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临床应用研究
2016-05-07杨长东
杨长东
中兽医是一门研究动物保健、动物疾病及其治疗方法的综合性兽医学,经过长期发展现已形成涵盖多种学说(辨证论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四诊八纲及相关病因病理等)和理论(包括治疗选药组方原则、中草药药性及炮制、中草药添加剂及疾病防治等)在内的一整套完整的学术体系。近年来,中兽医在畜禽治疗中的作用及其优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其临床应用也日益广泛,本文介绍了中兽医的特色、优势及其应用现状,以供参考。
1.中兽医的特色和优势
中兽医历经数千年发展,不仅拥有系统的诊疗方法和独特的药性理论,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还是目前唯一完整保留并传承至今的传统兽医学,与西兽医学相比,其拥有独特且完整的理论体系,采用中草药等自然疗法治疗动物疾病,安全性高,且发展潜力巨大。数千年来,中兽医学从产生、发展至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系统总结了治疗多种动物疾病的经验,并注重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动物疾病治疗领域内的先进科学技术,始终与国外医疗技术保持同步,且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的特点,其发展潜力巨大,临床应用价值已获得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其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2.中兽医的应用现状及实例分析
2.1应用现状
中兽医学的历史十分悠久,为我国畜牧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应用现状堪忧,尚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如下:①应用范围不断缩小,现代化程度低。目前,在临床应用中使用单味药物治疗的现象已十分普遍,即便使用复发制剂,也很少公开加用西兽药。与此同时,方剂及辩证论治等中兽医学所独有的特色未得到充分发挥,这样一来,不仅疗效难以保证,反而促使中兽药复方制剂与西药联合使用成为常态,导致中兽药的应用范围日益缩小。②对中药的认识不足,且未深入研究药理及毒理学,致病机理阐述不够清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应用。③人才缺乏。目前,我国高校尚未或很少开设中兽医专业,兽医专业开设相关课程的课时较少,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且相关研究交流和文章较少,不利于中兽医的进一步发展。
2.2应用实例分析
2.2.1胆气不疏症
家畜患有胆气不疏症(即肝热气滞之症,患畜通常消化水谷失职)时通常有精神萎靡、头低耳耷、两目生翳、结膜发黄、肠音亮和脉沉细等临床表现,治宜疏肝益胆、清热开胸、和胃理脾、消积化谷,使用疏肝和胃散(组方:炒白术、焦山楂各30g,龙胆草24g,黄芩、夏枯草各21g,炒枳壳18g,青皮、化红、砂仁、栀子各15g,甘草9g,生姜引)可和胃理脾、清热利膈、疏肝益胆,则患畜之病可愈。究其原因,砂仁、白术、焦山楂、生姜等药可润肺快中、和胃理脾、温中散寒、消积化谷,化红、枳壳、甘草、青皮等药可调中化痰、利气宽胸、行经解肌、疏肝益气,而龙胆草、夏枯草、黄芩、栀子等药可清泻三焦、疏肝益气。祛湿益胃,诸药合用可获得理想疗效。
2.2.2胆虚泄泻症
胆虚泄泻症是指胆不易分精之症,多因饲喂不善、饥饱不一、使用过劳、久渴失饮或误饮冷水太过所致,可导致畜禽胆管闭塞,分解化物能力下降,进至于浊音之气下降,结于小肠,胆汁因而更加不疏。逐日耗减后可致胆经衰弱,导致食物不化、水谷不分,畜禽常有精神萎靡、肛门失禁、四肢无力、随时便泻等临床表现,且舌色呈淡红青白,久之现嗳气,脉则呈沉迟之象。治疗时可采用暖肝疏胆散(组方:粉葛根、枳壳、陈皮、青皮、砂仁各15g,上枸杞21g,川朴、龙胆草各18g,炒薏米、焦山楂、炒扁豆各30g,白芍24g,甘草9g),其中粉葛根、焦山楂、薏米、砂仁等可升清降浊,消积化食,调气润肝,枳壳、陈皮、川朴、青皮、甘草可理气开胃、疏肝益胆,而龙胆草、枸杞、白芍、扁豆、茯苓等药可暖肝疏胆,除湿利水、益肾强阴、生津止泻,以上诸药合用可升清降浊、调胃和脾、疏胆温肝、止泻除湿,本病即可治愈。
(编辑: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