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需要什么?

2016-04-29陆永宏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16年6期

我带了三年的一届学生毕业了。三年来,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中:我们的教育究竟需要什么?这个问题促使我在教育工作中不断地思考、探索,我的教育主张也逐渐清晰:今天的教育,已不单单是知识的傳递,更负载着培养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知能并进、人格健全的学生的重任,所以教育工作者要有一副担责的肩、一颗奉献的心、一个创新的脑……

教育工作者要有一副担责的肩。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说过,在当今体制下,一个好教师的责任和本事就在于:一方面帮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最有效的方法对付应试;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拓展素质教育的空间。这是可以做到的。当然,前提是教师有一定的能力和很强的责任心。这一届学生由于受两校合并影响,学生数量多,生源质量下降,优秀的师资较少。我刚刚接手时,就暗下决心:规规矩矩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三年来,我一直担任一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始终站在教学的第一线,与老师们摸爬滚打在一起。在考核的各项指标上,都要求自己名列前茅,不能落后于其他教师。教研课我带头上,率先示范,以自己强烈的责任感来带动老师。我经常与老师交心,促进他们责任心的提升,为这一届学生取得圆满的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工作者要有一颗奉献的心。对我来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家常便饭。从担任分管校长的那天起,我就知道,作为一个教育管理者,事业、工作、生活的取舍是无法用加减法计算的,平时要求老师做到的,我自己要率先做到。带初三毕业班这一年,正赶上儿子上高三,但我仍坚持6∶30之前到校巡视,即使是儿子高考期间,也不例外。爱人有时开玩笑似的埋怨我:对学生比对儿子亲。也是在这一年,因为一次交通事故,我尾椎骨裂,医生要求我卧床休息,可一想到学生临近中考,我便咬着牙坚持上班。不能骑车,就坐车上班;在办公室不能坐着,就站着。领导、老师知道后都劝我回家休息,我拒绝了。我带领管理团队,用爱心去融化教师,用关心去帮助教师,用真心去拥有教师,用诚心去感动教师。我们分管级部的全体教师都抛弃个人得失,安心工作,乐于奉献,整个队伍风气正、劲头足。

教育工作者要有一个创新的脑。为了统一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标、形成教育合力,针对这届学生,我们在全体教师中依次开展了三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初一时,就“如何利用好学生富余时间”开展讨论,使学生爱学;初二时,就“如何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细处”开展讨论,使学生想学; 初三时,就“如何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开展讨论,使学生会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也结合这一届学生的实际,我们提出德育创新工作思想,把“有效德育”放在工作首位。学生的思想工作解决了,班风学风好了,学习质量自然就上去了。“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不仅开展了“英语节”“体育节”“科技节”“亲近自然周”等一系列活动,而且通过班级文化布置,让每块黑板、墙壁说话,使学生除了得到知识、提升能力之外,更能得到很好的思想教育和情操陶冶。

总之,教育需要的实在太多,但最需要的是我们强化责任、乐于奉献、不断创新。只要我们不断追求,教育梦一定会实现。

(作者为江苏省高邮市城北中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