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
2016-04-29刘元平
摘 要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激发求知欲望,通过遵循数学教学规律,加强数学直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关键词 数学学习 培养 兴趣
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对数学有浓郁兴趣的学生,他会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去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有时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如果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那就会视数学学习为一种苦役,也就不可能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效果较差,成绩下降。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习能力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一些尝试。
一、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激发求知欲望
数学是一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数学课,可以说所有学生都具备一定的數学知识,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一定要使未知的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保持一定程度的差距,自感不足才能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时不要满足于已懂的结果,而要在所得的结果中去探索;不要沉醉于已懂的知识,而要根据需要不断地提出新问题,进一步去探索更深的奥秘,使学生能体会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的愉悦感。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他们渴望真情和爱,有着极强的表现欲和成功欲,因此教师要善于将学生好学热情、表现欲和成功欲转化为长久的情感,永恒的兴趣,执着的追求,发展为内心的志趣。
二、加强数学直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国家数学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过程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其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功夫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教学就是教师将课本上比较抽象的知识通过浅显的、具体形象的事物来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一看就明,一听就懂。新课程理念中强调情景引入,“直观”具有看得见、摸得到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会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乐趣,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考的问题,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另外还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在思维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如果学生动脑筋想问题了,那么他们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揭示矛盾、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同时还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知道他们怎样想。只有紧紧围绕教学目的,要求在关键处设问,在思考的转折点设问,在探求规律的情况下设问,才会激发学生思考和探求新知。
三、体验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的。如听懂一节课,掌握一种数学方法,解出一道数学难题,测验得到好成绩,平时教师对自己的鼓励与赞赏等,都能使自己从这些“成功”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更高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平时学习中,要多体会、多总结,不断从成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绩)中获得愉悦,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兴趣。
由于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当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某一成功,必然产生愉快的情绪;若是不断地获得成功,则学习数学和愉快情绪就会建立稳定的联系,学生对数学学习就有了兴趣。在具体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加大题目难度让学生解答,这样学生就有了成就感。对于学生的任何一点进步都要在班上及时表扬,鼓励,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是学生学到知识的主要场所,因此教师要设法让课堂教学富有生动性,这样才能刺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苏科版数学教材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可以让学生参与的操作实践内容,这样,优化的课堂结构,学生获取知识也更直接。如,在七年级上册讲完《有理数》这章后,笔者让学生自己随意写一些正数、负数、幂组合,给它们赋予运算符号出题,然后同桌间互换进行解题计算,学生的兴趣有了,参与度更广了,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了。
五、遵循数学教学规律,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保证
在教学中教者应树立学生的主体观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遵循数学教学的规律,将“让学生听懂”作为突破口,激发学习兴趣。学困生在学习上大都经历着这样的过程:听不懂——学不好——没有兴趣——不想学——成绩更差——直至放弃。为什么会听不懂呢?主要原因在于知识上的缺陷,即未能牢固地掌握“旧知识”,形成了“知识体系”中的空白点,随着内容的增多,学习越加困难,当知识中的“空白点”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便无法再学下去。所以,要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让学生听懂每节课。
多年来的数学教学,使笔者深深体会到:数学是基础学科,兴趣和能力影响和制约着数学学习的成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是数学教学成败的关键。为了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方法和途径何止百样千条?但都必须简单易操作,即自然适合。只要我们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在课后用心总结修改,就一定会发现创造出许多精巧的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逐渐养成勤于思考,既动脑又动手的良好习惯,这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作者为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桥头初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