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现状和意义探究

2016-05-06李美娇

考试周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鉴赏教学文学作品现状

李美娇

摘 要: 初中语文的文学作品鉴赏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是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都有着重要的提升作用。但是当下初中语文的文学作品鉴赏教学在教学目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上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希望能够通过对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现状和意义的分析研究,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问题参考和改革依据。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文学作品 鉴赏教学 现状 意义

初中语文的文学作品鉴赏教学是一种通过训练学生独立鉴赏文学作品的实际能力,提升学生文学审美水平的教学活动。语文教师需要遵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大纲,在文学作品鉴赏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课外阅读。经过长期的积累与沉淀,鉴赏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优化学生的文学阅读语感,扩充学生的文学创作素材。

一、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意义

(一)强化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是一种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最行之有效的实现途径是对文学作品展开高质量、高效率的阅读。不管是无声的默读还是朗声的诵读,都是对文学作品中书面语言的重复性记忆和思考。学生的大脑会在不断地重复性作业中形成固定的阅读思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学语感。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坚持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强化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掌握了融会贯通各种语文知识的基础技能,并能将其灵活应用到与他人的日常交往中,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和形成具有自己思维特点的独到见解。

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常规教学模式,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对优秀的文学作品展开阅读与品评。在初中三年的阅读训练之下,学生能够在耳濡目染间聚沙成塔,培养敏锐的语言洞察力,奠定良好而牢固的语言基础。不仅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文能力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而且可以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熟练使用规范化的口头语言,写作时得心应手地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文学作品。

(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复杂概念,“语文素养”将汉语言文化作为底层的文化气韵,以人文关怀精神为基本的价值取向。构成语文素养的基本主要有语文的知识技能、审美的方法过程和情感的价值观念等。每一个构成要素都具有深厚的底蕴与丰富的内涵。语文教育应该致力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中国九年义务素质教学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明确提出的要求。初中学生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包括学习过程中的汉语运用能力、认识理解能力,以及通过想象进行创造的能力等。语文语文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作为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总的教学目标,以语文的基础知识、文学技能和审美能力为教学的重点内容,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文学,原本就是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授课内容,具有复合性的教育功能。直接指向于生命本质的文学作品鉴赏教学,重视和强调学生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生命个体起到总体生成的作用与影响。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鉴赏教学,引导学生摆脱形而下的官能享受,以形而上的思维寻找、探索、体悟和创造出独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学生可以借助文学作品中丰富多彩的具象化描述,将抽象的意识转变为具体的形象,建立与自身内在需求相符合的精神世界。这是语文教育最高层次的自觉追求,也是初中语文教学最现实的教学任务。

二、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现状

(一)应试目的大于鉴赏目的

素质教育和新课标改革的大面积普及与推广,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初中语文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但是尚未根除的应试教育仍然影响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拟定。一些语文教师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改变以升学为最终目的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部分学生依然处于要么升学要么工作的巨大压力之下,无暇顾及文学作品鉴赏的拓展性学习。为了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语文知识,一些语文教师会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套路,对文章进行整体概括和分段讲解,忽视了文学作品本身的人文价值,歪曲了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本质意义。这就使得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失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完整的灵动气韵。

(二)教学模式限制学生思维

由于受到应试教学目的的负面影响,初中语文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用强化性的阅读训练替换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感悟,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样的教学模式强调语文教师的主导地位与绝对正确性,却在无意识间降低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与热情。一些语文教师甚至不会给学生预留认识和体验文学作品的时间,就单方面地强行灌输固定的鉴赏知识,要求学生按照模式化的思维方式对文学作品进行统一的鉴赏。这种千篇一律的模式化鉴赏教学,没有发挥出学生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性创造性思维,也让整个初中语文课堂变得枯燥单一而死气沉沉。

(三)人文关怀的匮乏和缺失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课文学习以教师的讲解居多,而文学作品的鉴赏教学则以学生的个人理解居多。但是,一些语文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和差异性,将文学作品鉴赏教学中的文学作品等同于一般的课文,完全忽视了文学作品鉴赏教学以人文关怀为主的基本特征。如果在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的时候,也被要求分层总结和概括主题,就会破坏掉文学作品本身所含有的人文情怀和意境之美。这种教学方式将文学作品中的灵魂与气韵完全剥离了文学艺术的本体,把一节陶冶情操的文学作品鉴赏课变成了一节普通的课文讲析课,造成了人文关怀的主观性缺失。

初中语文的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符合新课标改革的核心理念,满足素质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充分认识到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现状与意义之后,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改进和更新鉴赏教学的理念、模式和方法,进而提升初中学生在文学艺术审美方面的实际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

[1]伍国凤.关于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和意义及现状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S3:156-157.

[2]朱昌禄.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10:63.

猜你喜欢

鉴赏教学文学作品现状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新课标下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策略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探析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