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及模式研究

2016-05-05陈宇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3期
关键词:发展模式发展现状

陈宇

【摘 要】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创新源泉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是关系到大学科技园发展成败的关键。因此,本研究从分析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提出探索性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发展模式

高等院校不仅是我国的人才培养中心,而且是我国重要的科研中心。高等院校集中了国内最优秀的科技人才,拥有最先进的科研仪器和设备,由于国家财政的资助,使得高等院校科技人员能够持续、稳定地从事本学科处于前沿领域的研究开发工作,并取得了一大批高新技术成果。为了加强科技与经济相结合,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层皮”的现象,高校内部的科技管理体制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改革和深化,在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上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产生了一批新的组织形式,其中,大学科技园区的创建,就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闪光亮点,本文试对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意义、发展思路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探讨。

一、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基本发展模式

从国外实践来看,根据科技园区主办主体的差异性,可以把国外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分为以下几种:(1)单所大学为主举办和经营;(2)国家主办;(3)地方政府主办;(4)企业与金融机构主办;(5)国家与地方联合主办;(6)官产学联办。尽管国外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各不同,但有一点是相似的,这就是必须有大学参与,因为这是发展大学科技园的技术保证。在我国,主要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多校一园,即依托多所大学,利用各校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和周边环境,形成一个较大范围的科技园。第二种是一校一园,即依托一所重点大学发展科技园区,采用这种模式的一般是大学本身已经有较好的校办科技产业基础。

从大学科技园区的管理模式来划分,主要有三种:一是政府管理型,这种模式多由政府规划兴建,采用设立园管理机构;二是大学管理型,采用这种模式的不多,该模式由大学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管理大学科技园的运作;三是企业管理型,即把科技园作为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在董事会领导下实行企业化管理。总的来看,在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上无论采用何种模式,都不能盲目地生搬硬套,而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办出自己的特色。

二、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现状

大学科技园已成为区域发展的带动者,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但在新形势下,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也出现了差异化的不平衡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很多大学科技园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定位,片面注重眼前的经济业绩,缺乏自身产业战略规划,盲目追求生产总值等数量指标。为能够获得大学科技园称号,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既浪费国家资源,也不利于教学和科研的发展,形成同一区域内的多所大学之间竞相攀比的不良发展趋势。

2.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待完善。大学科技园的管理模式、运营方式尚处于探索之中,市场化、企业化的运行机制难以在科技园运营中得到有效运用。另外,缺乏集中统一的管理,没有理顺政府、企业、大学与科技园之间的关系,没有形成相互协调和良性互动,有的政策难以落实。

3.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大学科技园的潜在科技优势还没有完全转化为现实科技优势,科技优势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市场优势。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中间环节不畅,表现为转化速度较慢,量大质小,推广成功率低,大学科技园获得的科技产业收入与其经济效益和前期投入极不相符。

4.专业管理人才短缺。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缺乏大批专门管理人才,包括具有现代管理理念、通晓国际高科技产业化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专利技术评估、技术转移、资本运作、物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这些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对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提出探索性建议

针对我国科技园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各高校、地方政府、大学科技园管理机构应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发挥大学科技园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着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促进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探索一条协同发展的成功之路。

1.明确战略定位,推动集群发展

大学科技园应将战略发展方向定位在区域内的优势产业上,特别是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之际,应寻找若干高新优势产业作为重点推动对象,占据市场主要份额。基于此,应积极改善国内大学科技园目前普遍存在的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核心竞争力不足等劣势环境,向和谐有序、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经营结构转型,打造科技园的品牌效应。目前,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要从政府、企业那里借力,在优势专业上下工夫,明确园区建设发展的战略定位,寻求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特色产业和优势项目,推动园区集群化发展的进程。

2.打通融资渠道,创建投资平台

大学科技园作为智力密集和技术创新的核心载体,要求所在地方政府应增加对科技园的财力支持和政策优惠力度,支援大学科技园的基本建设。作为园区本身也应加大与金融机构的对接与交流,以服务园区特色产业为主导,积极拓展投融资渠道,通过整合、共享、引进等多种方式,有效集聚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创投公司、风投公司、科技银行、科技担保公司、现代商业银行、种子基金等各种投融资机构,打造足不出园的“一站式”金融创新服务生态链,探索符合园区特色和产业特点的知识产权质押和科技服务合同质押等投融资新模式,努力破解科技型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难题,推动高新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从而带动整个地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3.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已经成为增强区域竞争能力的战略选择

在科技支撑体系中,技术创新需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取得知识产权,这样才能使研发工作获得持续的动力,实现技术研发与经济发展的融合。大学科技园作为产学研合作的大平台,要注重引导和推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落地,强化地方政府、园区企业及相关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实现知识产权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使得所有可申报专利的技术创新项目能够及时获得专利保护,形成市场优势,尽可能消除因专利保护不到位所引发的高新技术流失现象,从而调动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可持续创新能力。

4.打造公共服务平台,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大学科技园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平台,其重要职责之一就是依托母体高校的优势,对各类地方资源进行整合,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发展的服务环境,为入园企业提供中介服务和政务服务,形成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范德成,张巍.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的实现[J].科技和产业,2006(1):73-74.

[2]闫青,徐庆.基于自主创新体系的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8-20.

[3]谢志远,应云进.浅谈大学生创业教育[J].江苏高教, 2003(3):104-106.

[4]王大伟,葛继平.大学科技园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3):20-23.

猜你喜欢

发展模式发展现状
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探析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赣南生态旅游竞争力及发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