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手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6-04-29李景波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人才的培养已经不再适用,教育界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把现代教育手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方法把教训内容展示到学生眼前,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本文主要针对现代教育手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涌现出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仪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必须从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上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把现代教育手段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
一、现代教育手段的概念
现代教育手段是借助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来为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主要是把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起来作为教学知识的有效载体,通过计算机把各种教学影视资料和多媒体课件结合到一起,把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从而提高教育水平。传统的语文教学对自制力尚弱的初中生来说比较枯燥,注意力容易不集中。把现代教育手段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将课文中描述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是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和突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现代教育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抓住重点,提高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手段的终极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手段,为学生提供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和理解,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
1.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课文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上,有很多课文是描写风景的,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专注于文字,学生可能会觉得比较枯燥。把现代教育手段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用多媒体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再现,为学生创设出课文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的思想,与课文更贴近,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现济南的冬天的有关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济南的冬天到底是什么样的,置身于济南的冬天那种情境中,使学生与课本上老舍先生描写的济南的冬天更贴近,从而可以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使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2.把现代教育手段用到古诗词的教学中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大难点,学生对抓住古诗词的思想感情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可能比较深奥,意境可能比较深远,学生比较不好把握。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巧妙地利用好现代教育手段来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进入古诗词描述的意境中去,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抓住古诗词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把现代教育手段应用到古诗词的学习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让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程度轻松上一个台阶。例如,在学习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的时候,首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把古诗词的意思展示给学生看,在学生了解了古诗词的涵义以后,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大家朗诵及解读《钱塘湖春行》的有关音频,再配上一些有关的图片,让学生进入到古诗词的意境中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会到古诗词的魅力。
3.将现代教育手段应用到名著导读的学习中去
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包含名著导读这一项。很多名著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可能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产生积极的影响。很多初中生不喜欢读书,信息存储量不高,教师可以通过使用现代教育手段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情感的升华。初中的语文教师在传授课本上的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去阅读一些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名著,应用现代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名著导读的教学,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首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根据名著拍摄的电影片段,这样就可以成功地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怀着好奇的心去阅读这本名著。
三、结语
把现代教育手段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热情。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学生感受语文课文中表达的情境,体会文章中的美感,并且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新课标的推广下,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发挥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巧妙地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