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生管理
2016-04-29李加东智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自主管理”的相关理论,结合这些理论,新时期的学生管理工作要更为重视学生自我管理,重视环境影响对学生的促进,找准根源,自然就能够发挥管理效应。
1.素养教育,促成自我管理主体
中学生处于特殊的成长阶段,身上肩负着家庭的希望和学校的寄托,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而言要更为重视养成化的素养教育,结合新课程改革的“以人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努力为中学生创造更多的教育内容,让他们能够形成应有的责任感和纪律观念,转变青春期不良心理问题,形成自我管理与约束的能力,发挥主体作用。当然,这种主体作用的形成也为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良性循环。要实现素养教育,促成自我管理主体的形成,最好从这几方面来实现:第一,帮助学生进行目标设计。中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繁重,青春期的骚动又让他们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生活目标,教师可以通过“我期待的自己”“我想成为**那样的人”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设计自我。有了目标,自我约束就有了动力。第二,要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学生都渴望成功,这种成功单靠遥远的目标是不能满足其心理需求的,因此教师可以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在学生管理工作之中进行鼓励教育,对有点滴进步的学生都要在班会上进行表扬,鼓励学生做出更好的表现,并定期树立榜样,让学生体会成功感。第三,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有多方面的优秀内涵,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开发的各类综合素质培养课程,让学生得到了丰富的创新课程体验,开阔了视野,培养了特长,涵养了文化素养,激发了创造力。当然,这方面的素养培养要加强与家庭的协作,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道德和文明素养为主旨,以德育队伍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课程建设为抓手,重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基础道德教育、现代公民教育。比如,开设家长学校、成立学校家长委员会等。,使家庭与学校目标一致、教育互补。
2.集体管理,完成成才教育步骤
新课程改革强调“合作互助”,因此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而言也要考虑到集体管理对个人的影响,实现集体中锻炼人格,人格进步促进集体发展,双方互利,最终完成对学生的成才教育。首先,班集体内要制定相关的鼓励办法。例如:班级文化的内涵渗透;班规的详细制度规范内容;班级成员的奖惩制度等。这些制度规范让班集体的管理有章可循,自然避免了有的同学对于一些惩罚有怨言的情况出现,强调的是用制度去管理人,而不是班主任一口一言就决定了怎样处置问题。其次,建立健全团支部、班委会。执行学生处、校团委、年级组安排的值周检查,督促好学生的学习、生活、安全。做好各种记录,以便工作指导小组查询、统计。这些组织的成员必须完整,而且各司其职,又能互相监督,对于班级管理组织成员的选举要从大家推选和班主任任命两方面来决定,这样保证了所选出的班级干部能够收到班主任和同学的双方面的信任。当然,班集体内还会出现一些 “自然领袖”,这些人往往收到班级内大多数同学的认可和信任,教师虽然出于种种原因不能任命其为干部,但是平时要适当引导,逐步将“自然领袖”纳入班级的正规管理,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另外,班集体内的管理要重视多元化培训。定期召开小组长、学科长培训会,学习各自的工作职责,教给他们工作方法;关于全体学生的培训则是要鼓励并要求学生在班集体交流会议时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最终人人都应树立“班级无小事”的集体观,在班级中发生的每件事都应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从小事中讨论分析做人之道。
3.针对管理,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因此对于学生管理工作而言,普遍规则制度固然重要,但是也要随时观察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工作,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目前的高中生普遍存在这样几方面的问题:第一,网络与学习的关系问题。很多高中生无法从网络环境之中脱离出来,因此影响了学习成绩。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必须要经常进行班会教育,讲解网络对人类生活的重大转变,让学生能够正视到网络是沟通、收集资料、研究问题的良好平台,而不是娱乐的工具。同时,教师也可以自己创设绿色网站,让学生感受到网络的快捷方便,自觉杜绝网瘾。第二,高中生早恋问题的解决,教师就不需要理由班会来进集体纠正了,避免有早恋问题的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教师可以单独谈话, 维护学生自尊,不将问题扩大化。同时,经常组织班集体的活动,避免单独相处,使孩子的精神和品位都得到提升,对他人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另外,还有学生辍学问题、学生厌学问题和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有独特的解决之道,教师要经常学习怎样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并注意班集体内每一名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做到能够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针对性的处理好问题。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在这些理念的指引下,高中学生管理工作应该推行素养教育,促成自我管理主体的形成;重视集体管理,完成成才教育的关键步骤;有针对性的管理,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最终让学生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