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中国的应急管理体制创新

2016-05-08谢园青周慧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8期
关键词:体制创新应急管理突发事件

谢园青 周慧

[摘 要]本文对大数据时代的含义及其意义作出解释说明,分析了我国在大数据时代应急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并在相关应急管理体制创新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应急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大数据;应急管理;体制创新;突发事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8.149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8-0-02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微博、微信、互联网等信息传播媒体的盛行,人们已渐渐步入大数据时代。美国咨询公司麦卡锡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已到来,称数据已渗透到当今社会各行各业中,成为现代社会中重要的生产要素。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其《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指出,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信息风暴开启了时代的巨大转型,人类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都随之发生了重大变革。

1 大数据时代的含义及其产生的意义

1.1 大数据时代的含义

最早“大数据”说法出现在1988年美国的《科学》杂志中。在该杂志上托尼·卡斯发表了关于“大数据”处理软件的文章。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这一新兴词汇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对于大数据的含义,尚无权威的官方解释。学术界通常用3V描述大数据的特征,即海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和高速化(Velocity),也有少数学者认为大数据的特征应为4V或5V,还包括真实化(Veracity)和高商业价值(Value)。所谓的“大数据时代”,是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社会各领域,对人类生活和管理进行创新的时代。大数据时代,人们可利用大数据技术预测许多流行性疾病的发生、交通拥堵等情况。

1.2 大数据时代的意义

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对信息的全面把握。大数据时代,海量的数据流为全球提供了开放、全面、复杂的巨大信息库,为社会迈入新征程提供有力保障。当今社会,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必将谱写历史的新篇章。

1.2.1 促进多学科、多专业交叉相融。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学科划分不再界限分明,促进了各学科、各专业间的相互交融。高度专业分工在过去一定时期里,确实产生了很高的效率,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但随着社会和管理问题越来越复杂化,过细的专业分工会导致专业壁垒、条块分割等一系列弊端,无法应对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随着大数据对社会科学进步的推动,人们可以通过大数据从复杂的关系网中,找寻目标数据,对其进行确认、关联性分析和计算等,解决多学科混合的复杂社会管理问题,而无需考虑专业分工的区隔。

1.2.2 完美实现由粗放化到精细化的社会治理

大数据时代具有全面的数据库,在社会管理中相关部门可从海量数据中挑选出有用的数据信息,从源头治理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打造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的针对性城市服务,实现“以人为本”治理理念的精细化社会治理。使社会治理不仅依赖于直觉和传统经验,更多的是由巨量数据信息处理分析所得。例如,美国硅谷公司利用美国气象局等相关数据库中有关美国近几十年的气候数据,将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各方因素进行关联度分析,制成精密图表,预测农场下一年的农作物产量,为农户量身定做了一份保险。

1.2.3 提高政府决策的民生性与科学性

无论处于何种时代,人类都要应对各种潜在的危機,但大数据技术为危机应对提供了更多治理资源,可以将突发性危机事件真相还原。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传播迅速,使网络成为公共危机发生的众矢之的。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从海量数据信息中找寻社会热点和名人微博等,找出突发事件发生的起因、传播途径和涉及人物,进而还原危机发生的真相。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民众的网页浏览记录、微博留言与信息转发量等网络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把握公众关注焦点,了解老百姓真实心声,按照群众的意愿颁布相关决策,使每一项政府决策都更显民意。总之,大数据时代,政府利用大数据技术作出的公共决策会更加公平、民主和科学。

2 我国当前应急管理体制的弊端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催生出许多新型营销模式、管理模式和生活模式,传统的应急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愈加复杂的网络社会。我国的公共管理者亟需对应急管理体制进行创新,解决传统应急管理体制下存在的弊端。

2.1 应急管理预警与信息能力不足

目前,中国的应急管理体制,与大数据时代的标准相比,理念的设计和运行结构上都存在巨大差距。突发事件中按照整个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应急管理可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3个阶段。我国对突发事件采取的应急管理措施,一般都发生在事中和事后这两个阶段,很难在突发事件发生前做好防预工作。应急管理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做好事前预防工作,将一切可能的突发状况扼杀在摇篮里,而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正是欠缺这种提前预警的能力。

就目前中国的事件应急管理现状来看,我国缺少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体系中收集与分析多领域数据关联性的能力。这导致我国在应对高次生性、关联度高的突发事件时,往往力不从心。我国应急管理数据收集单一问题是大数据时代应急管理体制的一大弊端。比如:2012年北京特大暴雨事件中,气象台已针对暴雨发生时间和降雨量等相关问题作出预报,然而,我国应急管理部门并没有将这一重要数据与地质气象风险进行关联分析,未及时下达灾难预警,更未对地方山区采取预防措施,最终导致37名遇难者丧生、百亿元损失的惨剧发生。

2.2 部门管理的碎片化无法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多样化

我国政府部门的管理停留在碎片化、重叠的管理模式,这与大数据时代多样化特征背道而驰。由于信息的传播受阻,就会出现承担社会治理责任的政府部门获取信息有限、局部决策受到影响,各个政府部门之间缺少协商、各自为政等“高成本、低效率”的社会治理局面。以食品安全为例,食品安全的综合治理由卫生部门监管负责,初级的农业产品由农业部门负责,食品的生产加工和进出口环节由质监局进行监督检查,食品的流通由工商部门监管,食品的销售环节由食药部门负责,公安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犯罪环节。这些部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管理重叠现象,究其原因在于:部门管理的碎片化,使各部门间缺少协作管理,导致食品安全监管成本高、效率低的现象。

2.3 我国应急管理部门缺乏大数据的技术和人才

我国的应急管理十分缺乏专业的大数据技术和掌握大数据技术的专业性人才。虽然中国的数据资源丰富,但还不具备挖掘、使用和分析这些数据的专业技术,无法将大数据的真正价值发挥出来。大数据的存储和开发需要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合作开展,这些人员不仅需要熟悉应对突发性危机的应急管理流程,具有丰富的处理经验和应对手段,而且还要兼具专业的大数据技术。我国应急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目前,无法很好地利用大数据技术解决突发性危机事件,一旦对大数据作出错误的分析,后果将不堪设想。

3 我国的应急管理体制创新策略

3.1 建立政府数据网站

据统计,目前全球有30多个国家开通了政府数据网站。既有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也有秘鲁、乌拉圭、智利等发展中国家。而在中国,只有香港开通了政府数据网站。与传统的突发应急事件不同,大數据时代的现代应急管理需要非常注重日常生活数据的收集与利用。公共危机管理者不仅要控制客观的危机变化,还要密切关注公众的主观认知变化,把握市场化、全球化以及信息传播技术和工具的更新。在复杂且富有海量数据的现代社会,只有充分掌握信息资源,才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前做好完善的预防工作,面对突发事件临危不惧,作出精细且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大数据时代,社会生活面临的所有问题都应及时送达各政府部门,信息数据不再仅仅是个别部门的独占资产,而转变为所有部门的共享资源,这样将会有效避免各部门获取信息的有限失真、协商不足、行使职能重叠交叉等一系列低效率与高成本的管理问题发生。

3.2 政府部门的应急能力智能化

智能化推动了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政府部门亟需实现应急能力由机械化向智能化的迅速转变。政府应急能力智能化需要强大的数据库作为重要的智能化资源,从这一重要资源中挑选出有效信息,进行整合和关联度分析,作出智能化决策,不仅消除了单一的治理模式,而且提高了决策的针对性和及时性。政府应急智能化将利用视频监视器、智能传感器和风险数据库,对潜在风险进行预防,对已发生的突发事件作出最快速、准确的决策,在事后及时补救,做到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精细化。从而使应急管理在突发事件事前、事中、事后每个阶段都做到科学高效智能化。政府可以通过对卫生、环保等领域大数据的实时分析,提高危机预判能力,为实现更好、更科学的危机响应提供技术基础。比如:对于交通系统,交通堵塞、事故增多、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的恶化,需要管理人员通过对历史以及现有车辆情况、路网情况进行实时大数据分析,制订出更优的系统方案,提高道路畅通情况和路网服务质量。

3.3 完善应急管理体制中大数据的具体应用形式

政府及应急管理相关的其他部门需要针对突发性危机事件发生的事前、事中、事后3个阶段作好应对准备,分别为:事前准备阶段、事中响应阶段、事后处置和救援阶段。在应急管理和数据权限上设置改进组织流程的权限,推进大数据在应急管理流程的应用。在技术升级和设备使用方面,政府或其他部门要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需求为导向准备相应的设施。确保应急管理的指挥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现场处理工作者联络畅通,保证管理过程的信息传递速度和共享渠道畅通。通过网络或监控设备快速明确事故发生的地点,使救援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用大数据技术采集救援信息,使工作者快速了解需要救援的大致流程,提高救援速度。

4 结 语

融入大数据技术的应急管理体制具有更高价值和潜力,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对建设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是在理解大数据及大数据时代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我国应急管理在当今存在的弊端,对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创新提出的一些建议。大数据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研究,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佳.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治理困境与创新发展路径[J].学术探索,2015(4).

[2]李明.大数据技术与公共安全信息共享能力[J].电子政务,2014(6).

[3]李丹阳.大数据:应急管理能力升级新引擎[J].决策,2015(z1).

[4]马琳.大数据时代下的社会管理创新[J].领导科学,2013(32).

[5]王薇.个体意义建构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影响——“黄浦江浮猪事件”的跟踪调查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5(7).

[6]邵鹏,胡平,齐杰.大数据时代产业发展与社会管理问题研究前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2).

[7]马奔,毛庆铎.大数据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行政管理,2015(3).

猜你喜欢

体制创新应急管理突发事件
协同治理: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理论参照
辽宁国有企业改革体制机制创新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体制创新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国有风险投资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研究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对策研究
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路径优化研究
突发事件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