域农业基础体系建设为依托,突出生态文明、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促进西部山区农村和农业的转型突破发展,着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发展质量,加快形成主导产业突出、竞争优势显著、功能布局合理、带动能力强劲的农业格局,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
5 具体措施
5.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全球市场
准确定位,强化主导产业。经过对自身优劣的判断和分析,通过产业结构的重心转移、发展劣势为竞争优势,因地制宜,实施跨越式、差异化发展战略,选择最适宜发展的二、三产业,并在产业中准确定位;根据主导产业,在高度细分、规模相对较小的产业中竞争,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再以产业集群的网络化效应反过来强化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精确选择主导产业、积极构筑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注重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源开发、坚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平衡。
因地制宜,合理配置资源。从经济政策、生态政策、社会政策来看,无论横向还是纵向,其国家政策都具有一定的多层次特点,更能综合地全方位地考虑到山区边缘性、脆弱性等一系列特点。因地制宜,围绕“绿色、经济、持续、循环”的理念,合理配置能源比例,进而优化农业发展整体布局。
5.2 避开产业发展短板,实现二、三产业成功转型
将发展重心倾向于当时的新兴工业(食品加工、电子、医药化工、精密制造等)及第三产业。合理地避开了发展的短板,逐渐摒弃分散式、作坊式、竞争力弱、难以形成工业集群的传统工业(如纺织印染业)。通过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品牌效应明显的工业产业,重振第二产业,重点投入第三产业中的银行业、保险业和旅游业,并将农牧与旅游恰当结合,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合作双赢的局面。
5.3 促进区域跨越合作,形成连片合力开发
鼓励国内外区域间的跨越式合作,共同援建,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增强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交融性。每个区域的自由资源、发展张力都是有限的,区域自身的优势可以通过合理的结合形成协同效应。从国家层面上看,发展不是仅仅依靠政府自己的孤军奋战,而是共同协作,鼓励区域、机构甚至个人参与山区基础设施援建工程项目,多层次、多梯度的合作。从区域个体来看,通过区域合作,资源得到共享,改善山区人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促使山区整体发展稳定,实现区域共赢,避免区域发展的同质化问题,同时能促使产业和社会的发展更高效更多元。
6 结语
农业发展是当前我国民生导向的急迫需求,同时农业也是基础性行业,其生产联系涉及很多二、三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强。西部地广人稀,人口居住不集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分配不均衡,社会事业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相当滞后,社会发育程度较低,农牧民收入和农牧业经济“两个”增长严重困难,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扶贫资金,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这些不利因素进一步制约和禁锢了西部贫困山区三农的建设和发展。因此,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循环农业,解决西部山区农业问题,是增强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后劲。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指示精神,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现代化水平和市场化运作,以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中心,有效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秦巴山区开发扶贫等国家战略,合理布局区域产业空间,扎实推进地域特色农林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有效维护区域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建立绿色循环农业,实现四川秦巴山区农村和农业的转型突破发展、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
[1]孟国才,王士革,谢洪,等.我国西部山区农业生态环境与恢复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3):182-186.
[2]严岩,李忠武,李化.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1,14(5):28-32.
[3]王红征.中国循环经济的运行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2.
[4]陆穗峰.绿色食品事业的发展现状及思考[J].基础理论与政策研究,2011,(S1):35-37.
[5]李秋洪,袁泳,陈永芳.论AA级绿色食品生产的技术保障体系[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1,18(4):11-12.
[6]党银侠.我国绿色农业制约因素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7]李富田,李戈.进城还是进镇: 西部农民城镇化路径选择——对四川省31个镇、村调查[J].农村经济,2010,(4):95-9.
[8]岳冬菊.陕南秦巴山区农业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16(4):72-74.
[9]曾凡涛.试论秦巴山区生态农业发展路径_以陕西省宁强县为例[J].现代农村科技,2011,(18):68-69.
[10]任毅.西部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以重庆渝东南地区为[J].新疆农垦经济,2012,(6):12-17.
The Green Circulation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Western China:A Case of Study of Qinba Mountain in Sichuan Province
LIANGHong1,LIYong-tao1,MALi-li1,LANTing2
(1.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Chengdu 610500,China;2.College of Resources,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engdu 611130,China)
At present, the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is weak in the western mountainous area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undertakings lags behind in the countryside. The farmers’ income and standard of living is low.Developing modern agriculture face constraints such as Capital, technology, labor quality and natural conditions so on. In this case, celeb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 the green circular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road is a good idea.Qinba Mountains in Sichuan as an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Qinba Mountains which is fac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ing green low carbon cycle is put forward. Stick to development of qinba Mountains poverty alleviation national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Actively, explo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mounta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trategy.
western mountains;agriculture;green recycling;QinBa Mountain Areas in Sichuan Province
10.3969/j.issn.1009-4210.2016.02.009
2016-03-10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2015-ZD-05-09-05);四川省发改委重点课题项目(ZH2015038)
梁 宏(1970—),女,副教授,从事环境污染治理研究。
F327(271)
A
1009-4210-(2016)02-0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