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假日旅游负面影响的对策研究

2016-04-29郭松栾月

经营者 2016年4期
关键词:负面影响对策

郭松 栾月

摘 要 随着我国人民收入的提高,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假日旅游也以此为契机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假日旅游市场不断暴露的问题,阻碍了其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假日旅游 假日消费 负面影响 对策

一、假日旅游的出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在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基础上,人们的需求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又受到较多的节假日条件的诱导。因此,出现了假日旅游。旅游活动也从一种奢侈的休闲活动转变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休闲方式,这便预示着假日旅游日后的蓬勃发展。

二、假日旅游出现的原因

(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根据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可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为14551元、16510元、18311元、20167元、21966元,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呈增长趋势,其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为假日旅游的蓬勃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节假日增多,假日经济火爆

旅游活动开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具备闲暇时间。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促进旅游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效果尤为显著的即为法定节假日的制订。2007年国务院将劳动节和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几个民族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假日。同时,公休节日的假期通过调整双休日来集中休假,形成了春节及国庆两个集中休假高峰时间段和其余5个节日集中休假小高峰,假日次数增加且分布趋向合理,推动了假日旅游的迅猛发展。

(三)人民大众消费观念的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民大众从过去仅追求食宿等最基础的需要向精神层面的转变,选择旅游的最为明显,特别是假日旅游。旅游也由以往的观光游览向休闲体验娱乐转变,旅游目的地由国内向国外转移,出境游已发展成为一种常态。

(四)旅游目的地的多元化营销

旅游目的地新媒体营销由旅游业和信息业交融发展开始,二者有机结合。媒体的宣传和推广推动了假日旅游快速发展,“黄金周”“小长假”到来之前,媒体都会广泛宣传各个景点的基本情况、优惠政策,营造了假日旅游氛围。

三、假日旅游出现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一)假日旅游经济下的消费者消费行为表现

假日旅游在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中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1.集中性:(1)季节的集中性,春季和秋季气候较适宜,所以“五一”和“十一”成为旅游的黄金周。小长假和短假期使旅游者的消费选择也不同,以春季和秋季气候为代表的假期,成为集中的旅游旺季。(2)目的地的集中性,消费者于旅游旺季在目的地的选择上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对景区的选择依赖于景区的知名度和受欢迎的程度。2.盲目性,“黄金周”出现热门景区游客“井喷”和非热门景区“遇冷”的两极化现象,说明游客在选择时存在盲目跟风心理。3.供给与需求矛盾,假日旅游是以节假日为契机,实现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的互动扩张。需求是弹性的,旅游者的出行计划受气候以及信息的影响,而供给是刚性的,由此出现了刚性供给与弹性需求的矛盾。

(二)假日旅游的负面影响

1.假日旅游集中反映旅游存在的问题,供与求失衡,游客投诉增加。假日旅游,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旅游总收入,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假日旅游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集聚,且现有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无法满足大量游客的需求,所以易在较短时间内易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旅游者的旅游质量受到影响,投诉增加。2.引发交通堵塞等社会问题。高速免费新政导致热门景区游客量激增和非热门景区游客量大减的两极化趋势。且假日期间大量外地游客客流与当地客流的叠加,引发交通堵塞。同时,景区停车位固定有限,停车困难,将制约假日旅游的发展。3.旅游成本增加,不诚信交易现象频频发生。假日期间,由于有限的设施和服务无法满足大量游客的需求,旅游市场供不应求。这样的情况易形成以旅游供应方为主导的卖方市场,不诚信交易现象发生。旅游者在假期期间出游成本提高,同时旅游业的形象下降,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4.景区超载,对当地旅游资源和环境都造成了人为的破坏。假日旅游在假期时间较短的条件下开展,会使得假日旅游出现人数多、节奏快的问题。许多旅游目的地在假期的客流量远远超过其本身的承载力,使其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使自然生态环境、旅游资源、视觉空间环境、观景审美情绪受到影响。

四、针对假日负面影响的对策研究

假日旅游中凸显的问题,与我国旅游业现阶段长期发展滞后的行情有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政府应进行宏观调控,调节假日旅游市场

在假日旅游期间,景区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无法满足大量散客的需求。假日旅游市场的混乱,需要政府引导客流和市场。2015年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游客“黑名单”制度,为游客树立了心理上的警戒线,对建立文明旅游长效工作机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因此,假日旅游市场,需要政府来进行调控,进而建立一个健康的假日旅游市场环境。

(二)落实分时、分地带薪休假制度,分流客源

假日旅游中出现热门景区游客爆棚,多个传统热门景区遇冷的现象。2008年1月1日新假日制度正式实施,原来的黄金周减少三个,短假增加三个。这对旅游者选择目的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短途旅游将会成为部分消费者的选择,分散了假日旅游市场的游客客源。而带薪休假制度能够对假日旅游起到分时的作用,同时会降低游客的出游成本,增加游客在旅游中的体验。

(三)建立完善自助游配套设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在假日旅游期间,自助游游客在旅游市场中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景区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无法满足大量散客的需求。应建立完善的自助游配套措施,推动旅游产品的调整优化,加速旅游消费从单一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型的转变。

(四)健全旅游信息预报系统,及时预报旅游信息,引导旅游者合理规划自己的出行计划。

2015年全国有故宫、九寨沟等16个知名景区提前发布了“限客令”。由于我国旅游者旅游消费观念还不成熟,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存在着从众心理和盲目跟风行为。因此,景区需要科学确定旅游景区承载量,控制景区游客接待量,引导旅游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固定的假期时间,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

五、结语

针对假日旅游产生的负面影响,只有进行大力整治,缓解假日期间供应方的压力,才不会出现服务质量低下,旅游业形象坍塌等一系列问题。假日旅游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应因势利导,携手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假日旅游环境,推动假日旅游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为郑州大学旅游管理系)

[作者简介:郭松(1993—),男,河南人,郑州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栾月(1995—),女,山西人,郑州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参考文献

[1] 贾亦娇.黄金周假日旅游发展对策和建议[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3).

[2] 赵玲玲,冯杜鹃.我国假日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时代金融,2013(06).

[3] 汪德根,章锦河.假日旅游经济负面影响的对策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3).

[4] 舒伯阳,马雄波.旅游目的地新媒体营销问题评析与集成模式探索[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5(03).

猜你喜欢

负面影响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优质学校建设的历史价值、责任担当与发展趋势
谈中考体育考试对初中体育课标水平教学的负面影响
偶像崇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
由“媒介审判”困境带来的思考
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