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黔北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为基础带动全民健身

2016-04-29陈亚群蔺章桥

知识文库 2016年7期

全民建设口号的提出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提出了较高要求,可以说基础的场地建设是推动全民健身的前提与关键。但现实是我国多数社区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方面存在不足,成为影响社区民众健身的主导因素。本文以黔北地区的体育场地建设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建设现状基础上探讨实现全民健身的有效途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健身中来,而社区作为群众健身的主场所,理应为群众提供完善的健身场地、健身设备与器材,满足群众健身的基本需求。我国政府也积极加大多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关注与投入,通过政策引导与物质帮扶力求为民众提供良好的健身场所,但基于我国社区体育场地建设起步晚,系统研究不成熟的客观现实又使得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亟待完善加强。以黔北地区为代表探讨如何做好当地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更好地推进全民健身进程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黔北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黔北地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问题集中表现为四个方面。首先是基于黔北地区当地居民社区体育活动的频率高低得出的启示。频率最高的是公园广场,频率最低的则为社区体育设施,居民小区与收费锻炼场馆居中。调查说明黔北社区当地体育设施场所相对较少,难以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这在当地的一些陈旧小区中表现尤为突出,其社区体育基础设施陈旧,安全系数低,更多的居民愿意去公园广场锻炼身体,在长期得不到使用及维护的情况下,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逐渐丧失原有健身功能,被闲置或被废弃。其次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有一半以上的群众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不满,所有调查人员中仅有5%的人表示能满足健身需求,这从侧面表明黔北地区社区体育场地基础设施建设整体不尽人意。多数社区居民对当地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存在微辞。再次在使用情况上,社区体育场地主要使用时间为傍晚,使用者多为老年群体,使用人数的不均衡与时间分配上的不合理也折射出当地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不理想。最后则是基于维护角度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反馈。多数人认为作为公共设施,其维护方面做得不到位,部分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处于长期无人监管的状态,因为缺乏监管,设备损耗较高,加上后续投入的不足,使得多数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趋于停滞,功能失效。

二、黔北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常见问题归纳

(一)场地建设数量不足,功能呈现单一趋向

黔北地区社区体育场地数量总体较少,而且呈现出功能的单一性。随着居民健身需求的不断提高,仅有的社区体育场地很难满足健身需求,许多社区居民为健身只能选择离自己居住区较远的公园或广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起不到应有的健身服务作用。更有部分社区居民因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陈旧不得不自费到体育场馆中健身。此外黔北当地的社区体育场地建设单一化趋向严重,所有的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格局布置千篇一律,忽视了不同年龄群体的差异性健身需求,也难以满足社区群众健身兴趣的多元化。黔北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不理想,针对性不足,实用性不强。

(二)缺乏有效管理体系,场地设施利用率低

黔北地区社区体育场所设施建设的缺陷还表现为监管上的缺失,这很大程度是基于管理体系的不健全不完善。黔北地区并没有为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配置专门的管理维护人员,无人监管的状态使得部分设施建设受到严重损害,无人维护修整,并且潜存巨大的安全隐患。被调查的多数人认为黔北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不尽人意,加上其存在潜在风险使得许多居民不愿意参与到社区体育活动中去。

(三)建设布置上不合理,场地资源配备失衡

黔北社区体育场地建设初期因为缺乏整体性规划,设计上比较随意,分布上也比较零散,设计上的缺陷使得其很难起到方便引导作用。此外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缺乏人性化的设计与考虑,其中部分设施距离居民区较远,且所处环境较为恶劣再次限制了其使用。配置上的不均衡也是制约黔北地区社区体育场所设施建设的一大方面,新建小区一般都建立了完善的社区体育设施,而一些老社区则没有建立起对应的体育场所设施,一些健身要求强烈的中老年人健身需求得不到满足,引发矛盾与纠纷。因此必须做好社区体育场所设施建设的合理配置,确保资源的合理均衡。

三、以黔北地区社区体育场所设施建设为基础带动全民健身

(一)加快体育场所设施建设进程,做好质量的关注与提升

我国黔北地区社区体育场所设施建设数量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当前要务就是做好数量上的增加,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健身需求,积极推进社区体育场所设施建设进程。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为社区体育场所设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确保建设的进程的流畅稳定。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宣传与引导,让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基础体育设施的维护中,尽可能地提高社区体育场所设施建设的使用寿命,在节约资本投入的基础上做好其功能的最大发挥,也让更多的社区居民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社区体育健身中去。

(二)健全完善场所设施管理体系,做好对安全隐患的消除

我国黔北地区多数社区体育场所设施建设缺乏监管与维护,损耗程度严重,因此在后续的管理中应加快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监管作用,鼓励大家为社区体育场所设施建设建言献策,让社区居民在享受社区体育场所设施建设带来的便利时能参与到社区体育场所设施的维护中。对于政府来说必须为社区体育场所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对社区体育场所设施进行定位检查与维护,及时发现问题,杜绝安全隐患,提高健身设备的使用寿命。对于非法占用或破坏社区体育场所设施建设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需要注意的是在管理上应突出人性化,以方便社区群众健身为前提,检测维修时间应与正常的使用时间错开,不干扰社区居民正常时间段的锻炼活动。

(三)做好布局上的合理规划部署,突出功能多样与针对性

针对我国黔北地区部分社区体育场所设施建设前期规划布局不理想的现状,必须做布局上的调整与优化,特别是做到新老小区社区体育场所设施建设的均衡兼顾,尽可能满足不同群体的健身需求。针对黔北地区多数社区体育场所设施建设的单一化趋向,必须打破千篇一律的局限性,从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出发,在把握实际的基础上提供针对性的服务。针对中老年人聚集的旧小区可以布置一些符合老人健身需求的器械,与老人健身的强度相契合。而对于年轻人聚居的新建小区可以配置一些对抗性的场地设施,为青年提供剧烈运动的场所。此外在健身方面应兼顾儿童的特殊需求,合理配置一定的儿童游乐设施,尽可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健身需求,让社区体育场所设施建设真正具有健身实效。

全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社区居民基于自身健身需求客观上要求做好社区体育场所设施建设。而公益性质的社区体育场所设施建设理应跟上时代步伐,尽可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健身需求,让全民健身的理念深入人心,黔北地区社区体育场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的现状,让我们意识到加强当地社区体育场所设施建设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本文从现状分析入手,继而深刻解读其内在制约因素,并根据制约因素给出了有效的解决策略,为黔北当地社区体育场所设施建设完善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在社区体育场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的前提下,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全民健身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