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影响分析
2016-05-04尉娟娟
尉娟娟
【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 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 研究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及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护理干预;并发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0.145
随着近年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亦在逐年增加, 且趋向于低龄化, 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长发育及生命健康[1]。临床研究显示, 除了需要给予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外, 给予患儿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 对于确保患儿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接诊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30例, 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效果较为满意,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本院接诊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60例进行临床研究,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诊断标准[2];②均具有程度不一的剧烈咳嗽和发热症状, 且偶有咳痰症状;③经X线检查可见双肺具有斑状阴影或大片阴影;④患儿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且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 各30例。对照组中男18例, 女12例;年龄最小4个月, 最大4岁, 平均年龄(1.97±0.77)岁。研究组中男19例, 女11例;年龄最小5个月, 最大4岁, 平均年龄(2.07±0.74)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儿确诊后均给予常规治疗, 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 主要包括:保持病房环境舒适, 空气流量、温湿度适宜;定期检测患儿的保暖情况, 定期更换体位、拍背, 以避免哭闹或压疮, 并注意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爽。研究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包括:①病情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病情较为复杂, 易反复发作, 再加上患儿的年龄偏小, 自主能力缺乏, 因此, 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患儿病情及各项生命体征的观察, 若患儿出现嗜睡、惊厥等情况时应立即通知临床医师进行相应的抢救处理[2]。②用药护理:由于抗菌药物易引发腹泻、呕吐、恶心等副作用, 导致患儿无法耐受, 故责任护士应于患儿进餐后再进行输液治疗, 以缓解患儿的胃肠道反应, 可通过预服维生素B1的方法避免呕吐的发生。同时, 对患儿的输液速度进行合理的控制, 以8~12滴/min为宜, 以预防静脉炎的出现[3]。此外, 还应给予患儿充分的营养, 及时对水电解质平衡进行纠正, 使用药物时注意密切观察患儿的用药反应并及时进行干预, 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③呼吸道护理: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儿呼吸道的护理, 及时排除呼吸道分泌物, 酌情给予吸氧, 注意对氧流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以改善患儿的呼吸情况。注意保持患儿取合适的体位, 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 以促进痰液的排出。④发热护理:发热是本病的典型症状, 护士可通过采用冰敷、温水擦脸、乙醇擦浴等方法为患儿降温, 对存在持续高热症状的患儿, 可给予退热药口服, 叮嘱患儿多饮水[4]。⑤心理护理: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 往往由于恐惧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护理行为而出现抗拒行为, 因此护理人员应采用和蔼、温柔的语言和神态与患儿进行合理的交流, 注意保持动作的轻柔, 通过爱抚动作帮助患儿缓解不良情绪, 治疗过程中通过音乐、游戏等分散患儿的注意力, 以提高患儿的依从性[5]。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肺部X线检查显示完全恢复正常;显效:病情显著减轻, 临床症状或肺部X线检查中仅有1项恢复正常;有效:病情及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显著变化, 或出现恶化。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治疗中有1例患儿出现胃肠道不适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中有6例患儿出现胃肠道不适、皮疹及静脉炎等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一种非常常见的儿科疾病, 而肺炎支原体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患儿在感染肺炎支原体后会出现程度不一的发热、咳嗽、溶血性贫血等症状, 若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 可能会导致患儿伴发肺外多器官、多系统损害, 甚至会直接导致患儿死亡, 严重威胁了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患儿的年龄相对较小, 缺乏对自身疾病的认识, 由于受到发热、咳嗽及气喘等临床症状的影响, 易出现抗拒、哭闹等不良行为, 从而明显影响了治疗的顺利进行[6]。因此, 医护人员在为患儿提供护理服务时, 需给予患儿充分的关爱和爱护, 注意保持护理动作的细致、耐心, 尽量获取患儿的信任, 缓解患儿的不良情绪, 从而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 确保治疗效果[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儿干预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陈秀霞.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8):24-26.
[2] 郭红英, 杨凯红.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行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9):46-47.
[3] 黄亚娟, 夏芳.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26):2953-2954.
[4] 邓玉秀.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分析.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5, 22(9):48-49.
[5] 屠丽萍.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17):2059-2060.
[6] 许超群.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 14(10):87-88.
[7] 郝美丽.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5, 2(5):921-922.
[收稿日期:201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