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探讨
2016-05-04吕洁琼
吕洁琼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而他们的子女,有的留在家中,成为农村留守儿童,有的跟随父母进入城市,成为城市流动儿童,但不管是留守儿童还是流动儿童,他们都面临着教育困难的问题。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理念,在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上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那么社会工作将如何介入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发挥社会工作的优势呢?本文将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进行分析,寻找社会工作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契合点,并提出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和路径,为解决农民工子女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一、农民工子女产生及界定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2003年,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达1.14亿人。伴随农村劳动力的迁移也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农民工子女。2014年,据官方统计显示未来15年中国仍将有1.5亿农村人口转到城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数量也将增加到3700万以上;而据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2013年调查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全国儿童总数21.88%。也就是说,平均每5名儿童中就有1名农村留守儿童。与2005年相比,留守儿童增加了200多万人。
那么,农民工、农民工子女具体应该怎么界定呢?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概念,传递出中央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高度关注。国务院在《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中这样定义:农民工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狭义的农民工,一般指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广义的农民工,既包括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也包括在县城内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2006年)。农民工子女包括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两类。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赵景欣,2007年)。城市流动儿童则指6~18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城市暂时居住半年以上,且在当地学校就读的儿童青少年(申继亮,2009年)。
二、问题的提出
不论是农村留守儿童,还是城市流动儿童,他们的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缺乏家庭教育。由于父母或其中一方外出打工亦或是工作繁忙,大多数农民工子女缺乏亲子之间的沟通交流,家庭教育缺失。第二,农民工子女上学难、上学贵。由于城市教育的门槛高、费用贵,大部分农民工子女选择在在老家读书,很难在城市里读书。第三,农民工子女多在民办学校读书。虽然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在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大部分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存在师资力量薄弱、设备未达标和安全隐患等问题,这些状况影响了教育秩序,也不利于儿童健康发展。第四,城市农民工子女由于适应城市而引发教育不适问题,有的时候还会存在教育歧视,这都不利于儿童的教育和成长。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而农民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十分必要。
三、社会工作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契合点
社会工作综合运用专业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帮助人们尤其是弱势群体解决问题,对于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心理适应问题、学校融入问题等一系列教育问题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有三个契合点,具体表现为:第一,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理念。社会工作在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理解、接纳农民工子女,比如:不用问题视角看待他们的问题,而是运用优势视角,相信他们的抗逆力,充分挖掘他们自身的潜力,实现助人自助。第二,社会工作坚持人在情景中的原则。社会工作在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上,能够把问题放在一个大环境中,注意观察家庭、学校以及整个社会环境,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全面地了解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第三,社会工作的专业技术、方法多样,为解决问题提供了良好的途径。社会工作可以综合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同时还可以采用学校社会工作的方法介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总之,社会工作为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
四、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路径
社会工作为解决农民工子女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那么社会工作该如何介入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社会工作可以通过政策宣传和政策推动,发挥链接资源的作用,帮助适龄农民工子女寻找教育救助资源,解决因经济困难而无法入学的问题,同时要发挥积极的教育救助,防止出现福利依赖。
其次,社会工作可以开展个案工作,对存在城市教育适应问题的农民工子女开展个性化服务,进行情绪疏导和心理辅导,帮助其树立自信,融入学校和城市,进而适应城市的教育环境和方法。
再者,社会工作可以开展小组活动和社区活动,举办亲子互动活动,促进农民工及其子女的亲子交流互动,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社区学习互助活动,给有学习困难的农民工子女提供学习帮助,提高学习兴趣。
此外,社会工作可以发挥多方面调动资源的优势,整合个人、学校、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资源,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
最后,学校可以引入学校社会工作,在社会工作的理念指导下,开展一些学校活动,促进农民工子女融入学校,尽力消除存在的教育歧视问题,营造良好、平等、互助的社会气氛,改善社会教育。(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洪雁,方爱清.城市社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期望与社会工作回应[J].前沿,2010(10):180-182.
[2] 包福存.社会工作视角下流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62-64.
[3] 田勇.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与社会工作介入[D].中南大学,2013.
[4] 徐丽敏.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救助的需求及社会工作介入[J].学术论坛,2014(06):124-129.
[5] 熊猛,叶一舵.中国城市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12):1798-1813.
[6] 雷万鹏.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调查与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5):139-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