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金小说的修辞美

2016-05-09张耀元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4期
关键词:明喻修辞

摘 要:巴金小说的修辞美从其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可见一斑,其中的明喻修辞格在刻画人物心理、描写事物和抒发感情中,均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具有扣人心弦的力量。为了对巴金小说的修辞美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本文以其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为例,对其中的明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巴金小说;修辞;明喻;《春天里的秋天》

作者简介:张耀元(1985.3-),女,籍贯:四川广安,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4-0-01

小说《春天里的秋天》创作于1932年春天,是巴金先生的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一对青年恋人的爱情悲剧。小说如同一篇散文抒情诗,其修辞手法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尤其是明喻的运用,起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小说共三万多字,但明喻多达四五十处,不可谓不多。本文对明喻修辞格的艺术美进行了分析。

一、小说中明喻的功能

明喻属于修辞学中比喻的一种类型,是指通过一种联想,将两个本质不同的实物经某一相似特点联系起来。在表达上,明喻可增强叙写对象的形象性、生动性;在接收上,也可调动读者的兴趣,更加准确理解文本的内涵,使读者获得审美享受[1]。巴金先生在其小说《春天里的秋天》中,多处运用了明喻修辞手法,在人物心理刻画、感情抒发和事物描述上,均收到和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一)人物心理刻画

小说的背景是南国的春天,与爱情的美好彼此映衬。一对恋人在南国的春天下,诉说着缠绵悱恻的情愫,在反反复复思念热恋时光,其中夹杂着烦恼、试探、嫉妒和忧愁。这些微妙的心理活动,作者应用明喻手法,均生动地展示给读者。比如两人散步时,林觉得郑佩瑢举动异常,便顿生怀疑:“难道我们的爱情已经发生了裂痕?”,但恋人随后的一系列举动又打消了林的怀疑。小说中是这样写的:

“我不说话,掉过头去用眼睛谢她。他的脸上带着微笑,像开花一样。云雾已经消散了。”脸上的微笑如同开花一样,艺术效果强,色彩明快、微笑迷人,暗示女主人公心中的喜悦之情。紧接着,两人来到郑佩瑢家中,她请他喝酒。关于这一段描述,作者用到明喻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她接连地分辨说,声音像小鸟在叫”,一处是“好烫的手!脸烫得像一团火在烧”。这两处明喻,“像小鸟在叫”也好,“像一团火在烧”也好,不仅仅是女主人公生理上的反应,而且也能暗示其心理状态。两人的爱情一如既往的美好,并没有出现阴霾和裂痕。但由于郑佩瑢心头的石头还在压着,所以郑佩瑢说脸“凉凉的”。

(二)描述事物中的明喻

小说第一节,处于热恋中的林,突然接到大哥的死讯,不免感到心情压抑。他仿佛如坠梦中,眼前出现了幻觉。他看到了死去哥哥的面容,而且哥哥还对他讲了一段话,其中的一句是:“那张脸不住地扁下去,成了像馒头一样地可笑。”从整篇小说看,这不仅仅是在描写哥哥的脸,而且也暗示主人公的爱情结局也“像馒头一样地可笑”。林的哥哥为情而死,郑佩瑢最终也殉情。

在小说第二节,两人一同外出散步,谈及林死去的哥哥。这时,林无法捉摸郑佩瑢的心思,对她的言行举止均表示疑心,担心她将爱情转移,但又不能够确定。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开始试探眼前的这位心思复杂的少女。作者对少女的描述是这样的:“他的声音像提琴那样地柔和,那样地哀婉。”在这一小节中,作者三次使用明喻,分别使用提琴、面纱和明珠作为喻体,对于展现两人的隔膜、阻碍和由此产生的压抑感,可谓十分贴切,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2]。

(三)抒发感情中的明喻

小说的情节特别简单,而且人物也比较少,只有三个,但是营造出来的感情和启示却很突出。小说精准地刻画了主人公微妙的心理变化,情感主线跌宕起伏,时而抑郁、时而焦虑、时而烦躁,时而舒缓,时而又回归平和[3]。在情感抒发中,作者也是多次采用明喻修辞格。比如小说描写,一天晚上,两人在郑佩瑢家中喝酒,女主人公醉酒后向林倾诉心中的苦闷。而天亮之后,林与朋友一同看望苦闷的恋人,这时少女的心情出现了变化。作者在描写这一小节时,采用明喻的地方有三处:一是“她给我们一个微笑,春天的笑。好像阳光在花瓣上发光”,二是“许回答,好像秋夜的雨声”,三是“她发出银铃似的笑声”。三处明喻,分别以阳光、银铃和秋雨声为喻体,将人物不同的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巴金小说中修辞格运用的美学魅力

巴金先生在其创作的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中,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如明喻、排比等。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在小说人物情感表达、小说事物描写和人物心理刻画上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

巴金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其小说具有独特的魅力,其修辞手法的纯属和准确运用,值得后起之秀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无疑增加了巴金先生小说的艺术魅力,可给读者以美的阅读体验和享受。

结语:

巴金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是其中篇小说代表作,小说中多处运用明喻修辞手法,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本文对此作了深入的分析,旨在阐明修辞格准确运用的魅力,可增强小说的艺术表现力。

参考文献:

[1]李树德.巴金小说的修辞美——以《春天里的秋天》中的明喻为例[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2,02:8-11.

[2]刘灵昕.浅析巴金小说《春天里的秋天》的叙事艺术[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02:73-77.

[3]赵晓芳.巴金《春天里的秋天》中花的意象[J].文学教育(中),2014,06:47.

猜你喜欢

明喻修辞
从语言符号象似性比较隐喻和明喻
中国文学“译出翻译”的修辞研究
——以《三体》明喻翻译为例
英语明喻的语序功能研究
隐/明喻的恰当性-规约度-熟悉度多维择选实证研究
明喻翻译研究:以朱自清散文英译为例
浅析设计中的修辞
可口可乐广告语修辞应用及其汉译分析
浅谈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运用修辞
李白诗歌修辞与英译赏析
水浒英雄绰号的修辞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