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科学家群体报道“接地气”的几条经验

2016-05-07李亚妮

中国记者 2016年3期
关键词:接地气

李亚妮

内容提要:很少有媒体去专门做科学家群体的人物报道。即使有少数报道,也往往以“高深”形象示人,很难吸引普通读者的关注。本文探讨的是如何让科学家报道更具贴近性,让这一群体走进大众视野。

关键词:科学家群体 接地气 普通读者

一、从民生角度选题,贴近普通读者生活

科学家群体之所以离大家很远,最根本原因是他们研究的课题很高深。普通读者关心的无非是社会新闻、体育娱乐、文化生活。如果跟他们谈“推进太赫兹波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加强纳米科学技术、碳纤维、金属腐蚀与防护等学科的快速发展”等话题,读者可能会摇摇头,马上走开。所以,做科学家报道,选题一定要贴近大众,贴近民生。

以《广州日报》的“面谱”栏目为例,2014年5月,编辑部开专题讨论会,有人提出做科学家专题,因为同城媒体都没涉及过这个领域,但也有同事担心科学家离普通大众太远,阅读率可能上不去。几次讨论之后,编辑部决定选一批研究方向贴近民生的院士科学家试一试。

院士大多分布在北京、上海等地,所幸《广州日报》在这两地都有记者站,再联合广州本地力量,多位记者开始在上千名单中筛选研究方向比较“接地气”的院士。最终,选定了18位医疗、建筑、环保、养殖业、农业等领域的院士科学家。这些院士科学家的研究方向跟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相对容易引起关注。

例如,医疗方面,北京记者站联系了中国疼痛医学开创者韩济生院士,他主要研究中医针灸,晚年更是将针刺疗法拓展到解毒、减肥、戒烟、戒酒等领域。在治疗孤独症和辅助生殖方面获得新突破。借助这些跟读者生活接近的话题,可以增进他们对科学家群体的了解。

二、以地域为切入点,拉近与读者距离

从地域角度切入科学家报道,也是一种拉近读者距离的方式。比如《广州日报》选取广州本土院士何镜堂。对于很多普通市民来说,认识何镜堂可能源于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那座体现中国传统风格的中国馆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平时就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科学大家,也容易引起关注。再如,对于爱吃鱼的广东人来说,研究海洋生物的林浩然院士就相对容易勾起兴趣。

除《广州日报》外,笔者还发现浙江省《嘉兴日报》2014年12月联合当地政府启动的“嘉兴院士”活动也值得借鉴。该活动选取嘉兴籍或者在嘉兴求学的院士科学家进行报道,也让人耳目一新。

比如,吴澄院士1957年从嘉兴高中毕业,该报道强化这一地理联系,采访他对学校的印象;还有他对家乡的记忆,“江南小镇,它的各种味道就在这个小镇上、街道上、集市上、运河的桥上……都是小镇的感觉。”这样充满家乡味的报道也很容易走进读者心里。

三、从生活细节着手,产生亲近感

很多科学家报道因时间等各种因素限制,往往只跟采访对象谈专业问题而忽视生活细节,这会让普通读者产生距离感。科学家报道要接地气。就要重视挖掘生活细节。这就对采访提出较高要求。

以《广州日报》“院士风”系列为例,记者在采访前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了解到他们大都平易近人、爱泡实验室、对科研工作严谨细致,从早到晚都在忙碌……让记者印象深刻的事有很多,与农业机械专家罗锡文院士的采访是在地头完成的,当时罗院士正在田地里测试着自己新研发的一台农机;与瘦削而充满活力的何镜堂院士约访时,他正在建筑工地上顶着烈日观测各项数据;前去拜访已经80多岁的倪嘉缵院士时,在交谈之际,他还在实验室里一边演示操作,一边指导学生们的论文,大半天下来浑然不觉疲劳。这些充满细节的现场采访,也能拉近院士科学家与读者的距离。

此外,科学家在采访中除介绍研究成果外,也会涉及一些生活化的内容。以《广州日报》题为《韩济生院士:用针刺疗法治疗孤独症》的报道为例,记者了解到韩济生和夫人朱秀嫒教授结识于上海医学院,同年同月生,一个学医,一个学药。他们相识不久后发现彼此都爱唱歌,而且凑巧的是都爱哼同一首英文歌。正是相同的爱好使他们走到了一起,互相扶持走了60多年。再如在报道《汪品先:最大心愿是建造大洋钻探船》中,记者也挖掘出一些有意思的“料”:汪品先曾主动请缨主编《十万个为什么(海洋篇)》,生活中喜欢听京剧,等等。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内容,瞬间使科学家报道接了地气。(作者单位:《广州日报》副刊部)

猜你喜欢

接地气
传统篇目教学如何“接地气”
让我们的初中英语作文更接地气
右脑人:创意共享可以更“接地气”
凯文?史密斯电影的喜剧魅力
从古典电影的当代表达看中美文化差异
中水电,在老挝“接地气”有回报
为南疆建言献策要“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