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市场的走向
2016-05-04张彤
张彤
摘要:随着我国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确立,财政预算监督工作已经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笔者从财政监督实践入手,浅议财政预算监督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财政预算 监督 现状 对策
一、财政预算监督工作的现状
(一)尚未建立一个运转自如的财政预算监督机制
目前财政专职监督机构主要开展了对下一级财政部门的预算、决算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对同级预算单位的检查主要是涉及政府非税收入、政府采购等财经政策、财经纪律的执行情况检查。这些检查基本都属于事后、实体性检查,重收入、轻支出。
(二)尚未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预算监督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虽然我国相继出台了《预算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制定的时间较早、约束、调节的范围和内容较为片面,一些内容甚至脱离了公共财政改革和管理的要求,在预算管理和财政监督工作中很难发挥较好的作用。同时,无法界定人大、审计、财政部门以及社会舆论监督的职能、范围,这些部门单位到底监督什么、监督哪些环节都无法明确界定,造成“大家都有权监督、大家都无权监督、大家监督都不到位”的尴尬局面。
(三)尚未建立一个适应预算监督管理的财政监督机构和监督队伍
目前现有的财政监督机构大多都是财政部门内部设立的职能科室或办公室,没有专门成立财政部门内部的专职监督检查局,规格较低,这些机构一般多为副局长或纪检组长(书记)分管,很难实施对预算的全程监督。
(四)尚未建立一个财政监督高效、快捷的信息化监督平台
财政监督工作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财政监督寓于财政管理、财政监督服务于财政管理的“事前监督审核、事中跟踪监控、事后监督检查”的全程监控机制。因此,这项工作需要运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信息技术实现与预算管理部门、国库支付部门、非税收入管理部门以及预算单位的信息共享。
二、关于财政预算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财政内部制衡机制和全面预算监督制度
在公共财政体制下,预算监督是财政监督机制建立的核心内容,应通过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监督制度”,来保障稳定长效财政监督机制的实现,真正将财政监督融入财政管理的全过程。财政部门要随着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管理体系的不断健全完善,结合财政改革的目标,进一步增强全员监督意识,做好各内部职能机构的监督与管理工作的合理分工,形成环环相扣、有效监督制约的内部制衡机制,从而真正建立起财政事前审核、事中跟踪监控,事后监督检查的全程监控机制。
1、建立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
在改革预算编制制度的基础上,对全口径预算实施有效监控。应进一步完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将非税收入全面纳入预算管理制度,扩大部门预算管理的范围。在此基础上,将财政总预算、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全部纳入预算监督的范围,将财政监督的口径覆盖到全部财政资金的管理过程。
2、建立全组织预算管理监督制度
树立“大监督”理念,明确财政业务主管部门和财政监督部门在财政预算管理各环节的主要职责。在预算编制环节,业务主管部门主要负责部门预算的初审,据此监督相关单位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合规性。专门监督机构主要负责对预算审核、批复过程以及预算单位的重大事项进行监督。在预算执行环节,业务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对预算单位资金拨付申请进行审核,确保资金拨付申请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3、建立全过程预算监督制度
全过程预算监督制度首先是将监督工作寓于财政资金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决算等环节,这是由各预算管理机构、国库支付机构和专门监督机构分工协作共同进行和完成的。其次将专门监督机构的预算监督工作融入到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作为专门监督机构,应从事前监督审核、事中跟踪监控和事后监督检查三个环节进行监督。
(二)积极探索全程预算监控机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一是成立更高规格的财政监督检查机构。在现有财政专职监督检查机构的基础上,成立财政监督检查局,直接对财政局局长负责(必须,否则不能发挥全部职能),负责包括财预算全程监督在内的财政监督的全面业务。二是制定财政预算全程监督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明确财政监督机构的在预算全程监控中的具体监督职能及其与其他业务机构、预算管理机构、国库支付机构的工作分工。三是积极探索财政预算管理全程监督工作的有效实现形式。首先对部门预算实施监督(第一道关口)。财政监督机构直接参与到“两上两下”的全过程,实施预算编制程序性和实体性监督,对重大项目、资金进行跟踪问效。其次,对国库集中支付进行监督(第二道关口)。在国库支付环节收支分离和岗位分离的基础上,实行管理和监督职责相分离,规定所有资金拨付事项至少经过两个以上科室签字,财政专业监督部门盖章后放可办理手续。
(三)加强预算监督的法制保障
全国人大应进一步完善《预算法》和规范预算收支的其他法律,如制定《财政预算编制实施细则》、《财政预算审查工作规范》、《财政预算执行监督工作规范》等,同时要建立财政条款设立评估程序、技术规范、跟踪评价和清理制度,这是人大改进和强化预算监督的法律基础。
(四)加强对财政预算管理监督工作的领导
财政部门要加大对财政预算监督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各级党委、政府和人大部门领导的大力关怀和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和预算单位的充分信任。在此基础上,成立财政预算监督改革工作专门组织机构。同时,努力争取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优良的财政预算监督工作人员充实到监督工作第一线;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以适应新时期公共财政制度对财政监督工作的整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