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应后端“发力”,引入质量认证体系
2016-04-29窦文宇
窦文宇
首先,本科毕业3年或者大专毕业5年以上便可申请MBA,这个群体具有较大的同质性,标准化考核相对有效;而具有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还得有8年或8年以上工作经历,其中4年以上管理经验的人才能申请EMBA,这些人差异性、发散性较大,以标准化考试来考察其申请资质,可能会产生较大误差。
海外高校招收EMBA学员没有统考,学校自己确定招生原则或选定第三方GMAT(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考核逻辑能力、分析能力的GMAT只是影响录取的因素之一,面试、工作经验、自我陈述在录取中占很大比重,而且也根本不存在GMAT最低分数线之类的说法。也就是说,在入学环节,如果你工作经验非常丰富或经历突出,GMAT成绩也可灵活处理。
教育主管部门担忧国内EMBA的教学品质无可厚非,但比起着力“入口”,尤其是这个抓手还未必完美,“后端”发力的海外商学院评价体系更为科学,可做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比如引入AACSB(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 EQUIS(欧洲质量发展认证体系)等国际商学院质量认证体系,同行评审、第三方评估、甚至媒体监督等对于提升EMBA教育质量的意义,远远大于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统考”。
现在的EMBA教育,已经走过粗放发展追求数量的时期,更多应追求项目品质。大量来自民营企业、创业型企业、增长型企业的申请者对知识、技能的渴望非常强烈。EMBA学员的背景、经历千差万别,他们被授予的不是研究型学位,而是实战型。如果真要抓质量,要看output(成果),培养出来的人怎么样?国外会有对毕业后的工资增长数、学生满意度或是其他结果性指标,入学指标如果越俎代庖,不一定有太好的效果。而且,谁能保证考试考得好的人在入学以后就一定不会“混学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