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协同 强化过程 细化反馈

2016-04-29滕家庆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16年1期

来自全省各市的7位选手同课异构,同台展示了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成果。尽管7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形式各异,但是,仔细观摩教学过程,透过具体的课堂活动可以发现,7位教师的英语写作教学理念趋于一致,执教教师在优化协同效应、强化写作过程、细化反馈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

一、优化协同效应

协同决定语言学习效果,协同是第二语言能被习得的关键,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的内容不断协同,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学习模式、策略等当中的过程。在本次的写作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高度关注了以下两个协同要点:

1.情感态度协同。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每个单元中的话题语用情境都与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紧密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教材情境,实现了学生情感和语用情境的协同效应。本单元的话题是庆祝节日,学生喜欢过节,都曾有过过节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展现了自己学校的节日活动,有的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了中西方节日的异同,有的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自己喜欢的节日。这些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协同,学生觉得教材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自己也曾有过相似的经历,也想表达类似的内容。这样,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写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入了“我要写”的状态。

2.语言结构协同。教材文本中出现了许多与庆祝节日相关的语言表达形式和内容,Useful expressions部分还将这类表达进行了归纳,这些与庆祝节日相关的语言表达既相对固定,在遇到更为具体的情境时又可以灵活变化、拓展。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图片展现、文本解读、语言归纳等多种形式模仿、再现、重复、运用了这些表达。这对于初中学生提高英语笔头表达能力极为有益。同时,教材文本的篇章结构也给予了很明确的示范,执教者通过who、what、when、where、how等的提问充分关注了篇章结构。引导学生融入教材不同单元话题的语言情境,与单元中的语言表达和篇章结构协同,已经成为大多数执教者英语写作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通过这样的语言和篇章结构的协同活动,学生自然会觉得“我会写、我能写”庆祝节日这样的话题了。这样的协同既是语言和篇章结构的初步模仿,也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关系密切。

二、强化写作过程

学生的写作能力形成于写作教学的过程之中。关注写作过程是本次教学展示的又一特点。关注写作过程的教学强调对写前、写中两个阶段不同教学目标和要求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过程中,执教者高度关注了这两个写作教学阶段的活动设计和不同阶段的目标达成。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写前阶段激活“内存”。写前阶段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内存,引导学生明确写作目的,选择有效的方法采集相关信息,为实施写作做铺垫。执教者通过头脑风暴等活动形式,激活了学生已有的关于节日的知识内存,也使学生明确了本课“写节日”的教学目标。同时,执教者还通过游戏等活动将有关节日的信息,如节日名称、节日时间、节日活动等,通过口头、笔头表达出来,这为学生的后续写作活动提供了信息来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选用相关的信息表达方式。这样的写前活动有效降低了学生写“我喜欢的节日”的难度。

2.写中阶段逐步完善。这一阶段是把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落实到笔头写作的过程,让学生把自己想要写的内容写下来,并努力丰富语言表达形式,使得写作内容不断趋于完善。执教者大多通过两个途径将这一写作过程落到实处。一是解读文本。值得称道的是,大多数执教者的文本解读并非教师讲学生听,而是教师引领学生探究。如:通过解读Millie’s writing plan,学生发现写Spring Festival需要回答“What is the Spring Festival?”和“How do people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这样的问题。通过解读Millie’s article,学生了解了文章中的Para 1写的是“What is it?”和“Who celebrate it?”,Para 2写的是“When is it?”和“How do people celebrate it?”,Para 3写的是“How do children celebrate it?”。教材文本提供了写作路径和写作范本,恰当地解读文本可以直接帮助学生从模仿写作过渡到自主表达。二是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表达得准确而优美的句子。如:use some adjs(There is a great Spring Festival Gala on TV every year),use some advs(They are really wonderful),use some conjs(It is often cold at this time of year, but people are happy)。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关注这样的形容词、副词和连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需要表达的内容,积极使用这样的词汇,不断提高笔头英语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和连贯性。

三、细化反馈要求

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恰当反馈学生写的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执教者细化了反馈要求,关注了以下两个方面:

1. 丰富反馈形式。传统的写作反馈形式单一,大多是学生写教师改,其弊端是师生间距离远,反馈时间长,教师辛辛苦苦地改,学生马马虎虎地看。这样的反馈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本次写作教学反馈过程中,教师指导、自我评价、同伴讨论、小组互评等形式随处可见。学生参与评价纠错,给出评价结果, 这样的反馈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评价他人和接受他人评价的过程中取长补短、自我提高,学生自然会在多种评价反馈的过程中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掌握英语写作技巧。

2. 量化反馈标准。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反馈过程中,参照评分标准实施反馈。给分,给多少分,扣分,为什么扣分都有根有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在自我评价,也是在评价他人的文章,更是对写作要求的再认识,最终实现的是自我写作能力的再提升。

本次教学展评亮点多多,但也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的课堂小组活动中存在明显的劳逸不均的现象,有的课堂语言输入性活动关联不够紧密,递进缺乏梯度等。这些都有待我们进行不断深入的实践、探讨、研究。

(作者为江苏省初中英语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扬州市邗江区初中英语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