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压抑与反抗

2016-05-09徐敬文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1期
关键词:美狄亚反抗杜十娘

摘 要:美狄亚和杜十娘以其坚强勇敢的品质成为中外文学史上两个典型的女性形象,虽遭遇挫折但都为理想中的爱情坚定地努力着,终因遭受背叛而不得不选择了复仇。本文主要从她们复仇内容和方式两方面来探讨中西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和不同思想价值观。

关键词:美狄亚;杜十娘;压抑;反抗

作者简介:徐敬文(1991-),女,汉族,河南信阳人,现为西藏民族学院2014级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1-0-02

《美狄亚》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受压抑女性的反抗与复仇。她们坚强而独立,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勇敢、果断,但终究都遭遇了男子的抛弃,演绎了一段“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故事。本文主要从内容和方式两方面浅析中西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和思想价值观念影响下美狄亚和杜十娘复仇的异同。

一、美狄亚杀子复仇与杜十娘怒沉宝箱

悲剧大师欧里庇得斯取自古希腊神话的同名悲剧中的女主人公美狄亚,为了爱情设计帮助前来夺宝的伊阿宋,残忍杀害兄弟后双双流亡科任托斯。她的百依百顺换来的却是被背弃,当得知伊阿宋想要迎娶科任托斯王的女儿格劳克,眼看要被驱逐出境而无法挽回他的心,于是假装和解。浸泡过魔药的新衣使新娘连同前来救火的克瑞翁国王一起被活活烧死。美狄亚在赫拉神庙亲手杀害两个孩子后带着尸体逃到雅典。

欧里庇得斯最擅长的女性心理描写在剧中得到出色表现,通过语言、动作、心理刻画等技巧再现一个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残忍的复仇手段根源于内心深处的真挚爱情。狂热的感情使美狄亚不惜背叛父亲和祖国、残忍杀害兄弟。这沉重的爱情背负压抑着她对理想爱情的渴望。“爱之愈深,恨之愈切”,当生命中只剩丈夫和孩子,而这苦心经营的爱又将被摧毁的时候,爱情至上的她几近崩溃,与此同时科尔喀斯国王还下了逐客令。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原本理想的爱情顷刻化为灰烬,美狄亚悲痛欲绝、痛苦哀叹:“在一切有理智有灵性的生物当中,我们女人算是最不幸的。”[1]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压抑着内心,怒火激发了最残忍的复仇——用丧子之痛来彻底惩罚负心男人。但是难以抵挡身为母亲对孩子的疼爱。“我怎么办呢?朋友们,我如今看到他们这样明亮的眼睛,我的心就软了!……这一定不行,我得打掉我的计划。”一心想要复仇的美狄亚此刻不知是否该放弃原有计划。但是随即而来的想法更加强烈地冲击着脑海,深化了决心,“我到底是怎么的?难道我想饶了我的仇人?反遭受他们的嘲笑吗?我得勇敢一些!”爱恨情仇撕扯着这位年轻母亲和妻子的心,美狄亚最终选择杀子复仇,使伊阿宋失去一切的同时也为自己理想主义的性格付出惨痛代价,反倒陷入更为痛苦的境地。

明代冯梦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是一位长期受封建腐朽思想毒害、“三从四德”深植脑海的女子,因身世不幸只能沦落风尘、任受凌辱。像所有的同龄姑娘一样,她也渴望从良过上正常生活。“忠厚志诚”的官宦子弟李甲的出现使杜十娘“甚有心向他”,把他当做“从良”的对象,甚至对方钱财散尽陷入困境时毅然不离不弃。然而李甲心中她始终是个没有尊严、没有人格的存在,就连初遇时大把花钱也不过是为满足肉体欢愉玩玩而已,并未设身处地为将来着想。区区“三百金”的赎金他竟搪塞推辞说“我囊空如洗,如之奈何”。一边是感情真挚的杜十娘,一边是羞于接受的李甲,仅仅如此还不至引发悲剧效果。更让人愤怒的是返京途中,当孙富问寻“何人”时,李甲道:“此乃北京名姬杜十娘也。”这就暴露了他的真实内心:姬仍是姬,永远也不可能摆脱低人一等的地位。等级尊卑观念下妇女早已抑化成男人的附属品,李甲甚至在返京途中还不停地考虑“老父盛怒之下,若娶妓而归,必然加以不堪,反致相累。辗转寻思,尚未有万全之策。”门第差异成了李甲心中无法打开的死结,然而“恩人”孙富的出现似乎解决了这个天大的难题。陌生商人的一面之词竟能够动摇所谓真情实意,只能说明:李甲心中的杜十娘充其量是用来炫耀的谈资,或可以转赠的私物。这并不是平等、尊重的爱。惨遭背弃、濒临崩溃的杜十娘满腔愤恨,只好和宝物一起纵身投入波浪翻腾的江水中。

周旋于显贵之间的杜十娘应该相当具有洞察力,可全然不顾地对感情的厚望使其和大多数封建女人一样陷入悲惨结局。她想要“一份生死无憾的真情”,可不料千挑万选的如意郎君竟从没真心对待过自己。就这样杜十娘一位明代青楼女子费心经营的从良计划最后落空,失去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机会。这些无时无刻不在压抑着她脆弱的内心,得不到“生死无憾的真情”就只能通过销毁自己生命换来世人对负心汉的声讨来完成复仇!杜十娘的忠贞不渝与李甲的负心形成鲜明对比。同样,《美狄亚》一文也存在美狄亚勇敢忠贞与伊阿宋喜新厌旧的对照。不同国度不同时间上演着如出一辙的爱情悲剧。男权思想的泛滥压抑着痴心女子对爱的执着,负心汉的出现使她们纵然勇敢追求最终还是别无选择只能用复仇来惩戒。

二、不同复仇方式及其原由探寻

在这两个故事中,两个钟于爱情的复仇女人最终选择不同方式——美狄亚“杀子惩夫”、杜十娘“沉江自杀”,从主观方面来说,离不开主人公的性格和境遇,但对于两个处境极其相似的女性来说,更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一)社会历史背景不同

《美狄亚》的故事发生在BC6-BC5希腊奴隶主民主制的渐衰期,传统宗教道德观趋于瓦解,社会正逐步过渡到父权制时代,妇女降低到与奴隶同等的境地。土地立法使家庭私有财产确认并巩固,“一夫一妻制”规定女子必须严守贞操,不得参加公共活动和享有政治权利,而男子则不受约束。“丈夫在家中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3]甚至在丈夫另觅新欢时也不得不忍气吞声。美狄亚出身“蛮夷之邦”带有原人气质,加之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在追求自由爱情的过程中更加维护个体尊严及个人价值。她敢爱敢恨从不虚伪造作。当发现理想爱情被人毁坏践踏而绝望悲怆、用极端复仇的方法来实现心中幻想是个人主义的表现和对绝对自由的追求。少了些许心理上的负担,反抗起来更为直接犀利.类似悲剧情节还如现代主义大师哈代笔下的苔丝和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中的娜塔莉亚等等。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是众多中国封建女性的典型。占有绝对崇高地位的儒家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百善孝为先”使得李甲不得不首先考虑如何答复家中的老父。封建纲常要求女子“三从四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程氏遗书》)。知书达理、温柔善良,即便面临被抛弃的屈辱也只能采用最传统的反抗——自杀来保全名节和进行反抗,而封建伦理思想和家长制度是这一结局的双重推动。宗法伦理规范更是牵制了个体自由和健康发展,造就了一个个牺牲品,如秦香莲(清戏《秦香莲》)、刘兰芝(《孔雀东南飞》)、曹七巧《金锁记》)。多年的青楼生活使杜十娘铭记一个道理:不论什么人,一旦背离了社会宗法伦理,等待她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甚至可以说对李甲的爱不是她从良的唯一目的和追求,更是为了正大光明、堂堂正正地融入这个社会。只是李甲的负心使这最后一线希望也破灭了,在那个社会她无力做出什么感天动地的时间来抗击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封建压抑,只能用自己的死来表达对这个社会和李甲的愤恨与反抗!

(二)思想观念差异

《美狄亚》一文父权社会中的美狄亚深知毒杀新娘和国王远远不够,在希腊“真正的生育者被认为是父亲,母亲则被认为只是父亲的种子的培养者和保护者,”[4]因此只有亲手杀死伊阿宋的子女才能斩断维系父亲和儿子的血缘纽带,才算是完全的复仇。事发后赶到的伊阿宋绝望到了顶点:一瞬间断绝成为皇室的可能,又没了子嗣,此时的他不再是个英雄,甚至不像个男人。正像亚里士多德所指出的,欧里庇得斯“按照人本来的面貌来描写”[5]是当时希腊社会的思想观念使她选择了杀子惩夫。

与西方偏重复仇形象主体精神世界的冲突不同,明代末年人们更关注复仇事件本身及其所产生的效果。自古以来独特的复仇方式就是死后用社会舆论来迫使官府治仇人的罪以此来索命复仇。杜十娘性格成熟缜密,不仅沉掉财宝让只认钱的“负心汉”心疼不已,而且还要以死用舆论迫使官府追究李甲的责任和罪证,这便是她不同于美狄亚的暴力复仇而选择自杀的原因。“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今众人各有耳目,共作证明,妾不负郎君,郎君自负妾耳!”[2]传统的妇道观念已深深植根于她的意念中并最终导致其选择投江自杀。

另外,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不同于西方文化的强调个人本位。美狄亚为爱而不顾一切地追求或复仇使得个人价值和本位主义得到最为彻底的体现。然而在集体价值观影响较重的中国,只能是爱而不敢、恨却不能。“杜十娘”式的女性只好以牺牲自己年轻生命的沉重代价来换取世人对负心者的报复与惩罚,或是借助清官明断,或是借助超现实的鬼魂力量。长期的封建专制下文化对个体的压抑使社会民主性蜕化,女性因而更被歧视,缺乏社会地位,长期遭受不平等待遇,根本没有机会和权利去争取原本属于自己的自由。这些也是中国许多“杜十娘”式的复仇女性不得不选择异于西方美狄亚的复仇方式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不同的思想文化观念在女性复仇方式的选择上的确影响很大。

结语:

综上所述,美狄亚和杜十娘在性格特点和命运遭际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她们都追求理想化的感情,都曾寄希望于一个后来背叛自己的男子。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爱情遭受破坏,都义无反顾地选择复仇,报复那个不能信守诺言的负心汉。这些不仅是因为她们有着坚强的性格,还受到了她们所生活的社会背景的影响,和不同思想观念的潜移默化。虽然两部作品都以悲剧结尾,但是她们对待感情的矢志不渝,真实而不做作,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心灵冲击,也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提升了作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欧里庇得斯.悲剧二种[M].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以下引用均出自此书.

[2]冯梦龙.警世通言[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 和国家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2.

[4]谢·伊·拉茨格.对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进行历史——文学分析的尝试[A].陈洪文,水建馥.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5]亚里士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94.

猜你喜欢

美狄亚反抗杜十娘
传统道德的背离与女性意识的觉醒
——对古希腊悲剧形象美狄亚的分析
克丽丝塔·沃尔夫《美狄亚-声音》中美狄亚母题的演变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下)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漫画版(上)
19世纪的法国大歌剧:凯鲁比尼的《美狄亚》
试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故事后的悲剧美
浅析《孔雀东南飞》悲剧之因
压抑与反抗
精神与苦闷
雪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