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生普,不负韶光
2016-04-29云泽林薮
云泽林薮
时晴时雨,是早春一贯的表情。
绵密的细雨,悄无声息地沾满了玻璃窗。窗外,花树已是笼上了一层若有若无的轻纱。
年前不慎崴了脚,让整个春节假期都闷在家中,好端端地辜负了连续多目的灿烂春阳。倒是这场小雨的不期而至,让一度低落的情绪总算起了些愉悦的波澜,因为找不到比下雨更合适的理由来泡壶普洱茶了。
伪文青的情结,使我近乎偏执地以为,雨天喝普洱是诗意且浪漫的。每一泡普洱在水中缓缓浸润开时,总是会娓娓道来一个故事,不论是自然还是人们赋予的,更何况是经历了十八年的砥砺。
为了不浪费这泡1998年临沧永德的生普,“茗飨堂”堂主茗淑特地去鼓岭汲来了山泉。水品贵“活”,南宋的胡仔说,“茶非活水,则不能发其鲜馥”,“活”水能更好地发挥出茶性。
茶条尽管有枯色,但肥壮紧实的身骨,透出了活泼泼的生机。它并没有失水枯萎,而是在沉睡,静待水润苏醒的那一刻。
在普洱茶的语境中,十八年,严格说来,并不能算老茶,“稚气”未脱的它还需要时间去“成熟”、转化。然而,累加在原料上的时间重量足已吸引人,它采自800多年的古树。
茗淑把茶掰成小块,倒进一只紫泥南瓜小壶里。小壶能很好地保温聚香,尤其在这样阴冷的天气里,透过壶壁传递的温热,有种说不出的陕意与闲适。
沸水润茶,细腻的清香,随茶烟升起,似是佳篇里清丽可人的开头。头道茶,倒掉与否,见仁见智。但是,我还是倾向于去品它。因为与一泡茶相遇,河闰泡就是初见时的礼貌问候,不应置之不顾。
尽管头道出汤较陕,但清亮的汤色及入口时的清甜,除了留下好印象外,还有期待。
对于普洱茶冲泡时间的掌握,茗淑向来都是凭经验,毕竟掐时间的精准泡是一板一眼的审评技术,总感觉少了些人情的热络。
微倾小壶,匀杯里亮起一泓金黄。澄澈透明的汤色,一下子就捕获了目光,心生欢喜。柔细的质感,润甜的滋味,令人满意的味觉表达,暗合了先前的期望值。
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重添沸水,静候第三道的开启。
经历时间与水的打磨,壶身闪着柔和的光泽。水滴顺着光滑的壶壁流下,壶中的芽叶正渐渐地被充盈、丰润、释放。
古树茶的魅力在于它丰富的层次感及无拘的想象空间。每一道茶就像一个意味深长的句子,需细细咀嚼、回味,方能会心知味。
蜜黄透澈的汤色蕴含着饱满的味蕾体验。含于口中,温软妥帖,使人联想到春晨的阳光与微风,轻柔且不张扬。
第四道时,涩感出现。涩感主要来自原料中的儿茶素成分,是古树茶常有的滋味特征,有时还被当作判定是否是古树茶的标准之一。涩,非但不会给茶减分,而且还会成为衡量茶品质的重要尺度——看涩感是否挂舌。
茶汤入喉后,涩感没有长时间停留在舌上,而是陕速化开,转为回甘。它的表现,不负所望!
第五道至第八道,汤色依然保持着诱人的蜜黄色泽,口感绵糯却不失力度。带有收敛性的茶汤,滑过舌面,进而满口生津。
雨越下越密,天空灰沉,仿佛又添了几分阴寒。但是,茶室里,茶香暧人,春意融融,丝毫不觉得冷,而茗淑穿的也只是一件薄薄的春衫。
第九道第十道,涩感渐趋减弱,醇厚慢慢凸显出来。细嗅挂杯香,清悠,略带果香,心中涌起阵阵暧意。
不知不觉,这泡茶已经用去了近两陶壶的水,难怪古人把喝茶称为“水厄”是非常形象的。在我们“斟酌”茶汤的间隙,茗淑不忘往陶壶里添水。她说,泡普洱,热水不能断供,否则它身上的“气”就会续不上。恰如一气呵成的文章,茶之“气”也是要一贯到底。
至第十三道,涩味已然消退,更多的是醇甜柔细之感。茶汤的厚度与张力,是鲜活丰盈的,是可以真实地被感知的。
十五道以后,汤色还是呈现出亮澈的蜜黄,涩感褪尽,醇乖口清甘里夹杂着幽柔的果香,如同诗行中绝妙的韵脚,昧之隽永。
茗淑说,其实,她的这泡茶也是受人所赠。茶的原主人是个有“仙气”、喜欢云游的资深茶饕。他不但找茶,还痴迷于藏老茶。难得的是,他并不吝于分享,这泡茶便是他的藏品之一。他还在外包装上加盖了他淘来的“滇王之印”,足见主^对它的钟爱程度。
叶底褐青略红,带有淡雅的清香。芽叶虽不甚完整,却肥厚油亮,原料的净度再次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取几叶揉捏,柔韧挺括,富有活力。
香减味淡,不是它的终点,而是它的起点。它将在烹煮中迎来新生。
炉火轻轻舔舐,芽叶在急须里翩翩起舞。茶汤将沸时,壶口调皮地吹起了泡泡。茶是有生命的,俯仰之间,一呼一吸,一起一灭,亦如我们人生的聚散无常。此时此刻的茶聚,当下的风景即是最美。
茶汤橙红,冒着腾腾热气,我的眼前一片迷蒙。轻啜一口,醇厚稠滑,浓郁的糯香,敦厚况隐。
雨停了,眼镜上的水雾也散了。杯中冷香,悠雅如故。拾眼瞥见,窗外,一叶新绿,韶光清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