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专业建设的应用科技大学转型发展研究

2016-05-01刘德深马凤鸣郑伟杨玉顺朱振林

求知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专业建设研究发展

刘德深+马凤鸣+郑伟+杨玉顺+朱振林

摘 要:应用科技大学是德国最年轻的高等学校,也是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并与综合大学平起平坐,以其对社会经济做出的巨大贡献而得到德国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许。在学校发展建设中,学科专业是大学培养人才的基础平台,因此,应用型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是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建设的基础性任务。

关键词:专业建设;应用科技大学;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04

应用型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是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建设的基础性任务。完成好这项任务,可以为地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是适合国家产业深度转型的战略方针。结合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实际案例进行应用科技大学转型研究,可以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下高校改革的新经验、新规律。

一、应用科技大学的应用背景

1.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本科院校仅以单一的学术研究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及应用科技大学的理论与研究并不多。现对应用科技大学及其专业建设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如下:①已有的研究多是从专业建设的某个层面进行问题分析,少有系统性的整体研究。②已有研究往往多注重于某种具体专业的问题研究,缺少学科专业群,以及学校专业间的整体考虑。③缺乏实证性研究,往往只是经验性的总结,或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理论的演绎。

2.关于应用型本科的总体研究

国内关于应用型本科的研究著作主要有孔繁敏等编著的《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该书阐明了应用型大学的含义、特征、模式、学科与专业、学科研究、科学研究、师资队伍以及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最后指明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方向:从高等教育系统出发,以学科分类与层次划分相结合的方法,将高等教育分为学术型、应用型两类,并进一步细化为高职教育、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类型划分上属于应用型,层次上属于本科,是应用型的本科。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发展定位上,需通过学校类型、层次和水平、当前定位与长远定位、总体定位与内部局部定位三个维度来进行。

3.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研究

高等德国FH的专业建设特色可以总结为以下五点:①专业建设具有明显的地方经济特点;② 重视基础理论课;③极大地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④课程设置宽而浅,且注重实用;⑤德国FH拥有一支特色鲜明的师资队伍。刘海燕认为,高校专业建设可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加以认识:就学校而言,主要考虑专业设置、专业布局结构的调整优化,重点专业建设和扶持等宏观层面问题。就某一具体专业来说,包括社会发展需求的追溯,制订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制订专业教学计划进行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法革新等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二、应用科技大学专业培养体系的研究

1.关于区域内高校专业建设的研究

区域内高校专业建设研究主要集中于省域范围,关于高校专业布局结构调整以及特色、重点专业建设方面的研究。许秋奎在《吉林省经济发展与高校专业设置的研究》一文中提出:①以超前思维进行专业设置;②发挥专业设置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增强办学自由度;③灵活增设新专业,调整专业整体布局;④内练基本功,强化内涵建设,优化专业设置结构。

2.关于区域内专业建设中教育主管部门作用的研究

教育管理部门应该依据教育规律和社会需求,通过建立健全高校专业设置评估体系和专门的评估机构对专业设置进行评估,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所在学校专业办学水平状况,而且还能够推动高校专业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现阶段省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实施专业结构调整,扩大工科、人文学科专业覆盖范围;建立劳动就业预警机制,根据岗位需求调节专业招生规模等举措,以完成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目标。

3.国外应用科技大学研究

主要以德国为主,德国教育部网站(BMBF)相关资料《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介绍了FH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式及走向。同样是来自(BMBF)网站的资料《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研究》介绍了FH的科研项目的经费来源。《25年以来下萨克森的应用科技大学》谈到了科研工作在FH学科专业建设中的地位的确立,并在1980年后成为FH教授们的工作任务之一。《2005基础与结构数据》为读者提供了最新、最权威、最全面的有关德国各级各类教育及学校的相关数据。《应用科技大学在90年代的发展情况》论及FH在德国高校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它在专业设置与建设等方面和普通大学有较大不同。《FH与经济的相互作用研究》从学科、专业等方面介绍了德国各个州的FH的发展情况及其与地方经济的相互作用、影响。此外,瑞士、比利时等国的学者也日益关注对应用科技大学发展的研究,特别是关注学科专业建设。

三、研究途径与方法、主要保障条件

1.研究途径与基本思路

第一步,对应用科技大学本科相关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应用科技大学院校的发展历程以及应用型专业建设的特殊性问题。第二步,在上述理论分析基础之上,了解国家在教育领域的方针政策,分析问题及其出现的原因。第三步,追溯应用科技大学学科专业转型发展轨迹。第四步,结合“试点院校”“典型院校”专业建设实际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同时在学院深化其应用,并在省际推广。

2.主要保障条件

具体保障措施有:①通过学科专业建设,推动东方学院向应用科技大学转型发展原本就是学院近几年推进内涵式发展的中心工作。②研究的依托部门是教务处和专门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高教研究所,有勤恳敬业的专职研究人员。由研究人员组成的省级黑龙江省民办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团队以应用科技大学转型发展实践为基础,对民办高校基于学科专业建设推动应用科技大学转型开展全面研究。③课题组成员中有党办主任和高教研究所主任,他们都有高级职称。

本文在对应用科技大学本科相关基本理论问题的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应用科技大学的转型问题,促使部分学科专业群形成了特色、优势,并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也有了发展;同时本文希望通过总结“试点院校”“典型院校”的成功经验,实现学院应用的深化及省际推广。

参考文献:

[1]董立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教育研究,2014,(8).

[2]张 婕,陈光磊.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对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1).

[3]顾永安,刘海峰,陆正林.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任务与举措[J].现代教育管理,2014,(11).

[4]丁 彦,张 伟.国外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研究综述——以德、荷、芬、瑞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4,(3).

[5]阎晓辉.应用技术大学创新能力建设浅析[J].天中学刊,2015,(6).

[6]孙 诚.欧洲发展应用技术大学的背景及特色[J].中国民族教育,2014,(12).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研究发展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区域发展篇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