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布局合理化 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2016-04-29张春成杨立宇
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当下义务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中小学布局的合理化是区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议题。我们不仅仅要解决二道区所有适龄儿童“上学难”的问题,更要切实的考虑民生,解决“上学贵”的难题。中小学布局的合理化从科学层面上看,能够保障义务教育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从社会层面上看,对于保障每一个孩子享受到均等的教育机会,推进“教育公平”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二道区中小学布局的现状
二道区位于长春市区东部,全区幅员面积102平方公里,人口约32.1万。二道区中小学共计24所,其中小学15所、初中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学生32183名(其中小学20974名、中学11209名),约占全区人口总数的10%。
1、二道区人口及工、商业分布现状
二道区下辖1个省级开发区,6街、1镇,34个社区、8个建制村。近年来,随着长吉版图国家战略和长吉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二道区周边被八大经济区环绕。按照区委区政府“一业双轮三区”的战略构想,在产业方向上,逐渐形成四个比较明显的商圈商带,即“东盛综合商圈”和“吉林大路中小企业融资服务集聚区”、“远达家居装饰商圈”和“东环路---洋浦大街综合商圈”。其中吉林大路与临河街沿线形成的两大商业中心,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商业氛围较浓厚,人民生活节奏较快。东环城路及洋浦大街沿线形成的两大物流中心,工业发展性对较快,地广人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民生活节奏相对较慢。
2、二道区中小学分布现状
二道区现有的24所学校分为三个大学区,其中 “一零八中教育集团”多分布于临河街——远达大街沿线。集中于全区西北部、北部,中小学兼备;还有 “五十二中学教育集团”多分布于吉林大路与临河交汇附近,集中于全区西南部;另外“五十三中学校际联盟”多分布于吉林大路、东环城路、长吉南线沿线,分散在全区的南部及东南部。
受二道区人口密度及经济的影响,三大学区均集中地分布在二道区的两大商业中心周围,且部分学校分布相对密集。
二、二道区中小学分布的困惑
二道区受历史遗留影响,城区内中小学布局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学校发展缓慢。
1.各中小学规模参差不齐,班额差异名显,师资力量悬殊。
受历史环境影响,二道区现形成两所超级大校即一零八中学和五十二中学。全区共有学生3.2万人,这两所学校的学生总数已经近2万人,在当下“和谐教育”的背景下这种状态亟待解决。
2.中小学校布局不合理,三个主要的大学区均密集的分布在一起,仅仅的围绕着二道区两个商业中心,这样一来这一区域的大部分家庭面临着适龄儿童“上学贵”的问题;在二道区东部及东北、东南部分地区则出现了大范围的服务盲区,大部分家庭面临着适龄儿童“上学难”的问题。
3.现有相关规划指导作用有限,急需调整规划设计。
三、二道区中小学布局促进均衡发展的路径
1、拆:拆除一些已经取缔的中小学原有的校址,缩小学校规模
拆除那些在二道区统筹兼顾发展中已经被取缔的中小学的废弃校址,有利于人力资源的调配、超级大校分校的建立和新学校的重新修建。
这里的缩小规模主要指在用地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学校学位,即在校生数来实现达标。这类学校的特点是,现状用地已经达标,但生均用地面积过小,周边也没有可以扩征的用地。“撤消”主要针对现状学校中生源严重不足、或学校现状没有达标,且周边无可扩征的用地或合适合并的学校,也无法对其进行“缩小规模”,对于这类学校将撤销,但对于撤销后的用地可以与其他置换。通过对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2、建:建立新学校,扩建学校,建立分校
“扩建”主要针对那些学校用地紧张,建设不达标,需要扩充用地且其周边有可以扩征的用地,可以通过“扩建”使学校用地、生均用地等标准达到规范化学校标准。
一方面在原有的空地、拆除的废弃学校校址重新开辟资源,建立新学校。另一方面,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为那些学生人数较多,资源较为丰富的超级大校开辟分校,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教育均衡的可持续发展。
3、并:合并一些规模小、办学条件差、质量效益低的学校。
“合并”主要针对那些学校规模小、用地紧张且又距离较近学区相对重合的学校之间进行,通过对学校的合并,整合学校资源,扩大学校规模效应的同时使学校达到既定标准。这样有助于提高学校的规模效益,提高人员、资金的利用效率。
4、改:一些九年一贯制中学进行初高中分离,或者采取“变三为九,变六为九”的办法,给中小学腾出一些发展空间。
一方面,目前二道区高中入学开始回落,而中小学入学压力逐年增长。利用初中规模下降,对初中校点进行调整,对一些九年一贯制中学进行小初分离,或者采取\"变三为九,变六为九”的办法,为那些完全中学,完全小学增加小学部或中学部,扩大学校的招生能力给全区中小学腾出一些发展空间,为全区的适龄学生提供就近入学的方便条件。为全区中小学生的入学提供方便。另外通过资产重组、土地置换等市场机制方式,对现有学校进行改造。
另一方面,现有的学校,由于当时建校时标准低,再加上几十年改造不及时,学校破旧、设施落后,与现代人的期望差距很大,只有通过对旧学校的改造,才能与城市的发展及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匹配。
本文系2015年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老工业基地旧城区中小学布局调整研究——以长春市二道区为范本”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205201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