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结构件焊接的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2016-05-05王兴
王兴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汽车也逐渐变成人们生活中主要的代步工具。在汽车生产过程中,结构件是构成汽车的重要组件,其焊接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汽车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汽车结构件的焊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主要从原材料、工艺因素和实物质量三方面分析了对汽车结构件焊接质量进行控制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汽车;结构件;焊接质量;原材料
中图分类号:U463.82;U46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08.090
在当前汽车的生产过程中,结构件在整个汽车零件中占有1/4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汽车组件。在对汽车结构件进行焊接之前,首先需要对焊接质量进行有针对性的策划,包括选择焊接设备、评定焊接工艺、确定检测项目等,在完成对这些要素的策划之后,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焊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1 原材料
一般情况下,焊接结构件的工作环境都相对恶劣,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并控制原材料便成为保证质量的关键。对原材料的控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订购。采购部门需要严格依照结构件设计师所列出的原材料清单采购,比如品牌、规格、数量等要素都要严格控制,并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审核,确保原材料的质量。②进厂验收。结构件焊接工序的所有材料在进厂之前都需要验收,企业要向产品供应商索取检验报告,明确材料规格、机械性能和金相情况。如果存在与规定不相符的情况,则不允许进厂。③收发管理。在完成进厂验收之后,需要根据材料的批号、规格、炉号、入库日期等条件分类摆放。同时,仓库的防腐条件与通风套件要良好,且在领用材料时,需要制作物流卡,标明材料的所有信息。④备料控制。
一般情况下,在正式焊接以前,需要对板料进行处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程序:①下料。这一过程的重点在于对材料的各种要素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出现混淆情况。②边缘处理。这一过程的重点在于对材料的剖口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板料顺利焊接。③焊前准备。这一过程的重点在于对材料的毛刺与清洗情况进行严格控制,提升焊接质量。④突出随机对板材材质和性能进行抽查的机制,给供应商一种紧迫感,督促其不能为了降低成本而变更板材型号等。
2 工艺因素
从产品属性角度来看,汽车焊接结构件的属性相对特殊,需要通过对工艺因素的有效控制实现对产品质量的控制。一般情况下,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控制工艺因素:①人员素质。从事焊接工作的相关人员一定要具备良好的技能素质,不仅能够对生产时间进行准确的控制,还要能够确保稳定的产品质量,从而达到控制生产过程中相关工艺因素的目的。②设备稳定性。在对结构件进行焊接的过程中,对电压、气压、水质等条件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在焊接时,一定要确保焊接设备的高度稳定,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问题,需要在第一时间对设备进行维护,避免因设备问题而导致产品质量下降。③参数符合性。工艺参数的准确是确保焊接质量的关键。在日常生产过程中,不同类型的汽车结构件在焊接过程中需要运用的工艺参数也存在差异。为了能够准确控制这些参数,企业需要将这些参数记录在相应的日常参数记录表中,并对设备参数变化进行系统性分析,以确保对工艺因素的有效控制。
3 实物质量
在对实物质量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①首、中、末件检验。对于汽车焊接结构件来说,整个加工过程便是确保产品质量的过程,结构件加工一旦完成,那么产品的质量也就无法改变,因此,对加工首件的质量进行严格检验,是确保接下来产品质量的关键。首先,焊接人员需要在生产前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严格检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生产;其次,在完成首、中、末件架构之后,相关人员还需要以检验规范为基础对产品物流卡进行严格检查,以确保生产材料与生产要求相符;再次,通过检测设备对产品尺寸进行检验,确保产品尺寸符合标准;最后,以缺陷标样为基础对焊缝进行缺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填入“三检”检验卡中。②返工件质量。虽然在对汽车结构件进行焊接的过程中有着严格的检验标准与工艺控制,但一些不合格产品仍然不可避免,这也是实物质量管理过程中的难点。想要控制这些返工件,首先必须有针对性地评审这些不合格产品,明确其不合格原因;其次找到返工工艺,并以此为基础制订相应的纠错途径;最后再次对这些工件进行严格检验。③进行型式试验。由于汽车焊接结构件在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进行型式试验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针对一些缺陷产品,更需要通过腐蚀、冲击、疲劳等相关试验,模拟结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找到导致缺陷的具体原因,从而提升产品质量。
4 结论
综上所述,汽车焊接结构件是确保汽车整体质量的关键构件。企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只有准确把握原材料、工艺因素和实物质量等三个方面,才能有效控制汽车焊接结构件的质量,从而提升产品为企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翟浩,刘士敦,王润之,等.工程机械大型结构件焊接变形的原因及控制方法[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4(12):126-127.
[2]文勇.车身结构件过程质量控制标准化模式浅探[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11(11):39-43.
[3]周方明,王华杰,赵永昌,等.基于有限元法的底盘结构件焊接变形预测及优化[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4):337-340.
〔编辑:刘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