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贴与民营企业成长性关系研究
2016-05-07李传宪刘晓雨
李传宪 刘晓雨
【摘 要】 政府补贴作为财政支出的重要项目,对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双重影响。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回顾,以企业成长性作为切入点,探讨政府补贴与民营企业成长性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市场化程度地区政府补贴影响的差异化。选取2011—2014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政府补贴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成长性的提高;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政府补贴对企业成长性的积极作用更为显著。
【关键词】 政府补贴; 企业成长性; 民营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10-0094-04
一、引言
在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政府对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财政补贴作为政府财政支出的重要项目,多年来一直影响着大量企业的发展。据Wind数据库统计,2014年共计2 473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获得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合计金额达912亿元。政府补贴的数量、覆盖范围、补贴效果等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基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历史,政府制定的各种优惠政策对国有企业有所偏向,这导致了民营企业的先天弱势。根据中国经济研究院的统计,2014年享受政府补助前十的上市公司中,有九个为国企。而民营企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就业和财政状况的改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也越来越大,扶持政策和手段也越来越多,诸如税收优惠减免、财政资金补助支持等,这些优惠政策为企业带来有利于其成长的稀缺资源,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处于信息不对称下的民营企业,如何提高政府补贴的利用率,合理利用政府补贴,实现政府补贴效果,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现有关于政府补贴效果的研究大多从政府补贴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进行。在政府补贴对企业的价值、绩效等方面带来影响的相关研究中,由于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结论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观点,即部分学者认为政府补贴效果显著,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政府补贴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不大。从宏观角度来看,政府通过改善企业成长的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为企业成长创造条件,直接促进企业增长;从微观层面看,政府通过政府补贴等干预手段,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一定影响,从而间接影响企业的成长能力。关于企业成长性的研究,国内外学者认为企业成长性主要受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内部资源包括企业家素质和能力、获利水平、偿债能力等;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主要有基础设施水平、政府税收优惠政策、行业准入规则等。
作为政府财政政策手段的政府补贴能否改善企业的经营现状,真正提高企业成长性,国内外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但由于研究样本和背景等原因,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并未达成一致定论。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民营企业在加快转型升级中具有重要作用,政府补贴的力度逐年加大,关于补贴的效果学术界尚未有定论。本文试图通过对民营上市公司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基于市场化程度的视角,对政府补贴与民营企业成长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在我国,政府在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家通过财政拨款、财政扶持资金、财政贴息等各种形式的财政手段,扶持特殊地区、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地方政府为了增加本地的经济产值,保障社会就业,支持地方产业以及政府官员出于政绩等,会为本地区上市公司提供财政上的扶持与帮助。近年来,民营上市公司获得的政府补贴总额逐年增加,其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关于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是学术界一直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一)政府补贴促进民营企业成长性的提高
合理适度的政府补贴在促进经济增长、深化改革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Bergstrom(2000)[ 1 ]研究发现,政府补助提高了企业的经济增加值,促进了企业增长。刘万元(2002)[ 2 ]提出政府措施、政府职能、法律等因素对企业成长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施财政补贴是政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某些产业进行投资补贴,引导更多资金投入到被补贴的投资领域,进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企业发展。政府补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营企业一直以来的融资难问题,获得政府补贴的民营企业,拥有更为充足的现金流用于新产品的研发创新和技术的产业化,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着力点。Cerqua et al.(2014)[ 3 ]对意大利的财政补贴政策进行研究发现,财政补贴可以显著提高被补贴企业的雇员规模、投资水平以及公司成长性。孔东民等(2014)[ 4 ]的研究表明,政府补贴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与社会责任,而且相对于国有企业,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经营绩效与社会责任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无论是企业外部的宏观环境还是企业内部的微观环境,政府行为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对企业的成长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政府补贴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动力,增加了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和R&D投入,促进企业多元化投资,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率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企业成长性得以提高。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政府补贴显著提高了民营上市公司的企业成长性。
(二)不同市场化程度的地区,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成长性的差异化影响
公司所处地区不同,面临的制度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市场化程度包含的各方面都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要强于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大量的资源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相比较外部融资等措施,政府补贴成为其可支配收入和现金流的主要来源,政府补贴支持其发展的作用相比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可能更加显著。Beck et al.(2000)[ 5 ]通过研究指出,企业的财务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往往受到较高限制,融资渠道的畅通性受到影响,从而抑制企业的成长速度。Cull(2005)[ 6 ]的观点进一步支持了上述看法,他认为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或国家,企业为谋求发展需要找到其他替代性机制以解决相对较少的融资渠道对企业成长的阻碍。张敏等(2013)[ 7 ]的实证结果表明慈善捐赠所带来的政企纽带效应在市场化程度越低的地区越为显著。
市场化程度的高低一方面代表了该区域企业成长环境规范的程度,另一方面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地区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黄新建等(2014)[ 8 ]的研究指出,政府干预的程度不同,补贴的效果存在差异。政府干预越强的地方,民营企业获得财政补贴后的企业绩效越差。不同市场化程度的地区,政府补助的范围和程度存在较大差异。陈德球等(2012)[ 9 ]提出经济转轨时期各地区市场化进程不平衡,政府补助企业的动机与意愿受到政府干预程度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相对较少的政府干预更有助于形成自主竞争的市场,资源配置也由市场规则主导,政府干预过多反而会扰乱企业自发形成的竞争秩序,在此情况下,政府补贴的效应不再显著。政府补贴对于不同市场化程度地区的企业具有差异化影响,相对于市场化较高的地区,政府补贴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企业中的效果更为显著。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不同市场化程度下,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存在差异;
H2a: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成长性的影响更显著;
H2b: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成长性的影响程度降低。
三、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一)研究样本和模型构建
本文选取2011—2014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政府补贴收入的数据选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财务报表附注中的营业外收入、支出中的具体项目,手工筛选获取。企业成长性的数据是通过因子分析建立企业成长性指标体系得出,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CSMAR数据库、新浪财经、Wind资讯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由Excel和SPSS23.0完成。为研究需要,剔除财务数据可能存在异常或不真实的ST、*ST公司和数据有缺失的公司,通过筛选最终获得832个样本。考虑到企业相关数据存在极端值现象,为了降低异常值影响,本文对连续性变量的样本值进行了Winsorize缩尾处理(1%和99%分位),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本文选择总资产、营业收入代表规模扩张能力,净利润、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每股收益代表获利能力,营业收入现金净含量代表现金获取能力,为反映企业的动态成长过程,采用以上指标2011—2014年四年增长率进行主成分分析。考虑到各地区市场环境的相对稳定性,根据陈冬华等(2010)、章细贞等(2015)采用已有指数代替的做法,本文中2011—2014年的市场化程度数据均采用樊纲等《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报告》中的2009年市场化指数进行代替。
为检验H1,将因子分析得出的企业成长性(Growth)指标作为因变量,政府补贴(Subsidy)作为自变量。根据相关文献,企业的资本结构、股东持股比例、企业高层与政府的联系、企业所处行业和地区市场化发展水平等因素会对企业成长性产生一定影响。故本文将资本结构(Lev)、股权集中度(Top)、政治关联(Gov)、市场化程度(Mar)和行业(Ind)作为控制变量引入模型,由此,本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1):
Growth=?茁0+?茁1Subsidy+?茁2Lev+?茁3Top+?茁4Gov+?茁5Mar+
?茁6Ind+?着 (1)
为检验H2,即研究市场化程度对于政府补贴与民营企业成长性之间关系的影响,借鉴樊纲的市场化指数,按照总样本的市场化程度均值,将样本分为高市场化程度和低市场化程度两个子样本。对模型(1)进行分组回归,考察不同市场化程度的情况下,政府补贴与企业成长性关系的变化情况,以验证H2a和H2b。
本文各变量具体含义如表1所示。
(二)因子分析
从成长性的来源来看,影响企业成长性的主要因素涉及行业属性、企业规模、固定资产投资、企业负债和公司治理结构等多方面。采用单个指标对企业成长性进行衡量是缺乏严谨性的。本文通过对涵盖企业规模扩张能力、获利能力和现金获取能力的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收益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增长率、资产报酬率、每股收益增长率、营业收入现金含量增长率8个指标提取主成分,得出企业成长性综合指标。KMO值大于0.5,显著性接近于0,说明适合作因子分析。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提取出4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0.87,这说明提取出的4个因子能够解释初始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
(三)描述性统计
表2显示的是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是对全部样本各指标变量的描述。统计结果显示,企业成长性的标准差达到17.35,说明民营上市公司的企业成长性差异较大。与此同时,政府补贴的极差为48,标准差也达到2.46。那么,企业成长性的严重分散化与政府补贴较大的变化范围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关系,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深入研究。观察控制变量的统计结果发现,市场化程度的标准差也相对较大,最小值为西藏自治区的市场化指数0.38,最大值为浙江省的市场化指数11.8,这说明民营企业分布较广,地区间东西跨度较大。资本结构、股权集中度、政治关联和行业的标准差较小,说明数据相对集中。其中政治关联的平均值约为0.58,这说明样本企业中有超过50%的民营企业具有一定程度的政治关联。行业的平均值为0.75,远远大于0.5,这说明制造业企业构成民营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四)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究政府补贴与企业成长性的关系,以及不同市场化程度下的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成长性的影响,本文进行了回归分析。
表3为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政府补贴与企业成长性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为0.042,表明政府补贴的增加会提高企业成长性,H1成立。政府补贴为民营企业成长和发展注入了动力,提供了可支配收入,使民营企业有能力进行创新研发、有效投资等利于长远发展的经济活动。市场化程度与企业成长性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回归系数为-0.056,这说明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上升,民营企业成长性反而下降,相对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民营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企业成长性。
为验证H2,基于市场化程度对模型(1)进行了分组回归,回归结果显示在表3的列(2)和列(3)。在低市场化程度的情况下,政府补贴与民营企业成长性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为0.077,这说明政府补贴能够更加显著地提高民营企业成长性,二者的关系增强,H2a得到验证。高市场化程度子样本回归结果显示,政府补贴与民营企业成长性的回归系数为负但不显著,这表明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成长性不再具有显著影响,H2b得到验证。
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动机和能力都较强,会较多地参与到市场和企业中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公平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补贴主要发挥调节社会供求平衡、配合自然垄断领域的管制价格、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等功能,对民营企业成长性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政企分开的市场化政策较早开始实行,市场对社会中的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较高的市场化程度则意味着政府干预程度的降低。资金较为短缺的民营企业,会通过提高自身成长性,激发自身发展潜力,保持竞争力以争取有限的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补贴的发放反而有可能不利于企业间公平竞争,获得补贴的民营企业将会丧失发展的动力和内在潜力,甚至借助补贴掩盖真实业绩,不利于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水平和发展能力。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政府补贴是政府干预经济、实现特定政策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财政支出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国对上市公司进行了大量的财政补贴,补贴规模逐年增大,其实施效果究竟如何备受关注。本文将2011—2014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政府补贴与民营企业成长性的关系进行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政府补贴与民营企业成长性显著正相关,政府补贴的增加会促进民营企业成长性的提高。这是由于:一方面,获得政府补贴的民营企业,其内部现金流和可支配收入增加,为企业创新研发活动提供了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获得补贴的企业往往会扩大投资,增加外部投资,扩大市场占有率,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市场化程度与企业成长性显著负相关,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上升,民营企业成长性反而会有所下降。这与企业的生命周期有关,大多位于高市场化程度地区的民营企业发展到企业生命周期中的成熟阶段,发展速度下降,企业发展空间有限,成长性难以提高。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相关建议:
第一,完善补贴机制,实现政府补贴规范化管理。政府补贴往往涉及金额较大,一些政府官员或是出于个人利益或政绩目的,对亏损公司大量补贴,违规补贴现象严重,财政补贴管理不到位,财政支出逐年扩大,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却停滞不前。因此,地方政府应该对政府补贴实行规范化管理,确保补贴资金使用明细的透明化,使补贴机制更加完善、合理。
第二,结合实际,实行政府补贴差异化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政府补贴发挥着较好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是在高市场化程度地区,政府补贴并不具有促进作用。各地方政府在进行补贴时,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市场发展情况,在欠发达地区适度增加政府补贴,在发展程度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应当减少干预,缩减政府补贴。
第三,加强监管,提高民营企业政府补贴使用效率。民营企业针对所获取的政府补贴应当建立起一套合理规范的监管制度,形成对政府补贴良好的监督机制,确保有关部门和人员按照补贴的相关规定,合理分配合理使用,强化政府补贴在研发创新方面的利用,更多地将补贴用于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的活动中,最大化补贴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BERGSTROM F.Capital subsidie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firms[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0,14(3):183-193.
[2] 刘万元.加入WTO后我国民营企业的成长战略[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40-42.
[3] CERQUA A, PELLEGRINI G. Do subsidies to private capital boost firms' growth?A multiple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 approach[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14,109:114-126.
[4] 孔东民,李天赏.政府补贴是否提升了公司绩效与社会责任?[J].证券市场导报,2014(7):26-31.
[5] LEVINE R,BECK T,MAKSIMOVIC V.Financ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irm,industry and country evidence[R].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2000,Series 2423:1-44.
[6] CULL R,XU L C.Institutions,ownership and finance: the determinants of profit reinvestment among Chinese firm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5,77(1):117-146.
[7] 张敏,马黎珺,张雯.企业慈善捐赠的政企纽带效应: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3(7):163-171.
[8] 黄新建,黄能丽.财政政策、政府干预与政府财政补贴有效性分析:来自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会计之友,2014(28):88-93.
[9] 陈德球,李思飞,钟昀珈.政府质量、投资与资本配置效率[J].世界经济,2012(3):8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