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化”非遗的德阳实践

2016-05-03

关爱明天 2016年4期
关键词:绵竹德阳市年画

本刊记者罗晓庆



“活化”非遗的德阳实践

本刊记者罗晓庆

特校孩子正在年画村参观

编者按

非遗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它的主角和核心是传承人,促进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既能让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保护,也能促进非遗文化“活起来”“传下去”,让优秀传统文化扎根孩子们的心灵。围绕非遗保护和传承为目标的“进校园”实践活动,若能全面系统地建立起长效性机制,从知识普及到技能培训,甚至创新创业等更深的层面,将赋予“非遗进校园”活动丰富的内涵和更为巨大的使命。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个地区的做法不尽相同。2016年3月以来,德阳市关工委联合市教育局、市文广新局,开拓创新,采取了“引进来”、“带出去”的方法,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校园(村、社区),统一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绵竹年画传承社会实践活动,并带到社会上宣传推广。此方法将培育、弘扬核心价值观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让学生在与“非遗”的近距离接触中充分领略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阳市关工委通过在中小学校“宣传普及”、大中专院校“创新创业”两个层面入手,重点组织特殊教育学生“技艺传承”,试点活动效果显著。

镜头回放

2015年3月25日,一位两鬓斑白的“五老”志愿者,也是一位技艺娴熟的年画老技师,走进了德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室,他将给孩子们上一堂独特生动的年画模板雕刻基本技法课。这是“非遗”进校园活动的首堂课。在美术教室里,十多名听障学生在手语老师的辅助下,认真地学习年画老技师教授的技艺。初次上手,还不懂怎么拿捏,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在模板上的动作显得十分生疏,但数次尝试之后,孩子们很快就领悟到了其中的道道,下手运刀刻画越来越顺畅。

特校孩子学年画技艺

从2012年开始,德阳市关工委在德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实施残疾儿童艺术培养计划,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何帮助这些残障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德阳市关工委近年来的工作重点。为破解这一难题,市关工委“五老”提出,“可以尝试让孩子们学习绵竹年画技艺”。说干就干,2015年6月,市关工委协调动员绵竹南华宫年画开发中心,免费在德阳特殊教育学校建立了“年画艺术工作室”,组织4名年画老艺人,采取“自愿报名+学校推荐”的形式,对23名特校的听障孩子开展了年画培训,内容涵盖了刻版至上色等全套技艺。

这个方法一开始,便受到了残障孩子的欢迎,有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甚至表现出惊人的天分。德阳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邬殊丽表示,“这些孩子接受这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对他们来说,非常不容易。除了听障,他们可以说什么都能做,他们对艺术的领悟能力也非常强。”如今,有5名孩子已基本掌握年画制作工序,有1名孩子已达到初级年画艺人水平。更为可喜的是,有一家年画企业表示,待这些孩子毕业后,愿意接收部分优秀的孩子从事年画工作。

与此同时,“五老”们在教学中还积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理念等元素融入其中,让孩子们既学习技艺,又传播公益。2015年底,由年画艺人构思、设计并与特校孩子一起制作、上色,共同完成了《“三讲三爱两进步”年画集》(青少年版)和《“农村美”年画集》(青少年版),这两本年画集成为了全市推广绵竹年画传承实践活动的范本。

2015年9月,为了帮助职教学生更好地创新创业,德阳市关工委再次协商动员绵竹南华宫年画开发中心,在四川省商贸校建立了“年画创业工作室”,将“年画技艺”、“学生创意”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重点针对艺术、计算机等专业的180余名学生进行年画技艺培训。其中10份学生的设计稿已被年画公司相中,用于制作年画产品。有的学生在具备一定基础之后,还组成团队进行创业,比如“互联网+”模式,开年画产品的网店等。有学生还主动提出将自己的年画产品利润拿出一部分,捐给德阳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用于支持绵竹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推广。

传承活动将在全市推广

德阳市关工委开展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取得一定效果之后,得到了德阳市委、市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并拟定在全市内,以“非遗进校园童画绘家乡”为主题,进行广泛的实践活动,充分挖掘运用绵竹年画的艺术表现力和传播影响力,推动“三讲三爱两进步”活动不断拓展,引导全市中小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力促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和培育下一代。

按照计划,“非遗进校园”活动首期将在全市范围选择10所中小学校,定期开展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教育,引导学生学习、认识、参与到文化传承和创新活动中来,充实素质教育的内容。

“非遗进校园”活动从今年3月持续至10月,将成为德阳市2016年的重头戏。德阳市各地教育局和关工委按照“点面兼顾,知行合一”的思路,本活动以宣传推广《“三讲三爱两进步”绵竹年画集(青少年版)》等为主要范本,以宣传、绘制家乡为主要内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德阳市各级关工委联合各地教育局,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积极号召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并在全市选取中小学校和村(社区)作为活动联系点。届时,一批年画传承人也会走进学校教室,进行现场授课和展示其精妙绝伦的技艺手法。

据了解,各中小学校关工委特别是纳入联系点的学校关工委,要组织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举办一次绵竹年画公益讲座、组织一次年画上墙实践活动、开展一次年画作品展示展览、评选一次年画作品,通过活动,让学生对绵竹年画的历史由来、工艺流程、主要特点等有所了解和认识。各地关工委还计划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纳入夏令营、冬令营以及“青苗活动室”等校外阵地的教育内容之中。

今年4月上旬,市关工委、市文广新局将组织德阳市第三届网上青少年微文艺作品创作大赛“绵竹年画项目”的评选,并将优秀作品汇编成集,并根据各中小学校和村(社区)的活动开展情况、作品投稿质量等,再评选出5所学校、5个村(社区),并命名为首批“德阳市‘非遗进校园’·十佳示范学校(村、社区)”并授牌。入选的示范学校、村(社区),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将给予1万元的年画传承经费支持。

猜你喜欢

绵竹德阳市年画
多彩活动 浸润成长——四川省德阳市青衣江路小学校
四川绵竹红岩什邡式磷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牛年画牛
年画
德阳市金兴农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缸鱼年画之旅
论高校教育中绵竹年画的传承与创新
德阳市地下综合管廊及配套工程(一期)建设项目PPP模式应用
盗墓黑手伸向汉晋“绵竹城”
试论绵竹年画的美学特征及其对产品设计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