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康复的影响研究

2016-05-03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0期
关键词:肌纤维盆底收缩压

曹 薇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产后保健科 江苏淮安 223002

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康复的影响研究

曹 薇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产后保健科 江苏淮安 223002

目的对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后妇女进行康复护理,探讨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产科进行生产的产妇作为受试对象,随机选取阴道分娩及剖宫产的产妇各45例,即将产妇康复护理后的盆底功能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阴道分娩组产妇的盆底收缩压及静息压、I类、II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3个月后的治疗后,两组的盆底压力、I类、II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产妇产后康复训练应尽早开始,能够改善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盆底肌肉损伤情况,提高盆底肌的收缩能力,显著改善产妇盆底功能,还能显著降低产妇尿失禁发生的概率,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盆底肌;康复护理;分娩方式;产后妇女;盆底功能

盆底肌功能障碍,是分娩的产妇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产妇在妊娠期间,子宫和胎儿长期对产妇的盆底组织产生压迫。此外,产妇在自然分娩的过程中,阴道过度扩张,降低了盆底肌肉的紧张度和弹性,严重时会引起盆底肌肉的断裂,导致盆底肌损伤,产妇可能出现盆底功能障碍[1]。其以阴道松弛、性生活质量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尿失禁及子宫脱垂等严重表现,妨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本研究旨在对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后妇女进行康复护理,探讨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对盆底功能的影响,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阴道分娩及剖宫产的产妇各 45例进行本次研究,收集产妇一般资料:阴道分娩组:年龄:27.4 ±5.9岁;孕周:39.8±3.2周;新生儿体重:3.5±0.8kg;孕次:初产妇:32例,经产妇:13例。剖宫产组:年龄:27.64±5.3岁;孕周:39.5±2.3周;新生儿体重:3.4±0.5kg;孕次:初产妇:30例,经产妇:15例。所有产妇均为足月生产,且产妇不存在妊娠期并发症。对比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实验方法

康复护理的方式为:护理人员实行责任制,每位产妇由对应的护理人员进行一对一康复护理,包括盆底肌训练、低频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训练[2]。盆底肌训练要求产妇做收肛动作,每次动作持续3秒后放松,连续做半个小时,每天三次,两个月为一个护理疗程。低频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训练要求产妇取平卧位,双腿屈曲并分开,将电击棒置入患者阴道,测定电击时盆底肌和腹肌收缩时的电活动,每次持续20分钟,每周两次,护理持续3个月。

1.3 检测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盆底压力及肌纤维收缩力等改善情况。

1.4 统计分析 对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其差异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盆底肌康复治疗后对产妇盆底压力的影响

详情见表1,不同组别产妇开始进行康复治疗前后,对比产妇的盆底压力,结果显示:治疗前,阴道分娩组产妇的盆底收缩压及静息压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3个月后的治疗后,两组的盆底压力无显著差异(P>0.05)。

表1.对比盆底肌康复治疗后对产妇盆底压力的影响 (±s)

表1.对比盆底肌康复治疗后对产妇盆底压力的影响 (±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剖宫产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盆底收缩压 盆底静息压阴道分娩组剖宫产组45 45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28.23±1.35 48.97±4.20*#38.56±2.54 48.89±4.25* 4.01±0.34 6.15±0.73* 4.98±0.42 6.11±0.56*

2.2 对比盆底肌康复治疗后对产妇肌纤维收缩力的影响

详情见表2,根据低频电刺激检测结果对产妇肌纤维收缩力进行对比,发现:治疗前,阴道分娩组产妇的I类、II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3个月后的治疗后,两组的I类、II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无显著差异(P>0.05)。

表2.对比盆底肌康复治疗后对产妇肌纤维收缩力的影响(±s)

表2.对比盆底肌康复治疗后对产妇肌纤维收缩力的影响(±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剖宫产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I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 II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阴道分娩组剖宫产组45 45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8.78±2.20 28.10±3.08*#19.19±2.31 28.04±3.89* 21.08±2.51 46.05±4.59* 30.21±3.46 45.10±4.47*

3 讨论

近年的调查结果发现:产妇在分娩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的现象[3]。轻者表现为阴道松弛,严重的产妇会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等临床表现。对于产后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现象。研究表明,对产妇进行康复护理能够改善产妇盆底功能,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白小丽等通过对1243例产妇予以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结果发现其对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均可有效改善其盆底肌功能,具有良好的康复效果[4]。但是有研究发现,盆底肌康复治疗仅对阴道分娩产妇有较好的康复作用,但对于剖宫产的产妇的康复效果存在一定的质疑,为此,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该研究中,治疗前,阴道分娩组产妇的盆底收缩压及静息压、I类、II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3个月后的治疗后,两组的盆底压力、I类、II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无显著差异(P>0.05)。这与张艳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其通过对418例顺产产妇和550例剖宫产产妇进行了盆底肌康复治疗,结果发现,康复治疗虽然有利于两种产妇盆底肌力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于临床效果无显著的差异[5]。此外,本研究结果与王文琼等人的结果相符合[6]。

综上所述,产妇产后康复训练应尽早开始,能够改善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盆底肌肉损伤情况,提高盆底肌的收缩能力,显著改善产妇盆底功能,还能显著降低产妇尿失禁发生的概率,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1]刘湘晖,杜丹,黄淑妹.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2,39(6):613-615.

[2]熊仁美.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近期效果的研究 [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9):31-32.

[3]祁志宇,党翠玲,赵耀红,等.不同分娩因素对产后盆底肌力的近期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13):2016-2018,2019.

[4]白小丽,杨伟娟.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康复结局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8(9):117-119.

[5]张艳,易念华,吴兰,等.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效果评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3(3):351-355.

[6]王文琼.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1):2905-2906.

R714.6

A

1672-5018(2016)10-347-01

猜你喜欢

肌纤维盆底收缩压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武定鸡肌纤维特性形成规律研究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