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2016-05-05金珍

速读·中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指导课外阅读小学生

金珍

摘 要: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课堂学习的有效延伸和补充。本文针对农村小学生年龄、能力特点,进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研究,从选择课外读物的选择,阅读方法的指导等方面阐述了具体做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1引言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课堂学习的有效延伸和补充。《语文新课程标准》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史无前例地将“丰富语言的积累”作为了语文教学目标,明确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六年制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真是一语道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语文教学之正途——加强课外阅读。但农村小学生天性贪玩,却又渴望学习,如何让这帮让人“又爱又恨”的调皮蛋爱上阅读、享受阅读,着实需要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动一番脑筋。

2策略研究

课外阅读的作用在新课改的进程中愈加凸显,课外阅读和语文素养的关系不言而喻。因此课外阅读的指导趋于适宜、合理、规范、科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教小学语文多年,对小学生课外阅读小有涉猎。以下就结合自身经验,谈几点做法,以求教于方家。

策略一:感受读书乐趣,让学生悦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想读书,首先要让其感受到课外阅读的魅力、乐趣和益处,产生阅读课外书的动机。通过阅读让学生知晓读书可以移情、养性、博彩、长才,可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很多,笔者在日常知道经常使用的有四。其一,故事引导。小学生爱听故事,教师可以因势利导,通过名家读书轶事榜样作用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或者节选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名著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引发悬念,“勾”起学生的读书“欲望”。比如讲《草船借箭》,谈及诸葛亮何等足智多谋,介绍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空城计等故事,介绍其木牛流马、孔明灯、诸葛连弩、八阵图。如此一来,学生自然是听的津津有味,教师再顺势推荐《三国演义》实乃水到渠成。其二,内外结合。古语有云“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笔者常有意识地进行系统化的课内外结合教学,将课堂向课外延伸。当学生被《卖火柴的小女孩》被美丽善良的悲惨命运深深打动时,恰如其分地推荐了《安徒生童话》。试想此刻的学生是不是更加迫不及待地一睹为快。其三,持久激趣。小学生的读书兴趣往往是三分钟热度,无法持久。只有将阅读牢牢地与学生“捆绑”在一起,才能形成持久的兴趣。为此,教师要善于设计、开展如:故事会、读书交流会、“佳句分享”、“阅读之星”等荣誉评比,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的收获,并逐渐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

策略二:选择适合书籍,让学生适读

如今的课外阅读书目数量广阔,内容多样,却也鱼龙混杂,不少低俗读物滥竽充数。如果仅凭学生的喜好,难免会有不当之处。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冰心提倡:“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足可见择书的重要性。对此语文教师责无旁贷。首推名著,经历时间的考验的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名人对话,与大师交心,与圣哲论道。读西游,品红楼,吟唐诗宋词意味无穷也。其次推贴近孩子生活和心灵的作品,童话、寓言故事,动物小说,孩子如数家珍,自是喜欢。最后推与课文内容有关联的书籍,由此及彼,趁热打铁。不过由于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内心体验的不同,教师也不可将书目限制过死。万不可有“老不读三国,少不看水浒”的陈规陋念。只要所选的读物能保证读物内容健康有益,符合儿童心理特征,适应年段要求即可。例如低年级段推荐绘本阅读、拼音读物;中年级段推荐童话、寓言故事。建议教师可以采取推荐必读与自选的方式相结合。既保证学生摄取全面的必要养料也照顾学生的个人爱好。

策略三:营造阅读环境,让学生乐读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离不开好的读书环境。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环境幽雅舒适的阅读场所,也可因地制宜,就地利用幽静的树林,绿草如茵的上坡……总之,只要是一处学生能静下来美美地阅读即可。班级也是很好的课外阅读场所,教师可以将班级布置成小型图书室,图书来源自给自足,学生之间互相交换,实现资源共享。这是硬环境,笔者认为营造良好的读书软环境亦十分重要。如果语文教师做个率先垂范的爱书之人,引领师生共读,发挥教室的宣传导向功能,将教室变成读书的芝兰之室,安排相对固定的读书时间,定期开着读书外延活动和家校联动亲子共读,构建阅读后展示平台,建立合理的阅读效果评价体系。多管齐下,必然能给孩子提营造一个浓郁的读书氛围。

策略四:加强阅读指导,让学生会读

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才可能科学地进行自主课外阅读。教师要认真、灵活、科学地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授予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教会学生阅读方法的选择,眼读是一般性的看书,只用眼睛扫瞄即可,主要有精读、略读、速读之分。略读,是指以较快的速度粗略阅读,不是漫不经心,而是快中求知,博览群书;精读是逐字逐句精细研读,加深理解;略读则力求迅速明确主要内容,观其大意。其中精读法运用于课内,略读法运用于课外,摘录批注法,课内外结合。其次是阅读习惯的培养,学而不思则罔,培养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训练“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训练“读写结合”的习惯,养成摘抄重点词句,背诵精彩片段,讲述生动情节,仿写片段的习惯。

总而言之,指导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原则总结起来说就是四个字,即趣、博、悟、熟,坚持一个“趣”字,让学生悦读;抓住一个“博”字,促学生多读;突出一个“悟”字,教学生会读;讲究一个“熟”字,帮孩子读好。

3结语

小学生有自己的阅读兴趣和特点,要想培养他们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就应从精心地设计和指导上下功夫,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于课外阅读指导之中。让农村小学生也能也品味阅读的快乐,感受书籍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冯晓云.阅读教学中对话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2]叶圣陶.谈语文教本.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指导课外阅读小学生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