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中颈外静脉穿刺的效果分析
2016-05-03罗丽华
罗丽华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南京 211200
血液透析患者中颈外静脉穿刺的效果分析
罗丽华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南京 21120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中颈外静脉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35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77例(采用颈外静脉穿刺法EP)和对照组177例(采用聚四氟乙烯移植血管屡法PTFE),对比两组患者透析充分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透析充分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另外,观察组的并发症率1.13(2/177)与对照组 3.38%(6/177)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出现栓塞及感染的情况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临床上采用颈外静脉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有利于减少患者产生栓塞及感染,提高透析效率,对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减少通路并发症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
血液透析;颈外静脉穿刺;效果
保持患者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透析和充分透析的重要前提,对提高和延长患者生存质量和存活时间具有积极作用。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较为常用的血管通路方法是进行动静脉内外科手术,除此之外,在一定情况下还可以进行PTFE或者CTC等。当其他通路无法正常进行可以考虑将颈外静脉穿刺和另一外周静脉分别做为动脉引血端和静脉回血端进行血液透析。现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的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354例,均为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男性189例,女性165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52.9±11.2)岁。随机分为观察组177例(采用颈外静脉穿刺法EP)和对照组177例(采用聚四氟乙烯移植血管屡法PTFE),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及方法
1.2.1 材料:采用由 Togo Medikit Co.Ltd制造的规格为SP502-17(25)或 SP502-17(33)的透析专用留置针进行颈外静脉穿刺。使用规格分别为 16G(1.6×5.0)旋转式或 16G × 1-1/4" HTC-30W的动静脉屡穿刺针对足背静脉进行一次性穿刺选。
1.2.2 方法:撤去观察组患者的枕头或者对其肩部垫入薄枕使其保持平卧或仰卧,站立在患者头顶方位,选择患者两侧充盈度较高、血管清晰、走向较直的一侧外静脉进行穿刺,穿刺的具体位置一般在颈外静脉中上段。经过消毒后,采用 2%利多卡因行在穿刺点的内外两0.5~1.0cm处对患者进行浸润麻醉,在持续呼气后进行屏气可以将患者的颈外静脉充分显示。医术人员左手示指,拇指固定好进行穿刺的皮肤,右手以15~30°角持针快速穿刺。对颈外静脉不够明显的患者可要求助手对其锁骨上窝轻压后再穿刺。当穿刺后出现突空感并在注射器内保留2ml的0.05%肝素盐水采取一定负压后产生回血则证明穿刺成功。在患者内测送入钢丝弯头,皮肤扩张器对穿刺口进行扩张后再拔出,将留置导管导入静脉,完全置入导管后去除钢丝。分别采用0.05%肝素盐水和浓肝素对导管进行冲洗和封管以备后用,最后用缝线的方式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对照组的患者在血管通路时则采用聚四氟乙烯移植血管瘩。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透析充分性及并发症发生率。透析充分性的分析和研究:对患者透析前后的尿素氮分别进行采血测定,KT/V=-ln(R-0.0 3)+(4-3.5 R)UF/W,其中R表示为透后BUN/透前BUN,ln和UF分别为自然对数和超滤量,W为患者透后体质量。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透析充分性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发现,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透析充分性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透析充分性对比(±s)
组 别 n 透析前尿素 透析后尿素 Kt/V URR (mmol/L) (mmol/L)观察组 177 21.9±6.8 6.2±3.1 1.70±0.62 0.71±0.18对照组 177 22.0±7.0 6.1±3.0 1.71±0.64 0.70±0.17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的并发症率 1.13(2/177)与对照组3.38%(6/177)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出现栓塞及感染的情况低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颈外静脉是颈部最粗大的浅表静脉,位于颈部的颈外侧区,沿胸锁乳突肌表面垂直下行,在锁骨上缘中点上方约2~2.5 cm处穿深筋膜,约2/3的入锁骨下静脉,1/3入颈内静脉。颈外静脉位置表浅而固定,容易穿刺,一般的医生和护士都能掌握;并且颈外静脉无重要组织结构伴行,没有误穿动脉、损伤胸膜和神经等严重并发症,局部血肿的发生亦不多,不会出现压迫气管的情况。
PTFE移植血管虽然生物相容性好,能够反复穿刺,但是其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栓塞和感染。对于PTEF通路无法使用时,可选择颈外静脉置管。颈外静脉被皮肤、浅筋膜及颈阔肌覆盖,位置表浅,管径较大,压迫浅静脉近心端时,静脉怒张明显,容易穿刺。颈外静脉穿刺选用透析用留置针穿刺方便,透析结束拔针,拔针后按压时间短,安全性较好。
本组资料显示,两组患者的透析充分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另外,观察组的并发症率1.13(2/177)与对照组3.38%(6/177)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出现栓塞及感染的情况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颈外静脉穿刺作为动脉引血端,另选一外周静脉作为回血端行血液透析能保证透析效率,不影响患者营养状况,未增加通路并发症。
[1]张勇,孟熙,和卫梅,等.不同血管通路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2012,1(5):256-258.
[2]叶朝阳.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术与临床应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49-50.
R473.5
A
1672-5018(2016)10-0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