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对教材解读寻求创生艺术

2016-05-07李春娟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材解读方向感切入点

李春娟

[摘 要]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是经验和交际的补充和发展,明确提出教材是始终架设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之间的第三者。“用教材教”是一种基于技术分析的理念。对使用的苏教版教材和参考的北师大版教材进行比对解读,融合知识的广度与思维能力的深度,预设在方向感、切入点、解析域、覆盖力问题上,生成得到经验的方法、主题的研究、模式的建构、回归的应用。比对教材解读,寻求创生艺术是教学研究策略的价值追求,期待开拓田园式的教学风景。

[关键词]教材解读 创生艺术 方向感 切入点 解析域 覆盖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4-050

“用教材教”一直是教学研究的话题,它的指向性意义最大限度上就是解决学习中递进的线索展开,即逻辑意义——潜在意义——心理意义的达成契合度。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教师能否正确解读教材,是否明确需要去创生什么。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是经验和交际的补充和发展,明确提出教材是始终架设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之间的第三者。可见,解读教材就意味着尽可能地去完成创生艺术性的加工,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性的保障。比对教材解读,寻求创生艺术应该成为教学研究策略的价值追求。下面结合小学数学教学使用的苏教版教材和参考的北师大版教材,以及遇到的教学研究实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体会。

一、明确方向感问题,创生经验的方法

苏教版教材中的“角的度量”,是利用直角三角尺上的角来参照对比的,是需要学生展示的,主要突出顶点、一边的重合、看另一边的划落范围。在处理用“西红柿”的方法时,需要先分离出一个角,接着再分离出一个相同的角,但相比“小蘑菇”和“小萝卜”的度量方法,这种角的度量的方式是否实现了真正的动态比较,还是基于教材静态展示的图片让学生采用模仿的方式来认识大小更合适?此时学生并不真正明确操作的指向性。定性的描述可以借助直观的观察、比较、分析,但不利于定量地去刻画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

解读北师大版教材,可以直接看出教材要表达的结论——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就能和学生低年级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的经验相吻合了,接着可以让学生从度量上想象出尺子的功能,以及巧妙地用尺子去度量边各取1厘米的角的两边叉开的程度。这种从定性转到定量研究的过渡衔接自然,突出了价值性知识,使得学习数学由粗糙走向精致。

累积的比较方法是新生的,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从定性到定量的方法中,如何定量取向,让数学从粗糙走向精致,是需要教师进一步探索的,创生的艺术表现为经验的方法。

二、把握切入点问题,创生主题的研究

苏教版教材是从边和角两个要素特征上来实现对三角形概念的白描、归纳和抽象,以及丰富形状和大小是三角形的稳定性的特征。但概念教学后,对于“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三边关系的研究,若只是让学生借助于操作、想象、推理,那么学生将无法摆脱实物操作误差引发的对结论抱怀疑态度。所以这里学生是有疑问,有疑惑的。生活数学和完美数学之间,永远是现实的和理想的区别。

上述问题的出现说明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相互融合需要一个自主化的过程。理想化的抽象需要不断地实现分化,分类是最好的体现,北师大版教材从表象的再现到建立推理的依据,让学生可以摆脱实物的制约,展开逻辑性的思考。

学会联想是学习的基本能力,教学设计要强调思维在宽度和广度上的发展,要在教材解读时把握切入点的问题,创生的艺术表现为主题的研究。

三、突破解析域问题,创生模式的建构

苏教版教材在编排圆柱和圆锥的内容时,并未说明是否需要学生携带实物到课堂上以便观察。学生在低年级学习“认识图形(一)关于‘体的认识”和“认识图形(二)关于‘面的认识”时,是携带实物进行观察的。如果携带实物到课堂上以便观察,这是否意味着学生对实物和视图对应的基本想象失去了学习的意义?对于苏教版教材给出的图片和问题“仔细观察圆柱,说说圆柱有什么特征”,教师是应该组织学生感悟要素还是分析要素?显然,选择分析要素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得到真正提升。可见,数学化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知识确立结果的横向化,还需要在横向化上建立操作性的关于“为什么”的探究。

北师大版教材,从动态演示的现象得出点、线、面、体的关联,思维的高级形式表现为想象力,解释外部表现为“体”和内部表现为“面”,再通过对比和抽象,让学生能够有对要素特征进行分析和选取,能够清楚原理性的知识。

认知结构的形成依赖于知识结构的链接。为此,教学设计中应注重思维视角和价值的定位,创生的艺术表现为模式的建构。

四、映射覆盖力问题,创生回归的应用

对于圆的认识的教学,苏教版教材是从封闭的图形中分化出曲线图形,这是强抽象的过程,这种基于抽象、比较的教学设计是合理的,但是教材还把自行车的车轮设计成圆形作为问题来研讨,问题的对立面是自行车的车轮不能设计成其他形状,这显然是需要学生对此现象作出数理解释。数学回归生活,体现数学的应用性是必要的,但对此现象能够作出清楚解释的学生并不多,这就是问题了,也是教学研究必须正视的现实,不可回避的问题。

北师大版的教材通过问题情境将定点和动点对应起来,自动形成距离,还加强了操作训练,让学生在圆形、正方形、椭圆形的滚动中记录对称中心的移动轨迹,解决车轮为什么是圆的问题。静态下的圆和动态下的圆都有着定点到动点之间的不变性,否定其他不完美图形也就是肯定了圆是完美图形,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自然容易获得方法性知识。这样把解释现象的数理分析推向辩证分析,数学的征服力和说服力表现无疑。

数学是一种文化。共性和个性,一般和特殊,归纳和演绎之间,都让教学设计发挥出特有的魅力,解读教材的关键是创设映射覆盖力的问题,创生的艺术表现为回归的应用。

综上所述,教师要让“用教材教”的理念能够充分落实,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融合知识的广度与思维能力的深度,在方向感、切入点、解析域、覆盖力问题上,得到经验的方法、主题的研究、模式的建构、回归的应用。比对教材解读,寻求创生艺术,开拓我们田园式的教学风景,让智慧在灵动和清远中升华。

[ 参 考 文 献 ]

[1] 郑毓信,梁贯成.认知科学、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 郑毓信.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8.

[3] 史宁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4] (美)拉尔夫·泰勒著;罗康,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5] 胡金平.中外教育史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6] (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责编 童 夏)

猜你喜欢

教材解读方向感切入点
人生需要『方向感』
训练方向感
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授课解读
教学反思的四个着眼点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单元教学模式下,如何进行教材的解读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