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6-05-06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海南儋州571700

关键词:差错妇产科手术室

符 静(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海南 儋州 571700)

安全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符 静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海南 儋州 571700)

目的 探讨安全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10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11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纠纷、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护理纠纷与护理差错发生率分别为0.00%、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5%、5.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全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

安全护理模式;手术护理;应用效果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各项手术项目也随之增加,这给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标准。然而,由于手术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确定因素较多,显著增加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1]。因此,采用有效的措施可降低手术室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保证护理安全质量。本文对我院妇产科手术患者110例实施安全护理模式干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10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110例作为研究组,年龄25~55岁,平均年龄(43.5±5.3)岁;护士年龄23~52岁,平均年龄(32.5±3.5)岁;工作时间:2~16年,平均时间(10.5±5.3)年;疾病类型:剖宫产40例,子宫肌瘤40例,子宫切除14例,宫外孕10例,肿瘤根除6例。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5~56岁,平均年龄(43.6±5.5)岁;疾病类型:剖宫产40例,子宫肌瘤40例,子宫切除15例,宫外孕10例,肿瘤根除5例。护士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32.3±3.6)岁;工作时间:2~20年,平均时间(10.6±5.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安全护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①首先评估既往妇科科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护理措施,并认真给予落实[2]。②手术室安全制度是约束及明确护理工作职责的前提,所以应完善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护理职业行为,以此降低护理安全事故,确保护理安全;③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与操作演习,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与业务操作水平;学习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及核心管理制度,熟悉安全管理方法;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班次与工作时间,保证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效率,避免因精力或体力因素所造成的护理差错[3]。④交接患者时应严格实施查对制度,对其姓名、性别、手术部位、床号、手术方式、药物过敏检测结果、病史等情况进行重点核对;当出现术中输血情况时,护理人员取血后应认真核对,确认无误后再签名,待回到手术间后与麻醉医师再次核对,认真书写输血记录;合理放置患者的体位,在易受压处放置软垫,避免形成压疮;护送过程中注意管道护理工作,避免脱落或堵塞。⑤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与方法,完善自身素质,使其能够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耐心做好解释与安抚工作,保证手术的质量;此外,护理人员应在沟通过程中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做到“防患于未然”,将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里。⑥受疾病症状的影响,加之妇产科手术的特殊性,多数女性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表现,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患者安抚与开导,以便于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甚至可以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以此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应激反应,保证手术质量。⑦术前常规消毒铺巾,有效连接仪器设备,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完成手术后关闭各类设备,认真清理手术器械。⑧合理摆放患者体位,注意保暖。⑨为了有效降低患者术中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尽量避免谈论患者病情,并对其提出的疑问给予及时的解答,当需要抢救时,不可大声谈论病情状态,以便过重的心理压力加重病情[4]。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发生率。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进行调查,问卷满分为100分,70分以上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护理纠纷与护理差错发生率分别为0.00%、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5%、5.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纠纷、护理差错、护理满意发生率对比[n(%)]

3 讨 论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科室,其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患者对整体医疗行为的评价。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与质量十分必要[2]。安全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时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与制度,准确无误的按照医嘱实施护理计划,以此保证患者在治疗及康复获取到身心安全。我院对妇产科手术患者110例应用了安全护理模式,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不安全隐患进行了管理与完善,使整体手术护理质量更为合理、科学及具体操作性,临床收效显著。其中完善手术室管理制度可以明确护理工作的责任;岗位知识培训能够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基础知识及操作技术的掌握程度;认真落实查对制度确保了手术细节的安全性;有效的沟通与安抚可以降低患者对手术的应激反应,提高其医疗及护理行为的信任度,继而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护理满意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纠纷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安全护理模式在手术护理中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1]张 宁.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方法措施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5(10):1250.

[2]胡春凤.手术室安全护理的防范对策[ J ].慢性病学杂志,2010,12(4):379-380.

[3]黄美子.手术室全方位安全护理模式的运用体会[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8,6(6):55-56.

[4]詹秋菊.手术室护理中常见问题及安全防范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130.

[5]龙晓红.护理安全管理对手术室患者不安全因素的预防作用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4(15):255-256.

Safety nursing model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in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application effect

Fu Jing
(Danzhou city fi rst people's hospital, Hainan Danzhou 571700, China)

R473.7

B

ISSN.2095-8803.2016.02.181.02

张 钰

猜你喜欢

差错妇产科手术室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