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鱼繁育成长过程中疾病的预防

2016-05-04徐健

中国水产 2016年4期
关键词:品相幼鱼鱼苗

文・图/徐健



金鱼繁育成长过程中疾病的预防

文・图/徐健

金鱼繁育能更深感受饲养金鱼的乐趣,从定向选育配种、人工排卵受精、控温孵化、挂丁平游、投喂、调水到筛选等每一个步骤都应做到有条不紊。因季节转换和开春金鱼繁殖季的气候变化,以及一些细节上打理的不到位,会导致金鱼生病或夭折。本文详述了不同季节内金鱼繁育成长过程中疾病的预防管理措施。

金鱼繁育能更深感受饲养金鱼的乐趣,从定向选育配种、人工排卵受精、控温孵化、挂丁平游、投喂、调水到筛选等每一个步骤都应做到有条不紊。刚出生的小苗抗病力相对较强,但因季节转换和开春金鱼繁殖季的气候变化(特别是露天小水体昼夜温差会较大,且有时日照过强,有时阴雨连绵),伴随着鱼苗的不断成长,若在一些细节上打理的不到位,会导致金鱼生病或夭折。

今年繁殖了几批协会系日寿,由于注重打理细节,未出现任何病症。由于追寻着对日寿金鱼的审美理解,以水为墨,以饵为笔,坚持做水做鱼、调饵塑形的理念,我所繁育的金鱼一直健康的成长着,现将金鱼繁育成长过程中预防疾病的切身体会与各位鱼友们分享。

针苗

一、春季金鱼疾病的预防管理

今年开春后的3月27日清晨,定向预留的日寿种鱼开始急剧追尾,赶在上班前,经人工排卵受精,鱼卵无重叠地均匀分布在孵化盆,以利于提高受精和出苗率。经第2天仔细观察,每盆仅有极少量未受精卵,及时剔除它们,可以避免孵化过程中未受精卵产生霉变,也可以有效维护孵化水质。种鱼排卵受精后,可暂时分开,放入含0.5%盐的饲养水中静养,先可少量投喂,再增至常规量。由于初春,昼夜温差还较大,要先将受精卵放在室内孵化,室内孵化盆的自然水温维持在20℃左右。预计临近出苗前的1天~2天,将孵化盆里的老水倒掉,用同温清水清洗2次后,放进室外露台同水温的水槽。第4天有2枚~3枚鱼卵开始破壳挂丁,第5天全部整齐出苗,第7天针苗起飞平游。以活水蚤做的开口饵料和主食,头月余保持了24小时不断食,为塑造整体美感和良好品质品相打下基础。平游2周后,进行了第1次筛选,因每次都坚持有效的把控孵化的水温和时间,窄尾、尾筒扭曲的现象虽较少出现,但依据日寿严格的评判标准和特质,鱼苗的次品率依然会很高,且随着鱼苗的不断成长,密度也会相对快速增大,筛选的目的就是大量淘汰掉次品,降低密度,并确保水质,让品相较好的鱼苗良好发育。

今年尚在家中露台繁育金鱼,饲养容器和面积受到局限。起初,仅有3个水槽(约3m2水面),6月后增换至5个水槽(约8m2水面)。由于繁育密度高,容器有限,因而需采取相对应的打理方式。一选前应该先进行两次抽底并分别兑约1/4等温新水,抽底时使用自制细管精心操作,以免抽走或伤及鱼苗。在春季遇到连绵阴雨天或昼夜温差较大时,若密度高且水质不良,一般易发白点或水霉等疾病,因此,为了有效预防鱼病的发生,可在保持水质良好和稳定的基础上,配合泼洒一次红药水或亚甲基蓝(用药量按成鱼用量减半),可在连绵阴雨且疏于打理时偶尔使用。天晴时,隔三差五地用吸水性强的纸张平铺于水面再及时取出,用以吸除掉漂浮在水面的油膜,可以有效地维护良好和相对稳定的水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最初的饲养环境

筛选倒槽后留下的部分鱼苗

鱼苗平游3周后,我进行了第二次选别,淘汰掉了尾部张力不足的鱼苗。这时的鱼苗已长到1cm左右,分辨起来会更清楚些。选别鱼苗是很辛苦的劳作,要在熟知金鱼品种特征和品相标准的前提下,尽量提高选别效率,不然,从早到晚埋头选别,极易出现腰酸背痛、头昏眼花和夜晚气温较低时导致的伤风感冒。要相对快速的选别并准备充裕的时间,预防鱼病时莫忘预防人病。每次选别鱼苗前,先提前做好备用水槽、鱼池的清洗、消毒、养水工作,调控好新水槽、鱼池的水质和水温,便于顺利分槽、分池饲养,预防小苗出现不适及应激反应。

满4周后,鱼苗已封肚,身体也基本成型,刺尾、飞机尾、尾芯不正、尾筒扭曲、张力不足或过盛以及抗枪带刺等瑕疵的鱼苗也已较清晰可见。选别时,先挑出游姿、品相好的鱼苗,淘汰掉次品,再根据气温的逐步升高和鱼苗的长势、水质状况,相对增加换水频率。

随后的5月,小苗长势很快,此时应做到每周继续选别一次。有些以前不易看到的瑕疵,会随着小苗的成长逐渐明显,继续淘汰掉游姿差、尾部张力不足或过盛以及背部抗枪带刺、背高腰高、背幅和尾筒单薄等有瑕疵的幼鱼,留下品相较好的幼鱼分槽饲养,这个时期逐渐步入夏季,小苗也已经经历了孵化—针苗—青仔—黑仔的过程,即将步入虎秃变色阶段,这时,应赶在变色前尽量淘汰掉有各种瑕疵的幼鱼,每次筛选尽量做到过半淘汰,营造合理的饲养空间。

虽然繁殖的时间有早有晚,但我经过仔细观察自己繁育的幼鱼,发现大多数金鱼幼鱼都会在6月上中旬开始变色,且金鱼变色与繁殖时间、气候、水温、饲养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变色期,幼鱼的体力消耗会很大,繁殖稍晚幼鱼的变色也恰逢梅雨季节,若水质管理不当易造成幼鱼疾病多发乃至夭折。前期大量的筛选淘汰保证了适当的饲养密度,此阶段可相对减少投喂量,但需坚持少食多餐,配合规律换水或倒槽等以保持水质良好和金鱼健康。进入夏季,有时会有大暴雨,室外小水体的水槽在下雨天可用阳光板适时做好遮盖,且要保持溢流口的畅通,预防水漫金山。阳光板和水槽之间应留出一定的空隙,保持饲养水面适当的通风透气,防止溶氧量不足和闷缸。应避免饲养水温陡升陡降和水质变化过大,可以有效预防幼鱼出现虫鳃、菌鳃、白点、水霉等疾病。在下蒙蒙细雨或趁雨停间隙时可坚持规律喂食及换水等打理,在阳光过强的天气,要适当的做好部分遮阳,防止饲养水过绿造成金鱼烫尾。

变色中的幼鱼

变色后的幼鱼

二、夏季金鱼疾病的预防管理

进入7月上中旬时,幼鱼大部分都已变色完成,色彩逐渐变得艳丽。此阶段需避免水体过新和过老,坚持做水调饵、塑形控鳃,适时做好抑鳞,并做进一步的筛选。7月份~8月份已完成变色的幼鱼,食欲是一如既往的旺盛,健康活泼,长势迅速。此阶段因气温较高,阳光充足,在水质管理上应适当加大换水量和频率,保持水质相对稳定和良好。在较充足喂食的基础上,也应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我是每天清晨4点半起床到河沟港汊捞水蚤,将捞回的水蚤清洗消毒干净后,赶在上班前的6点给幼鱼喂上第一餐,虽然辛苦,权当晨练。若上班不在家,一次的投喂量应控制在适宜的量(中午12点以前幼鱼能全部吃完),晚上下班后再投喂2次~3次。周末若在家休息,则喂食应该分不同的时间段,一般而言,每天应投喂8次左右,让金鱼在不断游动中觅食,可以避免金鱼起肚和乱鳞等。在8月下旬会偶遇气温急剧下降,此时,应适时减少投喂量,提前预防鳃病和肠炎等疾病的发生。

三、秋季金鱼疾病的预防管理

9月~10月是人们常说的鱼病高发季节,这个时间只是个宽泛的概念,因地区不同会有区别,即使在同一地区,有的年份会提前,有的年份会推后。由于金鱼对季节转换的气候变化有适应期,因而应大致以炎热气温陡降的一段时间和也如季节转换期的昼夜温差过大来衡量。

事实上,鱼病季并不可怕,只要做好平常相对规律的打理,保持水质的良好和相对稳定,适时控饵,适当减少投喂的量和频率,金鱼就会很健康地成长。保持水质良好和相对稳定,防止饲养水温陡升陡降,杜绝鳃病传染源,就可有效预防金鱼鳃病;保持饵料洁净,在昼夜温差较大和水温下降时相对减少投喂量和频率,可有效预防金鱼肠炎。反之,鳃病或肠炎才会是这个季节的多发病。鳃病和肠炎发病的部分征兆有相似也有区别,在金鱼鳃盖、鳃丝、泄殖孔和鱼便无明显表象征兆的情况下,初养金鱼的朋友往往会误诊,若用治疗鳃病的方法治疗肠炎,往往会加重病情,甚至导致金鱼夭折,因而,应掌握不同鱼病的发病原理和病理特征,采取相应措施,来做到有效预防或治愈。经往年的实践证明,泼洒0.7%盐和0.2mg/L二氧化氯的混合溶液可有效预防和治愈虫鳃、菌鳃。

在今年7月10日,我新引进了9条铃木和男血统的原装日寿,虽经细致的过水、定水,状态良好,形态也长势喜人,但在饲养一个多月后的8月下旬,因气温陡降几天并伴连绵阴雨,出于溺爱,投喂量减少的力度不大,其中有2条鱼导致肠炎,引发失鳔,并分别侧卧槽底2天和3天。经细心思考和实际摸索运用,我决定使用左氧氟沙星胶囊,将粉剂充分溶解后,选择傍晚,按0.2g/50L整槽泼洒药浴。第二天清晨,我惊喜地看到侧卧几天的金鱼已恢复平游。傍晚,我按常规适度换水后,仍按0.2g/50L足量泼洒一次。第三天早上,金鱼就恢复活泼并觅食。继续停食2天到3天后,我才开始由少量投喂到逐渐恢复至常规投喂量。如今,它们一直健康活泼的成长着。多位鱼友在咨询金鱼肠炎和失鳔病症时,按我告知的此法治疗,金鱼也很快得到康复,并啧啧称奇。现在此继续分享,可助鱼友挽救欲将放弃的爱鱼。

失鳔后治愈的铃木和男血统原装幼鱼

四、冬季金鱼疾病的预防管理

10月下旬到11月,长江流域温暖乍寒,虽昼夜温差仍然较大,但经细致的饲养管理,金鱼已完全适应季节的变化。金鱼白天仍觅食积极,投喂量和频率可相对少于7月份~8月份,这时的金鱼可适当催肥,并提前做好越冬的各项准备。

12月上旬,我国中部地区饲养在室外露天水槽、水池的金鱼可进入冬眠状态,用提前打理好的水槽、水池和绿水静养,金鱼会状态良好。定期查看水质、水位和金鱼状况,偶尔在气温相对较高时少量换水和补水,并在不断的总结、学习、积累中等待来年金鱼的唤醒和美丽延续。

以上是对室外露天水槽繁育金鱼的一些实际体会,室内鱼缸除冬天自然水温下相对减少投喂量,一般不会受到四季变化的影响,可打造成金鱼的保险箱。

室内鱼缸

五、结论

无论是室外水槽、水池还是室内鱼缸,在饲养金鱼的管理上,要根据自身的饲养环境选择适合自己和相对规律的打理方法。同时,也要根据金鱼品种特征和品相标准,选择合适的饲养手法和环境。确保饲养水体水质的相对稳定和良好是关键,因为,即使换水不当等因素造成金鱼应激反应,对金鱼的成长和品相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要按品种特征培育出优秀品质的金鱼,首先,需做好金鱼疾病的预防,然后,在此基础上,深化对金鱼品种和品质特征的理解,不断总结、吸收、完善相应饲养手法和环境。金鱼繁育过程中的疾病预防,总的来说,一是及时选别,淘汰掉次品,保持饲养密度适中。二是打理好水质,保持水质的相对稳定和良好。三是下雨天和阳光过强时适当做好露天小水体水槽的遮盖,以防止水温、水质陡变等导致金鱼疾病。四是在疏于打理时,偶尔用盐、用药预防,不要长期用盐用药。五是保持饵料洁净,投喂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饵料,做好活饵的清洗和消毒。六是适当较充足的投喂,根据金鱼不同成长阶段和品种品相的要求,以及水质、水温和气候变化,把握好投喂量和频率。

猜你喜欢

品相幼鱼鱼苗
面相与品相
惨!海南再现死鱼事件,石斑鱼养户亏上百万,刚投放鱼苗几乎全军覆没
面相与品相
面相与品相
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黄颡鱼幼鱼的赖氨酸需要量
黄颡鱼幼鱼对饲料中维生素C的需要量
不同温度条件下褐菖鲉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
谨防购买鱼苗计数中的骗术
不同饵料对云斑尖塘鳢幼鱼摄食生长和消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