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
2016-05-04
喜欢王安忆,喜欢她以女性的细腻书写散文诗般的小说,一如她的短篇小说《闺中》。
《闺中》描写的是相依为命的母女二人,作者泛泛地描述着主人公从小至退休的人生。虽是泛然而书,却仍是王安忆那种浮光掠影般的文笔,浮动的细腻,仿佛在欣赏一部发黄的旧电影。
主人公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经历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光阴一路走过,“时间似乎是从她身上滑过去的,没有留下痕迹”。她的母亲呢?“她的母亲,看上去可真像她的姐妹。和她一样,是娇小的身材,眉眼也是俏的那一种,肤色白皙。穿着打扮,也很俏。并且,同样显得年轻”。然而,就是这样一对母女,没有人了解她们的生活,没有人知道她的父亲是谁,只知道她们母女二人淡淡而又不失精致地悄然度日。
王安忆写道:“这城市的街头巷里,你看熙来攘往的人多,其实彼此并不知根底,且都有自家的隐衷”。时代不停地进步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日趋淡漠。太多时候,我们面对着走过来的人群视而不见,对他们所发出的声音置若罔闻;不知道我们该庆幸这样的现象是文明的进步,还是该痛心人类的心灵已经不再拥有温情。
喜欢文中细致地描写母女二人在物质匮乏的那些年代里,仍旧不肯停止对美好的追求。那是在文革期间,全国上下都装军装的岁月里,她们“回到家中,将这间双亭子间的门一关,母女脱了外套,显出颜色鲜亮、样式别致的毛衣”,多么可爱的女性的狡黠啊!在那个阴暗的岁月,她们的心中始终飘荡着对美的追求!
到了七八十年代,主人公已经不再拥有韶华的时光。她会在保守稳重的装扮风格中略带花哨,一条漂亮的丝巾,抑或一枚好看的发卡,就这样用自己的灵慧去轻挽随水流逝的青春。她的母亲呢?“她和她的母亲,很点缀了这城市的街景呢!”一样的淡雅妆容,一样的端淑气质,听凭流年带走她们易逝的韶华,却带不走内心对美好的向往。
我喜欢看她们母女二人在世事艰辛的时候,始终保持着淡泊的心态,微笑从容地面朝风云变幻;无论外界是多么嘈杂,她们只守着自己小小的梦幻般的天地,一点一滴地善待着自己的生命、善待着自己的现实生活,永远不做奢望的、不切实际的浮想。或许,用平实的态度对待人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积极吧?生活就是这样,平静的表面下藏着不可预测的暗流;顺应地生活,便是积极地接受。
时间平和地滑过,从年少至年长,主人公对这样简单清淡的人生已经习惯;只是,在小说的结尾处,当她从喧哗的旅游节目中清寂下来的时候,笑得忽感疲倦的时候,“陡地收起笑声,眼睛就潮了”。
没有人知道她为什么会眼底潮湿,或许她自己也不知道。是美人迟暮的悲哀?是流年若水的伤感?
就这样,我的眼底亦有微潮,我的心也被感染了莫名的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