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伴成长
2016-05-06刘鲁珍
刘鲁珍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灵魂和根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教育部网站也公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要求,在中小学课程修订中增加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运用传统文化的优质资源,引导学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是大势所趋。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古代经典去更多地了解民族文化,热爱民族文化,从而树立他们坚定的民族自信心,让他们能在这个现代化、多元化的时代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和独特的民族个性,这也是民族振兴与发展的重要标志。
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使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融合起来,是新形势下对学校教育的新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立文质彬彬、崇德向善的和谐社会,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和条件”。在中小学阶段,重点是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诵读,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而诵读古代诗词,能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能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能让学生很好地感受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思想。
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应按照教育规律办事,科学规划,统一安排,更应该符合中小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为不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可遵循以下学习方法:
一、诵读法
“诵读法”即诵读为主,理解为辅,这是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其做法基于以下三方面思考:
其一,古人读经书的要求和方法是:“粗知文义”,“略通大义”。在教学方法上,以口授和诵读为主。宋代朱熹主张先读《近思录》,次读“四书”,而后及于“五经”,均要求熟读成诵。古代的国学教育,经过长期积淀,逐步形成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日臻完善、以读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体系,这是中华民族的教育瑰宝。
其二,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记忆的黄金年龄,在这一时期让学生诵读记忆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的精华内容,他们将会终生受益。因此,加强诵读恰好发挥了学生记忆强的优势。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记忆”是古人学习最常用的学习方法,这种古老的读书方法经过千百年来的实践,成为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古为今用”,选择“诵读、记忆”的方法进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背诵古典名篇,引领他们把无意识记忆转变为有意识的文化储备,使他们从小就腹有诗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健康成长。
二、情境法
“情境法”就是用优美的古典音乐、色彩鲜明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创设氛围,把学生引入国学的情境,使学生身处古典文化的韵律和氛围里,诵国学,学国学,身心受到陶冶,激发他们对国学的热爱。音乐是极富感染力的艺术门类,可选择《渔舟唱晚》《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等中国古典名曲,配乐诵读,学生听着悠扬的乐曲,陶醉在美的享受中。
三、故事法
“故事法”,就是用经典的小故事来诠释古文深奥的哲理,帮助学生理解原文的主旨。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课程所选内容,都是优秀的中国古代文化,其内涵丰富,它蕴涵着古人的大智大德,如何让学生破译文章的宏旨要义,是教学的难点。小故事中含有大智慧,教学时可把故事引入课堂,用经典的小故事来帮助学生领悟诗文的含义,突破教学难点。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地设计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故事化”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课文,受到教育,可谓是“润物细无声”。
四、生活化
“生活化”是指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更好地生活,让生命更有价值。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学中可以设计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的环节,把学国学与学做人联系起来。这样,拉近了古今文化的距离,使遥不可及的古代文化走入了学生的生活。让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生活化,让学生把中国传统的文化道德、思想智慧,内化为一种品质,外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使他们“我欲仁,斯仁至矣”。
中小学生犹如一颗颗茁壮成长的幼苗,经典诗文就是他们所需要的阳光、雨露。“诵读经典,与圣贤对话;传承美德,让心灵成长。”师生携手同心,荡漾起诵读至圣先师儒家文化的童音,回响起最富朝气的孩子的呐喊,让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