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在梧州的起源
2016-05-09远舟
远 舟
粤剧在梧州的起源
远 舟
第二届广西(梧州)粤剧节于2015年在梧州市举办,有“广西红线女”之称的表演艺术家潘楚华的一段《女驸马》之“洞房”,让老戏迷忆起,当年梧州粤剧也曾威名远播,且“广西粤剧团”的金字招牌于1992年已经“落户”梧州,梧州粤剧团对外演出时,从此可以堂堂正正地亮出“广西粤剧团”的名号。
梧州这座流淌着粤韵清音的小城,粤剧艺术源远流长,粤剧是梧州最厚重、最闪亮的文化符号之一。只是,如今的人们很少会知道粤剧在梧州的起源及其在梧州流传的历史脉络。
要说梧州的粤剧前史,先得从梧州戏曲活动说起。
弋阳腔明代或传入梧州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360多个戏曲剧种,除粤剧外,还包括梧州的地方小剧种,如“鹿儿戏”和“牛娘戏”。
梧州戏曲活动始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明人徐渭(公元1521~1593年)在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写成的《南词叙录》里称:“今唱家称弋阳腔调则出于江西、两京、湖南、闽、广用之。”这里的“广”泛指广西和广东。
弋阳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粤剧之形成深受其影响。明清两代,弋阳腔在南北各地传播发展,成为活跃于民间的代表性戏曲。广东有弋阳腔流行毋庸置疑,但在广西的流传则缺乏有力的佐证。不过,从梧州在两广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当时的政治和军事地位来看,明中叶弋阳腔在梧州出现的可能性较大。
然而,尽管梧州在明代就可能有弋阳腔或其他声腔传入,但基本未能孕育形成本地特有的剧种。如要说有,也只能是“鹿儿戏”,但这个小剧种仅局限在梧州市附近的苍梧、藤县及广东封开等县的一些乡村流传。该剧种形成于清末,影响不大。建国以前,居住在城区的梧州人几乎还未听过“鹿儿戏”这个名堂。因此,可以说梧州的剧种多数是外来的,其中真正能长驻梧州并深受当地人喜爱的戏曲剧种,只有粤剧。
明万历年间初演粤剧
粤剧,此称谓约在民国后出现,以前谓土优、土班、本地班、广腔、广府戏、广东大戏等名。
粤剧起源于广东的广州和佛山。梧州距离广州和佛山较近,兼有西江水路相通,再加上同属粤语地区,故有人认为,粤剧传入梧州的时间与粤剧形成的时间很接近。
粤剧究竟形成于何时,至今难以定论。若佛山汾江河畔刻字为“大明万历琼花水涉”的石碑,以及粤剧艺人传说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就有粤剧艺人的行会组织“琼花会馆”属实,那么,在明万历年间就有粤剧戏班,利用供其往返各埠演出用的交通工具和居住场所——红船,溯西江进入广西第一埠——梧州演出了。
红船班是粤剧戏班的别称。其时,红船班演出的粤剧可能还很稚嫩,但它毕竟是由广东艺人组成的本地班,所演的戏即使不是粤剧,也已带有粤剧的萌芽,是为粤剧之前身。
简而言之,明万历年间,就已有红船班泊于梧州岸边,临时搭盖戏棚演出粤剧了。
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梧州府志》已记有“厢民扮戏剧”于东郊——今梧州市云盖路复兴里一带迎春的习俗。这里的“戏剧”是不是戏曲或戏曲雏形呢?如果是,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梧州“厢民”在长期的“扮戏剧”过程中,逐步衍变、进化为扮演一些有人物、有故事情节、有唱念舞蹈的粗俚小戏;另一种可能就是模仿红船班所演的粤剧。或者,两种可能兼而有之。此外,粤俗(包括梧州的习俗)每逢神诞、神祀都要举行一定的仪式酬神,娱神兼娱人,而演戏则是其中一项重要活动。
如果明代已有戏剧(戏曲),那么当其时在梧州演的应是粤剧。
粤东会馆与粤剧的渊源
明代梧州的戏曲史料几近于无,只能通过一些不成熟的证据来推测当时的戏曲活动。而到清代就有了一些戏曲史料,已能充分证实粤剧在梧州活动的情况了。
首先,从戎圩(今作龙圩)镇的粤东会馆谈起。
戎圩粤东会馆建于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是广东商人在广西最早建立的会馆。其时,戎圩镇与平南大安镇(简称乌)、桂平大湟江口镇合称为桂东三大镇,素有“一戎二乌三江口”之名。因粤商云集戎圩日久,故建粤东会馆,以作为维护粤商利益及为其排解纠纷、宴饮谈生意、聚会联络感情的场所。据会馆碑刻记载:会馆原址为广东人建的关帝庙,后捐得白银一万余两,用工两万九千四百余个,历时两年余才改建为会馆。这座雕梁画栋、浑厚古朴的建筑物,第一进是天井,第二进是设有酸枝台椅、深宽八米的厅堂,厅堂后部正中处设有神像三尊,中间者是关帝。据戎圩的老人回忆,昔日会馆每为酬神或举行其他盛大的庆典宴会,必在天井搭戏棚(台口向厅堂),邀请粤剧戏班演出。据此认为,戎圩粤东会馆建成后就有粤剧演出的说法,应是正确的。
梧州粤东会馆旧貌
梧州位于戎圩下游,两地相隔十三公里,红船班既能溯西江经梧州往戎圩演出,也就能在梧州停留。因而,最迟于康熙末年,就有粤剧在梧州市区演出了。
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 7 8 8年),梧州五坊路也建了一个规模颇大的粤东会馆。该会馆与戎圩粤东会馆的不同之处是筑有一个正规的戏台,这说明乾隆年间粤剧戏班或其他戏班在梧州市区演出已属常事。
梨园子弟因战事流落梧州
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粤剧名伶李文茂(又名李云茂,广东鹤山县人,世代名优,擅演二净即二花脸,以饰《芦花荡》的张飞、《王彦章撑渡》的王彦章等角色而著名),响应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于广州北郊佛岭市揭竿起义,率所属凤凰仪班艺人,会合佛山天地会首领陈开共同起兵。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初,李文茂和陈开攻广州不克,转战三水,然后在肇庆会合因攻梧州失利而回师该地的广西会党首领梁培友,拥兵四万,乘艇千余,冲破清军堵截,弃肇庆,向广西实行战略转移。
当年四月初八,义军抵梧州,泊三角嘴,向城区发起数次进攻,不克,遂扬帆西上,直捣浔州(今桂平),于八月十六日攻下浔州府城。随后,改浔州为秀京,建大成国,陈开称平浔王;梁培友踞平南称平南王;李文茂则率部向西挺进,于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二月攻下柳州,自称平靖王。
李文茂虽然未入过梧州城,更未能像他在柳州那样“唱戏庆功”,但据史书零星的记载,李文茂率部离开大成国西进时,还有梨园子弟留在大成国,并跟随大成国东征梧州。
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大成国军万余人,船千余艘,水陆两路围攻梧州数月以后,于八月初十破城,由罗华观率众入城署府事,改苍梧县为秀平县,并派军师禤士祥任知县。
这位禤士祥与众不同。据1942年编纂的《苍梧县志》卷四《列传•罗华观事略》记载:他任秀平县知县时,“取戏服作衣冠……每听事,设案广场中,高踞其上,登台道白如优伶。”
禤士祥的这些习惯,表明他很可能就是一位“优伶”。据麦啸霞《广东戏剧史略》一文介绍,李文茂所率的梨园子弟“俱衣冠戏服从之”。又据《广州府志》介绍,李文茂的义军“设将军、元帅、先锋、军师伪号。”从后者介绍中可知禤士祥的来历,从前者介绍中表明他“取戏服作衣冠”是有缘由的。
咸丰十一年(公元1 8 6 1年) ,李文茂、陈开已死,其所率义军亦已败,部分梨园子弟流落梧州。自李文茂起义后,清廷便下诏禁演粤剧,以致相当一个时期内粤剧在广东遭受严重摧残,全无立足之地。梧州虽非广东属地,亦被殃及。流落梧州的梨园子弟为了生存,加入“外江班”充当次要角色,即所谓“扦掌子”。是时梧州的“外江班”又叫南词班,所演可能是京戏。但在梧州的粤剧优伶,借演京戏之名,行演粤剧之实,也是有可能的。
这种动荡局面持续几年后,禁令渐解,粤剧戏班的红船亦开始再赴各埠公开演出。
湖南戏曲家笔下的梧州粤剧
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湖南戏曲家杨恩寿从长沙到广西北流,为其兄杨彤寿(北流知县)协幕,是年四月十二日由桂林抵梧州时,在他的《坦园日记》里就记下了在梧州三角嘴观看戏班“粤东天乐部”演出大型粤剧《六国封相》的盛况:“缚席为台,灯光如海……登场者百余人,金碧辉煌,花团锦簇……”
杨恩寿是真实记录梧州粤剧演出历史的第一人。他这一小段文字,可供人们揣摩的信息量非常大,极具学术价值,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四月十二日晚上,有名为“粤东天乐部”的粤剧戏班在梧州演出。
二、演出的地点为三角嘴,具体位置是在河滩之上。由此可以推出,舞台应是临时搭在岸边的戏棚,即所谓“缚席为台”。而戏棚一侧,必定停泊着供演职人员食宿兼作交通工具的船舶——红船,这是一个典型的粤剧红船班。
三、当晚演出的剧目是粤剧最传统、最经典的《六国封相》,可断定是首场演出。旧例,粤剧戏班为了展示其艺术实力,第一晚一定要上演《六国封相》,盖因该剧文武齐全,行当众多,演员少于50人,根本无法成戏。而“粤东天乐部”当晚演出的《六国封相》,竟是“登场者百余人”,可见这是一个“大班头”。
四、演出场面宏大。其壮观之程度,使得走南闯北的湖南戏曲家杨恩寿叹为观止,对整个演出场所,他形容为“灯光如海”;对台上的“封相”场面,则形容为“金碧辉煌,花团锦簇”。
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梧州被辟为通商口岸,成了“士商萃集之所,百货出入之枢……全省商业区之重心”(出自《广西一览》)后,“用小轮拖带民船,自粤省两日可达郡城,港澳皆有,日渡东西,联成一气。”(出自《广西便览•梧州府序》),当其时,红船班进入梧州演出粤剧,已是十分平常之事。
梧州粤剧在广西的地位超然
根据上述探源,可以认定,早期出现在广西的粤剧,是先从广东传入梧州,然后一路传向藤县、平南、桂平、贵港、横县、南宁等地,另一路传向岑溪、容县、北流、玉林、灵山、合浦、北海、钦州等地。在广西,粤剧最远传到了百色,边境地区则传到东兴、凭祥、龙州,有些地方即便不属粤语地区,比如柳州、桂林,也有粤剧传入。粤剧从而在广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广西拥有最多观众的一大剧种。
广西粤剧以梧州为始。就其影响而言,亦以梧州为最。梧州粤剧之于广西,正如广州粤剧之于广东。
梧州粤剧早期的历史脉络,大致如此。
责任编辑:陈薇
更 正
《西江月》2016年1月号《梧州戏院轶闻》一文的“肖医生追脉失金钏 女病人相逼拔银钗”章节中,广东志士班“优天影”演出的剧目应为《肖医生追脉失金钏 恶女人破口闹银钗》。
西江月文艺杂志社
西江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