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鉴赏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2016-05-05张彤

速读·中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鉴赏力竹编欣赏课

张彤

美术教育是以其综合性发生效应的,具有美术才能的人,除了通过技法训练外,还必须通过美术鉴赏活动进行。大家都知道,徐悲鸿先生是当代著名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但在一次填表时,在“专长”一栏里,他既未写国画和油画,也没有填美术教育,却出人意料地填上了美术鉴赏。而此举确实耐人寻味。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因为美术鉴赏不是一般的能力,而是一种特殊能力,一个人的美术鉴赏力不会随着其一般理解力的增长自发的发展起来。美术鉴赏力并不能与一个人的智力或一般理解力完全划等号,而培养人的美术鉴赏力最有效的途径是美术鉴赏教学。在美术鉴赏课中,要力求体现人文性、自主性、创造性,以体现《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新理念。目前,美术鉴赏日益受到重视,鉴赏也列入了高中课程,其地位和作用也将日益为美术教育界所重视。

美术鉴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业形式,它和绘画及工艺设计教学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从美术教学总的目标和任务出发,欣赏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还应重视思想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把他们引向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发展的道路。如何提高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美术教师去研究和探讨。

一、在鉴赏课中凸现人文性

通过美术鉴赏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美术欣赏课中的一些内容可以很自然的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在教学中应做到以德为先,在美术欣赏的内容中可以加入中外积极健康的人文思想,从艺术品的欣赏中挖掘德育素材,将德育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道德价值观。

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主要以完美的形象,卓越的艺术技巧来拨动人的心弦,使人精神奋发,与之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例如欣赏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可感受到作者通过构思,构图和色彩,表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了的信心和气魄。欣赏白石老人的国画《却教蜂蝶为花忙》,透过蜜蜂在艳丽的凤仙花旁飞舞采蜜的忙碌情景喻意颂扬了勤奋劳动的精神。作者从普通的生活景致中表达出高雅的审美情趣。如雕塑《艰苦岁月》,表现的是长征中一位红军小鬼依偎在老红军身旁,被悠扬的笛声所吸引的感人场面。但其表现的并不仅仅是这些,作品还歌颂了红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不怕牺牲不怕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表现出了红军战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再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面中绝非单单表现了八匹马,而主要讴歌了那种勇往直前、战斗不息的大无畏精神,引导学生去理解、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通过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感。如欣赏《秦始皇兵马俑》,从中感受祖国艺术文化的瑰丽,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在欣赏优秀儿童作品时,这些作品天真浪漫,富有儿童情趣,是儿童心理世界的反映,这类内容学生觉得亲切,容易产生共鸣。

二、在鉴赏课中体现自主性

在美术鉴赏课中,教师往往一讲到底,鉴赏课变成了“讲赏”课。然而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教师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教师要转变观念,由知识的占有人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人,美术鉴赏课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有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

可采取的教学策略如下:①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直接兴趣。②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作品几分钟,然后请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初步的感觉)。③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作品,可以从色彩、线条,给人的情绪上去细细的体味。④必要时,对于欣赏中提出的一些问题,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价,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样既发扬了每个学生的优势,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又锻炼了他们之间的合作能力。

三、在欣赏课中培养创造性

欣赏教学与工艺、绘画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作用的。学生如果有了工艺、绘画的实践,就能更好的理解和认识艺术品。如教学民间绘画和工艺品欣赏时,让学生试着画一画,做一做,既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又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教学《民间竹编工艺欣赏》时,首先展示许多竹编工艺品,当学生被工艺品所吸引时,紧接着播放介绍竹编工艺的录像,讲解竹编的制作过程。此时的学生,早已把老师为他们准备的篾片等材料,不由自主地动手编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个“小玩意儿”在学生们的手中诞生了。看着学生们的欢喜劲儿,仿佛是什么伟大的创作。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图片上的实物和欣赏的作品进行比较,做出评价,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欣赏竹编工艺。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在欣赏、创作中迸发了。

著名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指出“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我们说美术鉴赏力是一种特殊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发现,许多智力出众的人却在美术鉴赏方面表现出十分低下的能力和水平。这一现象虽然费解,却证明了我们的见解,美术鉴赏力并不能与一个人的智力或一般理解力完全划等号,而培养人的美术鉴赏力最有效的途径是美术鉴赏教学。

在欣赏教学中,美术作品原作、印刷品、临摹品、幻灯片,包括多媒体网络,有利于欣赏教学的需要。有条件的地区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参观书画展、博物馆或游览园林。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使他们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成为一个懂得艺术,能够欣赏艺术并具有审美素养的现代化人才,美术鉴赏历来就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观念趋于有机整体化时,其地位和作用也将日益为美术教育界所重视。

猜你喜欢

鉴赏力竹编欣赏课
初中美术欣赏课中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游伟 《竹韵金沙》
善意谎言,真心守护
竹编存钱罐
非遗“竹匠”醉心竹编50余载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
探讨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基于国画教学中鉴赏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努力培养审美能力
论心理素质在扬琴演奏中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