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政治情感教学效益的有效策略探究
2016-04-29傅志英
政治学科是初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心灵情感的培养。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教育是政治教学重要的一部分,基于此,作为政治教师的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深挖教材,提炼情感,于无形之中感染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观,不断升华政治教学,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实现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有效推进。由于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且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正因为如此,政治教师在上政治课中,要主动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以此来教育学生,推动教学进程。基于此,本文笔者结合实践教学,围绕情感从以下四点(在多媒体技术依托下进行情感体验式教学方法融入;以情启思,明理践行;用情感教学让学生明白事理;发掘政治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内容,形成学习驱动力)展开分析。
一、在多媒体技术依托下进行情感体验式教学方法融入
在多媒体技术依托下进行情感体验式教学方法融入,旨在向学生进行知识传递且具备一定合理性,在进行情感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要主动将科学技术内容与电子计算机内容等在课堂上展现出来,在课堂上利于实际教学的教学情境创设。例如,在分析《诚信做人到永远》课程内容时,政治教师则可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设备进行人性化歌曲的播放,并向学生仔细讲述隐藏在歌曲背后的故事内容,比方说,《天亮了》这首歌用在此时最为恰当,当讲述完故事后,学生必定会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之中,教师借此时机再向学生提出诚信重要性等问题,并要求学生回答诚信重要意义表现在什么地方。以此种方式展开教学,会将学生从教学创设情境中逐渐过渡到课堂教学环节当中来,而且还能有效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
二、以情启思,明理践行
以情启思,明理践行。例如,在讲到“孝敬父母”内容时,教师则可列举大量事例,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之情。可以结合《游子吟》的诗句,引导同学们讨论一下:“父母是如何关心他们自己的?”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述说父母在饮食、起居、学习等各方面对自己的关心。此时,接着问:“你们都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吗?”教室立即安静下来。一会儿,有个别学生说出了父母生日,但是语气还不是很肯定。我叹息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我启发大家:“想一想,怎样报答父母生养之恩?不要口头,需要实际行动,一星期后向我汇报。”结果,有很多同学对我讲了他们如何帮助妈妈刷锅碗、洗衣服,给妈妈做生日卡,还有的述说怎样帮助爸爸干活的等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这样一来,学生也才会激发学习兴趣,更主动地参与到初中政治教学活动中。这样的教学以情启思,明理践行,效果很好。
三、用情感教学让学生明白事理
“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无论是在讲概念还是原理,教师都要注重寓理于情,使抽象的理论闪耀出情感的色彩,方便增强学生对政治课的探究兴趣。要想让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强化,作为政治教师的我们,在教学中则要处处含情。一是语言含情,将知识讲活。每一节课,都需要教师投入饱满的情绪,旺盛的精力,课堂讲授中需要注意抑扬顿挫,不平铺直叙,教学的语言情绪也要随着教学的内容不断起伏。或高昂热烈,或深沉凝重,或重炮似的排比,或雨丝般的描述,娓娓道来,使同学们的情绪都能随教师的语调而变化,让学生围绕教师的思绪投入到情境之中。一是运用故事渗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书上的例子大多较为简单,有的例子时间较远,这就需要教师利用自己知道的课余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增补或系统形象化。三是要切实用好教具,在教具演示中培育学生的丰富情感,要切实做到形情交融。
四、发掘政治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内容,形成学习驱动力
任何阶段的任何一门学科中都包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观念的教育素材。尤其是政治学科,包含了对伟大祖国的赞誉、对人性的启发、对每个人心灵的触动。因此,在政治教材中,一些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中,对具有情感教育价值的素材也都比比皆是。比方说,关于“为坚强而喝彩”、“做自立自强的人”等篇章与内容,在教学中,政治教师则可以完全借助这些内容举例子,比如说海伦·凯乐、张海迪等这些身残志坚的人是如何与命运抗争的,以及她们背后所蕴含着的对生命的感悟,结合实例对学生展开教育,促使学生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塑造良好的学风,这样的教学效果更明显。再如,在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部分的相关内容时,可借助抗日战争时期那些伟大的先烈们如何用自己的鲜血铸就伟大的新中国,他们的革命意志应该永远激励着后辈,以此来教育学生要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
情感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情感教学在政治教学中的影响是循序渐进的,需要从点滴做起,通过教材情感因素的有效挖掘、教学手段的强化等,促进政治教育效益不断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