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揭开“如何突破教育发展中人本原则”之瓶颈

2016-05-01傅喜美

求知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育发展瓶颈

傅喜美

摘 要:教育发展问题归根到底在于学生发展问题,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所在。心理学家认为,教育的作用只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人类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地得以实现。人本主义这一科学发展观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核心目标,尤其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但因为其实现难度较大,已成为当前教师教学中的一大瓶颈。

关键词:教育发展;人本原则;瓶颈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05

1.创建新型师生观,提高教师的感召力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新型师生观的核心在于热爱学生,表现为爱心、关心、温暖、支持、信任、帮助等;感召力即常讲的亲和力,是指协调、和谐,体现为师生关系的适度与合理。要提高教师感召力,教师首先应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维护学生自尊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也是提高教师亲和力的一个前提条件;其次,要从日常教育活动做起,从小事做起,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去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近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最后,教师要成为学生亚文化活动的支持者,积极支持学生的亚文化群体活动。

2.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积极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谓主体性,就是指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它包括独立主体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动的主体作用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内部因素,因此,学生的主体作用才是决定教育教学成效的关键所在。

(1)紧扣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学科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功能,它需要借助教材,通过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最终达到培养健康人格的目的。所以,教材是教师与学生联系的桥梁,其质量和水平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新教材的活动课为教师的创新教育、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供了依据。

(2)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新教材一改以往日纯理论运用,而是大胆地采取新的形式,通过动手、动脑等形式来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讲座、演讲、辩论、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形式上“活动课”,并且结合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形式多样的多媒体,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应把传统的说教式教学转向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从而把情境教学演绎成学生发挥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一堂课。

(3)深化教育改革,多为学生构建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舞台。“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教师应该一改从前枯燥无味的教学方法,积极地在教学中注意激情激趣,以情明理,情理交融,扎扎实实地去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多为学生搭建发散思维的舞台。

3.以教育公平化为立足点,实施分层教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育公平化是基础教育永恒追求的目标。因此,在建构主体性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心中要对每一个学生充满关爱,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尊重学生的差异,在备课、上课、作业、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才能够真正渗透分层教学的思想,以促使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分层教学的思想,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使学生去创造一个又一个成绩。学校学习仅仅是学生漫长的学习生涯中一个短暂的阶段,学生要能够主动适应迅速发展的未来需要,必须具备自我持续发展的态度、能力与知识,并坚持终身学习。分层教学时必须开展研究性学习,因为研究性学习为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是较高层次的自主实践活动。

学生主体创新教育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中学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应坚持“权为生所用”“情为生所谋”,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实现和维护好学生的根本利益,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努力适应时代的变化,注重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以培养真正能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最终顺利突破教育发展理念中人本主义实施的瓶颈。

参考文献:

[1]董锦芳.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分析[J].高中生学习(师者), 2014,(2).

[2]袁 园.谈中学政治课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J].思想理论教育,2013, (16).

猜你喜欢

教育发展瓶颈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滴水藏海
在突破瓶颈中成长
点击图象问题突破图象瓶颈
闪存能否让数据中心一劳永逸
大数据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路径研究
基础教育均衡化的实施对于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透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谈中英中学教育差异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