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春期发动时相对男生抑郁、焦虑及问题行为的影响*

2016-05-03辉孙中平中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湖南长沙410081mail814600268qqcom通讯作者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问题行为抑郁焦虑

粟 丹 凌 辉孙中平中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湖南长沙) 410081 E-mail:814600268@qq.com 通讯作者



青春期发动时相对男生抑郁、焦虑及问题行为的影响*

粟 丹 凌 辉△孙中平
中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湖南长沙) 410081 E-mail:814600268@qq.com △通讯作者

【摘 要】目的:探索不同青春发动时相对男生的抑郁、焦虑及问题行为的影响。方法:使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湖南地区431名11~17岁的男生,并对问卷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男生的青春期开始时间存在显著差异,较少部分的男生属于青春期开始时间提前(13.92%)和延迟(22.74%),大部分属于适时(63.33%);②抑郁得分在青春期开始时间提前、适时与延迟的3种类型上(F=1.61,P>0.05)无显著性差异;③焦虑总得分(F=8.02,P <0.001)及其状态(F=5.95,P<0.01)和特质(F=9.27,P<0.001)两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提前组的焦虑得分显著高于适时组和延迟组,适时组和延迟组的得分差异不显著;④学习适应不良(F=5.31,P<0.01)、攻击行为(F =3.58,P<0.05)、违纪行为(F=9.29,P<0.001)等在青春期开始时间上差异显著,提前组的学习适应不良和攻击行为显著高于适时组和延迟组,适时组和延迟组的得分差异不显著。提前组的违纪行为显著高于适时组和延迟组,适时组显著高于延迟组。结论:青春期发动时相能够影响男生的焦虑、学习适应不良、攻击行为和违纪行为,而对抑郁、退缩、神经质和考试焦虑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青春期发动时相;男生;抑郁;焦虑;问题行为

青春期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的转变与过渡时期,是个体发育的第二个重要阶段和最重要的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育趋向成熟[1]。生理上的变化主要是指性腺和生殖器发育、第二性征出现,还有个体的身高、体重、肩宽、胸围也会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2]。青春发动时相指青春发育期各种生理事件开始出现的时间,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描述个体与所处的某一参考人群相比,其青春发育过程属于相对较早、适时或相对较晚[3]。国外有关青春期开始时间早晚对男孩可能影响的研究发现,晚熟组与早熟组的青少年相比,更加焦虑、渴望成熟,希望获得别人的注意[4]。父母对早熟儿子教育和成就期望比晚熟的孩子要高[5]。在日常生活中,早熟男生比晚熟男生更受欢迎,在同伴群体中更容易居于领导地位,Jones通过研究发现,加利福尼亚的男孩到30多岁时,他们当中青春期早熟的个体,仍然表现得比晚熟的个体更加自信、更有责任感,社交能力也更强[6]。说明不同青春发动时相上男生的心理和行为表现是有差异的。一些西方学者得出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与青少年各种内化性问题(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和外化性问题(攻击行为,违纪行为)等有关[7]。Ge的研究得出,发育期的状态和时间与儿童内化性问题和外化症状显著相关[8]。说明青春发动时相与青少年各种内化性行为和外化性行为有关。但以上都是基于国外研究,国内甚少相关的研究,是否存在跨文化的一致性?本研究旨在探究国内男中学生青春发动时相对抑郁、焦虑与问题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为国内学校和家庭开展青少年青春期的健康教育提供基础资料。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湖南地区11~17岁的男中学生500人为研究被试,其中有效作答问卷为431份(86.2%)。

1.2 方法

1.2.1青春发动时相量表(Pubertal Development Scale,PDS)[9]是由Peterson等人编制,包含5个项目,用来评估儿童和青少年的身体的、青春发育期的生长状况的自我报告式评定量表。本研究采用自我报告式的简体中文版青春期发育量表(MCPDS),该量表分男生版和女生版,均包括5个项目,其中3个项目是相同的,像身高的长高、全身毛发的增长以及皮肤的变化,还有两个项目是不同的,男生评估的是他们声音的变沉及面部毛发的生长,女生的则是乳房的发育及月经初潮的年龄。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Cronbachα系数范围为0.68~0.83;而现行研究的α系数女生为0.71,男生为0.70,本研究运用男生版量表。国内,Chan等人[10]在2009年将翻译修订的中文版的PDS在中国香港地区施测,证实中文版PDS在实际研究中是可用的。

1.2.2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11]由Birleson制定,适用于8~13岁儿童,共有18个项目,本研究参照苏林雁修订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手册(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for Children,DSRSC)把年龄扩大到16岁,按3级评分,量表为负性评分,得分高表示抑郁程度高;其中第1、2、4、7、8、9、11、12、13、16项为反向记分。由苏林雁[12]等人将量表翻译成中文,Cronbachα系数0.73,分半信度为0.72,信效度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于2002年建立全国常模样本。

1.2.3状态-特质焦虑问卷[13]由Cattell和Spielberger等人编制,中文译本的信效度较高。该问卷由40个题目组成,第1~20项为状态焦虑量表(STAI,Form Y-I,S-AI),主要用于评定即刻的或最近某一特定时间或情景的恐惧、紧张、忧虑和神经质的体验或感受。第21~40题为特质焦虑量表(STAI,Form Y-l,T-AI),用于评定人们经常的情绪体验。S-AI重测信度为0.88,T-Al为0.90,且有较高内在一致性。

1.2.4行为问题的测量工具 本研究采用崔丽霞编制的中学生行为自评问卷[14],该量表借鉴Achenbach编制的青少年行为自评量表(the Youth Self-Report,YSR)。该问卷共60个条目,包括6个因子,分别是学习适应不良、攻击行为、违纪行为、退缩、神经质、考试焦虑。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大于0.92,分半信度系数大于0.93。

1.2.5施测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团体测验的方式完成施测。对施测者进行培训统一指导语。强调注意事项,统一施测。

1.3统计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统计。进行描述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检验。

2 结 果

2.1男生青春发动时相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采用的青春发动时相判定方法参考Ge[8]在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标准分数(-3,-1)的为延迟组98人(22.74%);标准分数(-1,+1)以内的为适时组273人(63.33%);标准分数(+1,+3)的界定为提早组60人(13.92%)。由此可以看出只有较少部分的男生属于青春期开始时间提前和延迟,大部分属于适时。

表1 男生抑郁在不同青春发动时相上的差异性检验

2.2男生抑郁得分在不同青春发动时相上的差异性检验

由表1结果显示,男生青春期发动时相在抑郁得分上差异不显著。

表2 男生焦虑得分在不同青春发动时相上的差异性检验

表3 男生问题行为在不同青春发动时相上的差异性检验

2.3男生焦虑得分在不同青春发动时相上的差异性检验

表2结果显示,男生的焦虑总分、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在不同青春发动时相上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得出,提前组比适时组和推迟组更多表现出焦虑,适时组与延迟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且特质焦虑的得分均高于状态焦虑。提前组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都显著高于适时组和延迟组,适时组和延迟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2.4男生问题行为得分在不同青春发动时相上的差异性检验

由表3结果显示,学习适应不良、违纪行为和攻击行为在不同的青春发动时相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而神经质、退缩和考试焦虑则无显著性差异。学习适应不良和攻击行为的提前组显著高于适时组和延迟组,适时组和延迟组差异不显著;提前组的违纪行为显著高于适时组和延迟组,而适时组显著高于延迟组。提前组青少年问题行为各维度得分最高,延迟组的青少年得分最低。

3 讨 论

3.1男生抑郁在不同青春发动时相上的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男生青春期发动时相上的抑郁水平差异不显著,表明男生的早熟、适时与晚熟在抑郁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洪鸿等人的研究支持该结果,洪鸿研究发现,“青少年儿童的抑郁情绪障碍,器质性因素所起作用较小”[15]。但王惠发现,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延迟的男生抑郁的发生率高于适时的男生[16],Rudolph等人指出,在青春期前期存在抑郁和适应不良的青少年,早熟对青年期的抑郁有很强的预测力,而对早期不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个体预测力不强[17]。Felson研究得出,男生青春期提前是有积极意义的[18-19],男生青春期提前使其拥有更成熟的外表,他们会获得更多自信、更受同伴欢迎和更大的社会成就。除了生理机制上的解释,许多心理学家从心理因素入手,如Abramson的抑郁绝望理论和Elkind的自我认知理论则是认为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和自我意识的提高可能导致抑郁的增加[20]。生物遗传因素,依恋关系,父母教养方式,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家庭中的应激事件,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为青少年抑郁症的主要影响因素[21]。综合调查研究的结果和对文献的梳理,可以得出男生抑郁情绪在青春发动时相上无显著差异。

3.2 男生焦虑在不同青春发动时相上的差异

男生的焦虑总分、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在青春期发动时相上存在显著差异,特质焦虑得分均高于状态焦虑得分。焦虑总分、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的事后检验都得出提前组比适时组和推迟组会表现出更多焦虑,而适时组与延迟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与王惠结果一致,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男生焦虑、焦虑抑郁共存的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及延迟的男生[16]。May Wewers和Kaiser J的研究显示,焦虑障碍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8],所以早熟男生更易表现焦虑。Deardorff[7]研究发现,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与青少年各种内化性问题有关。根据成熟差异假说[22](the maturation disparity hypothesis)指出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之间存在落差,这种落差会置青少年于各种心理病理学问题的危险之中,其中包括焦虑。陶芳标认为激素对个体情绪、身体、认知和人格都有很大的影响。青少年要面对来自周围人群对其身心成熟的反应,当青少年不能调和生物学成熟与社会成熟之间差异,即难以弥合“成熟裂隙”(maturity gap)时,社会适应困难就很容易发生,易产生焦虑[23]。所以焦虑在青春发动时相上是有显著差异的。

3.3男生行为问题在不同青春发动时相上的差异

学习适应不良、违纪行为和攻击行为在不同的青春发动时相上存在显著差异。而神经质、退缩和考试焦虑则无显著性差异。学习适应不良和攻击行为的提前组显著高于适时组和延迟组,适时组和延迟组的得分差异不显著;提前组的违纪行为显著高于适时组和延迟组,且适时组显著高于延迟组。青春期提前青少年问题行为各维度得分最高,延迟组的青少年得分最低。学习适应不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不能根据学习条件的变化,积极主动进行身心调整,导致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达不到应有发展水平的学习干扰现象[24],同龄群体对个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影响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25]。所以很可能早熟男生由于身体发育更加成熟与同龄之间存在差异使得早熟男生的学习适应不良问题显著多于适时和晚熟。也有可能早熟男生给人一种成熟感,使得父母对其期望过高,感到压力,就会出现焦虑和适应不良[26]。研究证明,问题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父母教养方式可能只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之一[27]。王克研究得出,早熟或晚熟男生在攻击、逃学、逆反、说谎等行为问题上表现得更加的明显[13]。史慧静指出,性发育早晚与青少年吸烟行为分男女来比较青春期性发育早、中、晚各组间吸烟行为的差异[28],发现男生中尝试吸烟率在性发育较晚组中最高;现在吸烟率在发育较早组中最高,其次为发育较晚,性发育中等组中最低,中学生吸烟行为属于违纪行为,这与本研究部分一致。但本研究中违纪行为不仅仅是吸烟,还包括欺骗等其他因素,所以结果可能有差异。Deardorff发现,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与青少年外化性问题(攻击行为,违纪行为)等有关[7]。可能是因为那些早熟和晚熟的青少年,在与其同年龄的伙伴比较时,可能会遇到较多的身体困扰,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继而造成心理调适困难和其他反社会行为[29]。从生理学取向解释,是因为雄性激素对青少年行为的直接作用使得早熟青少年往往表现在增加进攻性和冒险性[30]。根据“提前发育”假说,早期成熟面对生理变化和社会社会适应的时间太短,使他们更容易受到环境压力的影响。所以早熟的青少年内化和外化问题就越大[8]。Caspi研究得出,早熟的未成年人相比适时和晚熟的青少年,会更易表现出未成年人犯罪、旷课和学校相关破坏性行为[31]。所以综合国内外研究普遍认为,青春发动时相对男中学生学习适应不良、违纪行为和攻击行为等外化性问题有显著影响。

青春期发动时相能够影响男生的焦虑、学习适应不良、攻击行为和违纪行为,而对抑郁、退缩、神经质和考试焦虑的影响不明显。

参考文献

[1]李鹰.关于青春期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教育研究,1996,18(5):72-75

[2]Tanner J M.Growth and maturation during adolescence[J].Nutrition reviews,1981,39(2):43-55

[3]Marshall W A,Tanner J M.Variations in pattern of pubertal changes in girls[J].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1969,44 (235):291-303

[4]Jones M C,Bayley N.Psysical maturing among boys as related to behavior[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50,41:129-148

[5]Duke P M,Carlsmith J M,Jennings D,et al.Educational correlates of early and late sexual maturation in adolescence[J].Journal of Pediatrics,1982,100:633-637

[6]Jones M C.Psychological correlates of somatic development[J].Child Development,1965,36:899-911

[7]Deardorff J.Cham H,Gonzales N A,et al.Pubertal timing and Mexican-origin girls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symptoms: The influence of harsh parenting[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13,49(9):1790-1804

[8]Ge X,Brody G H,Conger R D,et al.Pubertal maturation and African American children’s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symptoms[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006,35(4):528-537

[9]Petersen A C,Crockett L,Richards M,et al.A self-report measure of pubertal status:Reliability,validity,and initial norms[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1988,17(2):117-133

[10]Chan N P T,Sung R Y T,Nelson E A S,et al.Measurement of pubertal status with a Chinese self-report Pubertal Development Scale[J].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journal,2010,14(3): 466-473

[11]Birleson P.The validity of depressive disorder in childhoo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self-rating scale:A research report.J.Child Psychol.Psychiat,1981,22(1):73-88

[12]苏林雁,王凯,朱焱,等.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的中国城市常模[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8):547-549

[13]王克,宋红岩.论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学生的考试焦虑[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3):117-119

[14]崔丽霞,雷雳.中学生问题行为群体特征的多视角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1(3):112-119

[15]洪鸿.青少年抑郁和相关行为问题的家庭小组辅导[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5,9(12):145-147

[16]王惠,郝加虎,陶芳标,等.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第一届学校卫生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451-457

[17]Rudolph K D,Troop-Gordon W.Personal-accentuation and contextual-amplification models of pubertal timing:Predicting youth depression[J].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2010,22(2):433-451

[18]Felson R B,Haynie D L.Pubertal development,social factors,and delinquency among adolescent boys[J].Criminology,2002,40(4):967-988

[19]Fergusson D M,Horwood L J,Ridder E M,et al.Subthreshold depression in adolescence and mental health outcomes in adulthood[J].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2005,62(1):66-72

[20]徐馨琦,方平,卫海燕.青少年抑郁研究理论及研究展望[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5,33(2):119-123

[21]苏朝霞,康妍,李建明.青少年抑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5):629-631

[22]Ge X,Natsuaki M N.In search of explanations for early pubertal timing effects on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J].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9,18(6):327-331

[23]陶芳标.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与青少年卫生系列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学校卫生学意义[J].中国学校卫生,2008,28(8):673-676

[24]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61-63

[25]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7-28

[26]李媛.流动儿童学习适应不良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08

[27]邵海英.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3):439-440

[28]史慧静,安爱华,王萍萍,等.青春期性发育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J].中国流行病学杂志,2008,23(4):265-268

[29]Tschann J M,Adler N E,Irwin C E,et al.Initiation of substance use in early adolescence:The roles of pubertal timing and emotional distress[J].Health Psychology,1994,13(4):326-333

[30]Arnett J.The young and the reckless:Adolescent reckless behavior[J].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995,4 (3):67-71

[31]Caspi A,Moffitt T E.Individual differences are accentuated during periods of social change:the sample case of girls at puberty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1,61(1): 157-168

·论 著·(发展心理)

Influence of Timing of Puberty on Adolescent Boys’Depression,Anxiety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Su Dan,Ling Hing,Sun Zhongpi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iming of puberty on adolescent boys’depression,anxiety and behavioral problems.Methods:431 Randomly collected objectives in Hunan province from 11 to 17 years old boys,completed Pubertal Development Scale,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for Children,State Trait Anxiety Inventory and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Depression Scale.Results:①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during puberty time,small part of boys belong to precocious puberty13.92%and late-maturing 22.74%,most boys belong to moderate puberty63.33%;②The scores of depression wer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t in adolescence start time(F=1.61,P >0.05);③Anxiety scores(F=8.02,P<0.001)and two dimensions(F=5.95,P<0.01)(F=9.27,P<0.001)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youth start time,precocious boys’scores were higher than the moderate puberty and latematuring,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oderate puberty and late-maturing;④Learning-adaptability problems(F=5.31,P<0.01),attack behavior(F=3.58,P<0.05)and discipline-breaking behavior(F=9.29,P<0.001)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ce start time.The precocious boys’scores of learning-adaptability problems and attack behavior’s were higher than the moderate puberty and late-maturing,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moderate puberty and late-maturing;The precocious boys’scores of discipline-breaking behavior’s were higher than the moderate puberty and late-maturing,and moderate puberty boys’scores significant were higher than late-maturing.Conclusion:Perceived pubertal timing plays impact on adolescent boys’anxiety,learning -adaptability problems,attack behavior and discipline-breaking behavior,but not plays impact on depression,withdrawal,nervousness and test anxiety.

【Key words】Timing of puberty;Boys;depression;Anxiety;Problem behaviors

(收稿时间:2015-11-18)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少年学生自立品格养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13YBA226)

doi:10.13342/j.cnki.cjhp.2016.05.034

中图分类号:R395.9,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252(2016)05-0775-05

猜你喜欢

问题行为抑郁焦虑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妊娠呕吐孕妇焦虑抑郁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影响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例谈高中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矫正策略
注重课堂纪律,调控英语教学
“规则”先行,追求高效语文课堂
德俄“焦虑”波兰右翼新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