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活检病理诊断在肝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6-05-07孙青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肝病诊断价值

孙青

【摘要】目的: 探讨肝活检病理诊断在肝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128例经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8例患者经肝活检,合并HBV感染68例,均为慢性乙肝,非HBV感染60例,其中药物性肝损害23例,自身免疫性肝病23例,脂肪性变10例,肝结节性再生性增生1例,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肝Gaucher's病1例,Dubin-Johnson综合征1例。结论: 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对肝损害原因不明或临床分期不明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肝病;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008-02

肝病为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血清学及超声检查是其重要的无创检查方法,但均无法完全替代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简称肝活检)。尽管肝活检病理诊断是有创的,但其准确性很高,对于无法明确肝损害病因的或临床分期不明确的肝病患者均可通过肝活检诊断进一步明确,此外肝活检对于肝病治疗及预后判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1]。目前,肝活检已被公认是确诊肝病损害程度的“金标准”。为进一步探讨肝活检病理诊断在肝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对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128例肝活检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128例经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肝损害原因不明或慢性乙肝病变程度不明。其中男85例,女43例,年龄19~72岁,平均(45.6±6.3)岁,病程8d~9年,平均(3.54±1.66)年。临床表现为腹部不适39例,腹痛24例,肝区不适、隐痛19例,消化道出血18例,乏力11例,胸闷7例,无明显症状10例。128例患者中合并HBV感染68例,其中ALT>2×ULN 32例,ALT≦2×ULN 36例;非HBV感染60例。

1.2 方法

经皮肝脏穿刺活检采取B超引导下直接穿刺,于腋前线8~9cm处采用活检针取2条肝脏组织,长度>1.5cm为合格。将肝组织放入10%中性甲醛固定液内,以石蜡包埋,3~4?m厚,连续切片6张。再对切片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网状纤维染色、胶原纤维用Masson 染色、D-PAS 染色、免疫组织化双标志(HBsAg、HBcAg)染色。病理诊断依据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标准。

1.3 观察指标

统计128例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同时分析慢性乙肝ALT和病理分级的关系。记录肝活检过程中的副反应。

1.4 统计分析

采取统计软件Spss18.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病理检查结果

128例患者经肝活检,合并HBV感染68例,均为慢性乙肝,非HBV感染60例,其中药物性肝损害23例,自身免疫性肝病23例,脂肪性变10例,肝结节性再生性增生1例,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肝Gaucher's病1例(见图1),Dubin-Johnson综合征1例(见图2)。

2.2 慢性乙肝ALT和病理分级的关系

68例慢性乙肝患者中,中度炎症患者ALT异常升高率明显高于轻度炎症(χ2=8.99,P<0.01)及乙肝肝硬化患者(χ2=10.90,P<0.01);重度炎症患者ALT异常升高率明显高于轻度炎症(χ2=6.31,P<0.05)及乙肝肝硬化患者(χ2=7.53,P<0.01)。具体见表1。

2.3 副反应

128例患者中,17例出现轻微疼痛,但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

3.讨论

血清学检查与超声检查是肝脏疾病无创诊断的重要方法,在诊断肝硬化及评价肝纤维化程度方面各有优势,但仍无法彻底取代肝活检[2]。超声检查对于早期肝纤维化敏感性差,而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检测对于已形成的肝硬化诊断价值不高。肝活检尽管属于有创检查,但因所取肝组织较小,故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本研究128例患者经肝活检,仅有17例出现轻微疼痛,但均能自行缓解,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目前肝活检已成为评估肝病性质、程度、预后评估的重要手段。经病理诊断可明确肝脏病变累及部位,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肝纤维化程度,相对于血清学检查与超声检查,能更客观准确地反映出肝组织损害与再生等特征[3]。临床在完善常规检查与影像学检查后,如无法明确肝损害病因的,应及早行肝活检病理检查[4]。

综上所述,经常规检查结合临床资料无法明确肝损害病因的,或是无法明确肝损害临床分期的患者,可及时行肝活检病理检查,以便于及时制定并实施合适的治疗方案,延缓肝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吴玉梅,王栋.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肝脏病变的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10):1693-1694.

[2] 陈阳,陈京,张尉华.肝脏疾病的活检病理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3):6810-6811.

[3] 刘小丽,王晨,魏荣,等.肝脏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6):771-773.

[4] 刘宾,杨方,王伟.肝穿刺病理检查在肝病诊断中的价值[J].大家健康,2015,9(5):64.

猜你喜欢

肝病诊断价值
个性化护理模式对肝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整体护理干预在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探讨血清缺糖基转铁蛋白在酒精性肝病诊断中的价值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腹部超声对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肝病切勿以肝补肝
口臭是不是肝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