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
2016-04-29郑祺
2009年,我国提出了发展校园足球的通知与决议,足球运动作为中小学生最喜爱的运动之一,开始广受关注。近百座城市、近千座小学、近万场比赛,造就了校园足球的轰轰烈烈,也暴露出校园足球在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以浙江省的校园足球开展现状为例,抽取了省内38所小学(城区19所、乡镇19所),通过分析,找到影响校园足球活动的因素。
一、浙江省校园足球开展现状
1、校领导对校园足球的重视程度
足球运动的开展离不开基层学校的工作,而基层学校的工作离不开校领导的重视,足球设施的配置与运动员的训练比赛都需要学校的第一手支持。通过下表我们可以看出,在浙江省的足球运动开展中,城市小学的重视程度要高于乡镇小学。
2、足球场地的建设与使用情况
在抽取调查的小学中,只有5所小学使用的是人工草坪的足球场,全部集中在城市。另外几所城市学校使用的是标准的塑胶场地。乡镇小学的标准场地较少,只有两所,其他都为非标准的土场。其中两所的场地还比较平整,其他的场地情况就比较差了。还有极少一部分学校用的是篮球场地,地面较硬,增加了运动的风险,减少了学校开展运动的兴趣。
2、足球辅助设施情况
由此可见,在基础设施的种类上,城市小学和乡镇小学的差别并不大,但是数量上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城市仍然是优于乡镇。
4、足球训练现状
作为研究对象的38所小学中,除了丽水地区之外,其余地区的学校都有自己的足球队,一周内的训练次数和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呈现正相关。也就是说,越是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政府和学校就越重视足球的训练状况。比如杭州、宁波,这些发达地区,一周的训练最高可达3-5次。
5、足球训练与比赛经费
近几年的足球训练和比赛经费由国家体育总局的专项拨款和地方财政支持两方面组成,学校会在比赛时拨一些款项,但是这几项的组成仍然会有捉襟见肘之感,尤其对于乡镇学校,没有经费来源的情况并不罕见。城市小学在这样的状况下,还可以借助一些企业的赞助,乡镇小学则没有这样的条件。
6、体育教师的足球专业水平
体育教师自身的足球专业水平在带队训练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调查中可以看到,现在的体育老师80%以上是出自专业的体育院校,10%以上的体育教师来自于体工队的退役运动员,其余的体育教师则是从其他院校毕业后走上这一岗位的。由此可见,完全可以胜任体育教学工作,但是专业学习足球的却并不多,只占到12%左右。小学生的足球水平关键是要靠后期的科学训练,非足球专业的体育老师,其足球运动的相关经历比较少,足球的水平也不高,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教学与训练的能力,阻碍学生运动水平的提高。而乡镇小学的体育教师,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非体育专业的,又没有校外专业的支持,久而久之,差距越拉越大。
二、浙江省校园足球发展的对策
1、提高学生的足球运动兴趣与参与意识
经济发达城区的学校成立了专门的足球队,但是除了校队之外,更多校队之外的学生也希望参加足球运动,但是没有机会参加有组织的训练,体育课上足球的相关运动也没有开展。因此,学校的领导和体育老师还是要认识到这一现状,争取能在每周的体育课上进行足球的训练,或是专门开设足球课程、组织丰富多彩的足球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热情,从而使有足球天赋的孩子们得到锻炼的机会,也为学校的足球训练多储备人才。
2、政府和学校要对足球运动予以专项物质保障
为了使校园足球运动蓬勃发展,必须要给学校的足球队提供各种物质保障。除了国家的财政专项拨款之外,更多的是依赖于当地政府和学校领导的直接支持。学校要主动出面积极协调各种关系,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尽量争取更多的训练与比赛经费。教练员也要克服现有的外部困难,把精力主要放在提高自身的经济水平上。作为顶头上司的当地体育管理部门,要加快改革的进程,加大管理的力度,促使学校在参加比赛时有更加经济高效的平台。
三、结论
根据以上对浙江省校园足球现状的分析和提出的相关对策,我们可以看到,校园足球的管理问题还是比较多且突出的,校园足球要想顺利地开展,从学校到地方的层层组织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一些阻力。场地设施的不完善,为足球运动的开展提出了基础性难题;师资力量的专业素质和小学生的参与率都不甚理想。因此,体育局、教育局还是要在政策和经费上予以更多的支持,广开经费渠道,多建场地,有必要的时候,还要整合资源,分工合作,由上而下的转变足球运动的观念,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提高训练员的待遇,将足球运动作为德智体美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浙江省的校园足球运动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