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

2016-05-04柴杨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柴杨

【摘要】 目的 研究改良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 观察实施改良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9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髋关节功能改善评分(Harris)等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术后随访复查, 无一例患者出现术侧股骨头塌陷, 均恢复良好。结论 改良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术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改良吻合血管腓骨移植;临床效果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多发生于青壮年, 是一种治疗难度大、容易致残的疾病[1]。本文为了研究改良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 对本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9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9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患者中男女比例为62∶28, 年龄18~55岁, 平均年龄(36.28±7.43)岁;病因类型:32例创伤性, 28例大量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 14例酒精性, 16例特发性。

1. 2 方法 患者均采用改良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术方法:麻醉后, 患者取平卧位, 并抬高患侧髋关节, 对下肢及髋关节进行常规消毒和铺巾。首先切取腓骨, 然后分成两组, 一组修整腓血管, 另一组充分暴露旋股外侧血管及其升支, 对股骨颈前方进行开槽和清除病灶, 最后移植腓骨吻合血管。切取腓骨:取患侧小腿中、上1/3外侧切口, 充分显露腓骨, 并从其骨膜上游离腓骨长、短肌。切取腓骨6~8 cm, 于其远端进行截骨, 对腓骨动、静脉进行结扎;与其近端游离腓动、静脉, 切断保留4~5 cm的血管蒂, 双重结扎腓骨动、静脉近侧断端。在手术显微镜下修整游离腓骨动、静脉断端, 用低分子肝素从腓动脉灌注冲洗, 以备植入用。髋部手术:自髂前上棘下方3 cm处起沿髌骨外缘连线的方向作一纵行切口, 切开阔筋膜, 对股直肌和股外侧肌进行分离;用自动拉钩充分暴露旋股外侧动、静脉的升支和横支, 用血管夹阻断近端, 切断旋股外侧血管;前侧关节囊切开后, 清理关节积液和增生滑膜;用骨凿和电钻对股骨颈前方进行开槽;在X线透视下, 用克氏针从股骨大转子外侧钻孔至股骨头坏死病灶;用空心钻沿克氏针钻入股骨头, 用环钻扩大距离软骨下3~5 mm处的骨槽, 以便能容纳腓骨;通过骨槽, 用骨钻和骨匙清除坏死病灶。

1. 3 观察指标 研究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临床症状严重情况, 总分100分, 分值越高, 则表示临床症状越明显和严重。采用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2], 总分100分, 分值越高, 则表示患者髋关节功能改善越明显。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比较 患者经改良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术治疗后的临床症状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 Harri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见表1。

2. 2 术后随访情况 术后2年, 对9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进行随访和X线复查, 无一例患者出现术侧股骨头塌陷, 移植腓骨与股骨头成功融合;术后患侧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疼痛消失。

3 讨论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临床骨科常见疾病, 如果早期不予以及时的治疗, 随着病情的发展, 可出现股骨头血运不畅现象, 最终致使股骨头坏死或者塌陷。当患者病情发展至晚期时, 只能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进行治疗。但是, 由于人工髋关节使用寿命短暂, 因而常需要进行二次置换治疗, 不仅治疗繁琐复杂, 而且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因此, 针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越早越好。

改良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术能够有效改善血液循环供应[3], 血管稳定, 修复效果良好, 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措施, 据相关文献报道, 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术的治疗有效率高达80%以上。

改良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术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 具有诸多优势:①该手术能保留中青年患者的股骨头, 能有效清除病灶, 改善血运不畅状况;②带血供腓骨能防止股骨头塌陷;③在清除病灶后, 可以进行自体松质骨移植, 因自体松质骨含有丰富的骨诱导及骨传导功能的细胞因子[4], 对形成新生血管和重建血运十分有利;④采用了自体骨移植, 可避免排异反应, 降低感染风险, 并能延缓或避免人工髋关节置换。本研究中, 与治疗前比较, 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症状VAS评分显著降低, Harris评分显著提高(P<0.05)。

综上所述, 改良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费腾, 陈增淦, 张璟, 等.改良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5, 38(3):222-225.

[2] 张长青, 曾炳芳, 眭述平, 等.改良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坏死修复与重建国际研讨会暨辉瑞骨科镇痛高峰论坛论文集, 2010:11-21.

[3] 高明暄, 李旭升, 付晓燕, 等.带血供腓骨移植重建股骨近端溶骨性病变致骨缺损.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5, 23(15):1351-1355.

[4] 颜廷卫, 孙雪生, 王朝亮, 等.吻合血管腓骨移植联合DBM及自体多能干细胞混合性植入治疗ARCOⅡ~Ⅲ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4, 22(21):1958-1962.

[收稿日期:2015-12-10]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